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心听出“弦外之音”【说话之道372期】

 刘刘4615 2016-11-30
2016-11-30 说话之道


2:55 细心听出“弦外之音” 来自说话之道

明洪武初年,浙江嘉定安亭有一个名叫万二的人,他是元朝的遗民,在安亭堪称首富。


一次,有人自京城办事归来,万二请他讲讲在京城的见闻。这人说:“皇帝最近做了一首诗。诗是这样的:‘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万二一听叹口气道:“唉,这迹象已经有了!”他马上将许多财产分发给穷人,然后买了一艘船,载着妻子,带着剩下的一小部分财产到一个偏远的小镇过隐居生活去了。两年不到,江南大族富户都分别被收缴了财产,门庭破落,唯有万二逃之于外。


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有时我们听一句话,不能只听字面上的意思,要仔细分析字面下隐藏的真实意思,也就是听出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如果不能掌握和摸透这一点,就无法正确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想法,有时甚至会因此遭受说话者的伤害或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在与上级领导谈话时更要注意,因为领导的语言是最具揣摩性的。


比如你刚到一家公司不久,领导找你谈话:“你到公司还没多久,工作成绩不错,以后有什么打算呐?”很轻松的一句话却含有领导特殊的意图,他是在考察你的工作心态。


你若很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志向,领导会认为你过于幼稚而缺乏城府;你若大谈自己与公司不相干的事业理想,上司会了解到你眼下只是把公司当成一个跳板,一旦有了机遇你就会远走高飞,根本没有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算。


这时你就该谨慎而言:“我想就目前的工作先干一段时间再说,以后再做打算也不迟。”因为这种含蓄的回答是比较稳妥的。


其实,分辨人的言语,善于捕捉“弦外之音”,这是洞察人的心理奥秘的有效方法。只要我们肯用心仔细揣摩,一定能听出他们的弦外之音。


有些弦外之音我们大家都心照不宣,但另外一些可能你不会太留心。正因为这些疏忽,影响了你的交际能力。所以,我建议大家,在与人交往中,要时时注意留心对方的言外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