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青海省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发展情况简析

 莎莎图书馆1984 2016-11-29

 

2015年,青海文化产业实现稳步发展,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渐趋优化,投资规模继续增长,文化消费稳步提高,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4.76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7.3%,比全国增速快6.3个百分点。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27%,比上年提高0.24个百分点,比全国多提高0.08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36.28亿元。

 

一、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发展基本特点

(一) 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较快增长

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334家,比上年增加1102家,增长89.4%。从行业看,文化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229家,与上年持平;文化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341家,比上年增加124家,增长57.1%;文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764家,比上年增加978家,增长124.4%。从规模看,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法人单位45家,比上年增加7家,增长18.4%;规模以下文化企业法人单位2289家,比上年增加1095家,增长91.7%

1   2015年与2014年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对比

http://10.63.2.150/qhtjIntranet/tjData/tjAnalysis/tjReport/201611/W020161125380343157999.gif

(二)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实现稳步增长

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36.28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1.5%。其中,文化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28.7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占全部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79.2%;文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5.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占16.3%

(三)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1]主导作用明显

2015年,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32.02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占全部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88.3%,比重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125.6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79.3%。无论是增加值,还是营业收入,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法人单位的支撑作用和主导作用均极其明显。

2   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占比情况

http://10.63.2.150/qhtjIntranet/tjData/tjAnalysis/tjReport/201611/W020161125380343158167.gif

(四)规模以下企业法人单位快速发展

2015年,全省规模以下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289家,实现营业收入32.7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其中,文化制造业法人单位213家,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增长36.4%;文化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330家,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比上年下降43.2%;文化服务业法人单位1746家,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增长38.5% 

(五)文化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多

2015年,文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764家,期末从业人员30851人,占全部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期末从业人员的63.6%,比上年增长1.9倍。其中,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8家,期末从业人员2944人,占全部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期末从业人员的6.1%,比上年增长22.3%。规模以下文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746家,期末从业人员27907人,占全部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期末从业人员的57.5%,比上年增长2.4倍。

(六)文化制造业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

2015年,文化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229家,实现增加值28.7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的79.2%;资产总计149.3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占全部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的54.8%;营业收入93.6亿元,比上年增长36%,占全部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59.1%,比重比上年提高15.9个百分点。

3   2015年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分行业增加值占比

http://10.63.2.150/qhtjIntranet/tjData/tjAnalysis/tjReport/201611/W020161125380343159924.gif

(七)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

2015年,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23.5亿元,比上年增长86.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0%64.8个百分点,居全国31省(市、区)第4位,居西部12省(市、区)第4位,居西北5省(区)第2位。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300个,其中新建203个,全部建成投产项目177个。

1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排名

地 区

增速(%

居全国位次

居西部位次

居西北位次

全 国

220

 

 

 

内蒙古

-28.2

30

12

 

广 西

26.1

17

8

 

重 庆

56.4

6

6

 

四 川

16.3

21

10

 

贵 州

136.1

1

1

 

云 南

22.5

20

9

 

西 藏

113.5

3

3

 

陕 西

15.9

23

11

5

甘 肃

40.1

8

7

4

青 海

86.8

4

4

2

宁 夏

116.5

2

2

1

  

81.6

5

5

3

(八)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稳步增长

2015年,全省全体居民八项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构成中,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占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10.2%,居八项支出的第四位。全体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1383元,比上年增长7.0%,增幅高于全体居民人均衣着、食品烟酒和居住消费支出。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807元,增长32.1%,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幅28.1个百分点。

 

 

2   2015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绝对数
(
)

增长率
(%)

构成
(%)

消费支出

13611

8.0

100.0

 食品烟酒

3958

2.7

29.1

 衣着

1232

6.9

9.1

 居住

2353

-0.9

17.3

 生活用品及服务

793

8.2

5.8

 交通通信

2263

26.4

16.6

 文化教育娱乐

1383

7.0

10.2

 医疗保健

1318

23.1

9.7

 其他用品和服务

310

-7.5

2.3

 

 

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单位少、规模小、底子薄

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334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只有45家,仅占全部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1.9%,低于全国3.4个百分点。尤其是文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有1764家,但规模以上企业法人单位只有18家,仅占全部文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0%。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在全国31个省(市、区)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西藏。文化产业底子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法人单位平均营业收入2.8亿元,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只有3家,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法人单位的6.7%。单位少、规模小、底子薄的现状表明青海文化产业缺乏大型领军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较弱。

(二)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效益下滑明显

受网购和经营模式陈旧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效益下滑明显。2015年,文化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43.1亿元,比上年下降42.4%。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法人单位下降42.4%,规模以下企业法人单位下降43.2%

(三)文化产业创新驱动能力不强

2015年,全省16家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只有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和青海卡比特家纺有限公司2家,占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企业的12.5%。其中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2]3.5%,青海卡比特家纺有限公司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到1%,而按国际惯例,研发投入强度在5%及以上的企业才有较强的竞争力,研发投入强度在2%-5%的企业只能维持基本生存。

(四)区域发展不均衡

从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地区分布看,2015年,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主要集中在西宁市,仅西宁市就有40家,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近九成;海南州2家,海西州2家,各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4.4%;海东市1家,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2.2%。而在环青海湖生态文化所在地海北州、热贡文化所在地黄南州和三江源文化所在地的玉树州、果洛州,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还处于空白。

 

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发展和壮大骨干龙头文化企业

一是培育骨干龙头文化企业。选择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形成一批骨干龙头文化企业,引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壮大规模以上文化企业队伍。对具备条件或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企业、个体经营户加大培育力度,使其成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壮大规模以上文化产业队伍。三是建立重点文化企业跟踪扶持管理机制。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作为重点,进行跟踪,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需求,订制精准的服务和扶持措施,促进重点文化企业快速发展,并发挥重点文化企业的引领作用。

(二)以创新驱动文化企业持续发展

一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优势行业优化升级。文化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是制约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传统优势行业中的规模以上地毯、挂毯制造业和书、报刊印刷业,2015年的营业收入增幅与2014年增幅相比回落较多,地毯、挂毯制造业增速回落18.7个百分点,书、报刊印刷业回落122.9个百分点。需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借助“互联网+”等现代高新技术手段与创意设计理念,研发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对接的文化创意产品,加快传统工艺美术业优化升级;通过科技研发,提升印刷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推动印刷产业优化升级。二是以营销模式创新提升企业盈利水平。文化企业要在传统销售模式的基础上,拓展团购工程、加快电子商务建设,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营销,丰富营销渠道,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盈利能力。

(三)推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要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制造业开拓市场和转型升级;二要推动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数字传播能力;三要大力发展新型复合业态,依托特色文化优势,促进文化服务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业与生态农业、体育产业、科技信息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文化服务业的综合实力;四要加强与科技融合发展,提升文化企业的研发能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四)发挥区域文化优势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青海省“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的要求,因地制宜,发挥区位优势,优化文化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一核五区”的发展格局,即以西宁为核心,打造河湟文化产业集聚区、热贡文化产业集聚区,三江源文化体验区、环青海湖生态文化旅游先行区和昆仑文化产业集聚区。将海北州、黄南州、玉树州和果洛州作为重点支持地区,加大规模以上文化市场主体培育力度,使区位优势得到充分展现。

 


[1]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包括:1、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和5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零售业法人单位;2、规模以上工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法人单位;3、规模以上服务业为指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信息传输软件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服务业法人单位;4、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服务业法人单位。 

[2]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指研发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例。

 

 

撰稿人:青海省统计局社会和贸易统计处   孙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