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常见错误(纠正) 1、击球点靠后,击球别扭。(早准备,侧身。脚步移动) 2、击球无力(动作协调,甜点击球,随挥充分,击球点靠前,重心前移) 3、后摆过大(不超过身体) 4、转体不充分,依靠手臂击球。(髋腰大臂小臂依次带动球拍) 
二、正手击球的发力要素 左臂引拍,充分转体 屈膝降重心,击球时蹬地起重心 击球点靠前 击球瞬间充分爆发 重心作用在球上 
三、挥拍路线(反“c”形) 你观察下图击球时的右手,你就会注意到拍头向球加速的同时,右轴的移动路线是一条体侧到体前的斜线,这就让拍头有了加速的时间和空间,最后在击球时达到最大的拍头速度。

四、网球击球中的线性力和惯性力 线性力就是直线向前的力,惯性力是身体旋转的力。为了获得球速就要增加这两个力的合力,所以在正手击球过程中运动员为将手臂加紧身体就像滑冰运动员一样在加速旋转时会收紧手臂,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惯性力。 五、采用开放式击球,半开放击球还是关闭式击球 关闭式可以用更大的线性力,所以击球的速度,力量准确度都较高的,易于处理半场的浅球。 开放式就是瞬间打完立刻向两边横向移动,真正打比赛都是用开放式,因为封闭式不方便,开放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打完了身体由于转体不大可以立刻上网,同时获得更多的惯性力。半开放式积聚了关闭式和开放式的优点,因此在职业网球运动员中大多数采用半开放式站位。
六、如何处理高球 高开高打,如下图,刷球而不是压球。 
七、不同握拍的优劣 1、东方式握拍:东方式握拍是很灵活的握拍,被称为“万能握拍法”。它能够提供很大力量的平击但是旋转较少。在击球区的任何地方都能够很好地处理球。由于用它打出的平击球力量大具有很强的穿透性这必将导致稳定性差,很难适合多回合的打法。 2、半西方式握拍:在职业球员中这种握拍很普遍。它不但能够产生很大的力量同时也比较容易产生更多的额外的上旋,使球更容易过网,也容易控制线路,适合打上旋高球和小角度击球,也能打出具有深度的平击球。它能够在击球的任何地方很好的产生力量和旋转。
3、西方式握拍:对于小个子选手来说比较适合,它适合在击球区域处理高球,并且它能够产生很重的上旋。但是在击球区处理低球时却比较困难。
4、大陆式握拍:它被称为“榔头”式握拍。这种握拍适合用来击打任何类型的来球,在发球,打截击球,过顶球,削球,以及防守球时采用这种握拍效果最好但是很难打出带上旋的球,也不容易处理高速的落地球。
八、非持拍手作用  注意左手的作用,击球时左手臂的横扫动作加长了手臂的杠杆作用,为你击球时产生额外的力量。(人们很少去关注非持拍臂的益处)
九、随挥的重要性 完成好的随挥动作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球的方向和落点,随挥动作也应大而充分从而提高击球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