分享

诗者

 吕瑞芮图书馆 2016-11-28

说说关于“瓜”的故事

2016-11-02 诗者

*订阅《诗者》头条号,您可以在今日头条的客户端搜索“诗者”加关注。

*订阅《诗者》天天快报号,您可以在天天快报的客户端搜索“诗者”加关注。

*订阅《诗者》微信公众号,您可以在手机微信的“添加朋友”中查找公众号“诗者”进行添加关注;或是搜索微信号“i-shizhe”加关注。

关于瓜的故事

作者:何映平

如今,走进超市,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瓜,吃到瓜。可我还是喜欢瓜在自然成熟的季节吃瓜,那个口感让我回味无穷。那些在我心里抹不去的故事总想说说。

1,瓜地吃瓜

父亲“文革”期间在团场连队有两年种瓜、看瓜、卖瓜。当年还是小学生的我,整个暑假都泡在父亲管理的瓜地里。白天帮着大人往柳条框里装摘熟了的瓜,晚上就和衣睡在瓜堆旁。随时有瓜吃,那真是生活在“天堂”里。那个年月,主食(包谷面)都定量供给,靠瓜菜充饥也是无奈的选择。可我每当空肚子吃下瓜时,那烧心的感觉至今难于忘却。有一点当时我不能理解,父亲在瓜成熟的季节,每天身上总是背个水壶。父亲说:“瓜不解渴。”我倒是有点体会,当时有一种瓜叫“毛蓝脆”,瓜个儿不大,皮是蓝色的,毛刺绒绒的有点搁手,一把小刀扎进瓜体立刻裂开,瓜瓤也呈浅蓝色的,甜极了!吃过瓜后,上下嘴皮能粘在一起。我没有及时用清水洗嘴唇,我的小嘴皮裂开了口子,鲜血都渗出来了。真是有口渴的感觉。

2,慰劳有“功”之臣

60年代,用瓜招待客人,是最好的礼节。在每年七、八月份西瓜、哈密瓜大量供给的时节,只要家里来了朋友、客人,基本上都是以吃瓜的方式迎宾客。有一种讲究,先吃西瓜,后吃甜瓜(哈密瓜)。因为吃了甜瓜,再吃西瓜就没甜味的感觉了。

那些年,用瓜慰劳赶大车(牛车)的车把式,是最体面的事情。记得我家有一天请大车班的胡叔叔给我家拉柴禾,父亲早两天就备好了一个硕大的西瓜,当时也没有用称吆一下,我是抱不动。还是弟弟和父亲一块搬到了牛车上。到沙包里拉柴禾单趟就要走3个多小时的路程,途中,父亲说给赶车的师傅杀瓜解个渴,其实就是先巴结一下车把式,好给多装一些柴禾。瓜一破开,红壤透着甜甜的味道,急不可耐的兄弟用双手把西瓜最甜、又无多少瓜子的心给掏走了,此时,弟弟倒是笑哈哈的,顿时车把式的赶车师傅脸变了色。一路我父亲歉意的好话说尽,车把式也不支声,结果当天拉回来的柴禾比邻居家的数量上要少三分之一,我和父亲辛辛苦苦捡拾的柴禾没装完,丢在了戈壁滩上。回想起来一个瓜的作用是多么大啊!

3,学校种瓜搞创收

70年代初,记得我小学快毕业了。那年我所在的学校领导向连队申请了一块地,种瓜搞创收。到瓜成熟的季节,我把学习课本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全部的心思在学校的瓜地里。我央求老师将看瓜的事情交给我和我玩得来的好同学,开始老师并不同意,我就说,我跟父亲种过瓜。老师问:“说说你对瓜懂多少?”为了能看瓜、吃瓜。我急切地说:“我知道有一种野苦豆子草埋在瓜秧底下长出来的瓜特别甜、我会给西瓜打岔、我知道怎么识别西瓜、哈密瓜的成熟度、各种瓜的瓜的味道、我会算账、吆喝卖瓜……”。我说了一大堆话,老师最急需的是要会卖瓜。为了卖瓜,我挤时间熟练算盘应用,锻炼心算的能力,学会认杆秤的刻度数,学会如何记账写票据字条子。没想到我为了能免费吃上瓜,同时我的课外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编者语:每当我在地摊或超市看见瓜的出现,我的脑海有关瓜的往事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历历在目的瓜故事,把我带进童年的美好情景,与瓜的情结是我这辈子难以忘怀的。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