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第一贵族12代子孙皆富豪,豪宅成河南建筑典范

 昵称987986 2016-11-29

历史上有个家族——康氏家族前后十二代人都是富豪,所住的豪宅康百万庄园,跨越了明、清和民国三个时期,共计400余年,庄园也从最初的山腰建至山顶。康百万庄园是一处典型的十七到十八世纪封建堡垒式建筑,这座庄园坐落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见证过康式家族最辉煌的时候,也看着康式家族走向落魄,这座庄园至今仍在,成了十七、十八世纪华北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

康百万庄园作为三大庄园之首,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5倍,且对外开放,轰动河南、闻名全国。康百万庄园保存下来的建筑主要分为寨上住宅区、寨下住宅区、南大院、祠堂区、作坊区、菜园区、龙窝沟、金谷寨、花园、栈房区等十余部分,有33个院落,53座楼房,1300多间房舍和73孔窑洞,总建筑面积达64300平方米,是山西乔家大院的十五倍之多。

中原第一贵族12代子孙皆富豪,豪宅成河南建筑典范

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是全国三大庄园(康百万庄园、刘文彩庄园、牟二黑庄园)之一。与山西晋中乔家大院、河南安阳马氏庄园并称“中原三大官宅”,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

中原第一贵族12代子孙皆富豪,豪宅成河南建筑典范

中原第一贵族12代子孙皆富豪,豪宅成河南建筑典范

起初,康氏家族始祖康守信于明洪武七年跟随母亲从山西洪洞迁居至巩县桥西村,此后的几百年间,康氏家族秉着经营良方将家族事业越做越大,并且代代流传下去。康应魁家族,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历史上曾有康大勇、康道平、康鸿猷等十多人被称为“康百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中期的康应魁。

中原第一贵族12代子孙皆富豪,豪宅成河南建筑典范

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清延镇压白莲教之机“尽忠发财”,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达18万亩,财富无以数计,民间称其“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康百万靠河运发财,靠土地致富,靠“贡献”得官,多次得到皇帝赏赐,最高时官至三品,数次钦加知府衔。明、清时期,康百万、沈万三、阮子兰被中国民间称为三大“活财神”;

中原第一贵族12代子孙皆富豪,豪宅成河南建筑典范

康百万庄园内有块“留余”匾相当有背景——匾上有七十四个字,正文为:“留耕道人四留铭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

中原第一贵族12代子孙皆富豪,豪宅成河南建筑典范

康百万庄园是公元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它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选址,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建成了一个各成系统、功能齐全、布局谨慎、等级森严的、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型地主庄园;

中原第一贵族12代子孙皆富豪,豪宅成河南建筑典范

它的石雕、木雕、砖雕,被誉为中原艺术的奇葩最后是家族太过沽名钓誉,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带着光绪帝逃往西安时路过巩义,当时康氏家族受命于政府,独资修浮桥、建行宫,又耗费了大批银两,另向慈禧捐献了百万两白银以及价值连城的“一桶江山”,也是在次年康家被赐“神州甲富康百万”金匾。

中原第一贵族12代子孙皆富豪,豪宅成河南建筑典范

走进庄园中心区,迎面一座硕大的戏台。

右边为一石刻的牌坊——康家纯孝坊

中心区戏台对面是南大院,即“文化区”——康家族人读书场所及儿童学堂。

栈房区的顺记商铺,是康家经商的工作区,即现在的“办公楼”

作坊中最有名的是酿酒作坊——迎驾百年清香的康家酒,走进去就闻到扑鼻的酒香。

寨上主宅区建筑群座落在邙山的半腰,为避免战乱而居险设寨。建筑风格既有别于晋商大院,又不同于徽商的别墅。

虽然说康氏家族借慈禧金口而名扬天下,但获得这一名誉的代价是整个家族的积蓄,实在是断其筋骨之伤,再难崛起。随后在民国23年暮春的一天,康氏家族第十八代子弟康子昭面对无法挽回的繁华与无力阻挡的历史潮流,无奈选择轻生,那一声沉闷的枪响,这个创造了家族企业记录的康氏家族祖传了十八代后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一场辉煌从此泯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