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帝国保卫者于谦

 微风细草 2016-11-30

在西湖边,有一座灰瓦白墙的建筑,前殿正中放着一块石灰岩,那便是于谦祠。那是世人为纪念这位为国为民的士大夫而设立的,每年有许多仰慕者来到这里纪念这位民族英雄。那是什么让他在国家危难时刻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又是什么让他在缺兵缺粮的情况下守住了北京城?到底为何在他蒙冤入狱后淡然赴死?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帝国保卫者于谦

一.为官清廉,受百姓爱戴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永乐年间进士,明朝名臣。明宣宗在朝时期,于谦担任河南和山西两省巡抚,在他治下民生颇好,而他本人也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在位时,大宦官王振乱政,大肆向朝臣索要贿赂,他规定每位到京的官员都要给他送例钱,不少清廉官员因此获罪。而于谦便是其中一个,在他前往京城述职出发前,身边人劝他带一点当地特产给王振,于谦说道:“吾惟有有清风而已,且交际之物几何,而闾阎长短可谓也”,意思是我没有什么礼物,我只有两袖清风而已。但是,王振并不放过他,找了个罪名将他处死刑,两省百姓听说此事,纷纷组织请愿团到京城为他求情。迫于舆论压力,王振以抓错人为由放了他。可谓得民心者,天助之。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帝国保卫者于谦

二.誓死留守,北京保卫战

土木堡之变发生之后,明朝政府群龙无首,是抵抗还是南迁的问题存在于朝臣心中。精兵全军覆没,皇帝被俘虏,大明遭遇到建国以来最大的难题。也先的军队虎视眈眈,北京城危机丛生。而于谦早已经下定了誓与京城共存亡的决心。当徐珵提出要南迁时,于谦厉声说道,言南迁者可斩也!他在这时候毅然站了出来,如果京城放弃了,那和南宋的下场又有什么区别?抗战之势亦不可避免,郕王朱祁钰命他为兵部尚书。他面临无兵无粮的境地,一方面调集各地兵力,又让军队到通州取粮。而皇帝被俘虏,怎么打这场战役?郕王只是监国,而面临可能会出现敌军阵前的皇帝,又该如何?只能新立皇帝了,但是谁又敢说呢?明英宗并没有死去,于谦明白只有他能站出来,于是他建议郕王即位。也先率精兵进军北京,北京保卫战就此打响了!九门防守,又派兵与也先作战,让也先谨慎起来。也先决定在德胜门决战,骑兵的优势并没有多大优势,在神机营火器的伏击之下损失大失,石亨带领骑兵在阵前冲散也先大军。在这场战役中,也先没有占到便宜,在明朝兵力不断地调集的压力下,他只好退兵。于谦用他的坚持,用军民合一的决心抵抗了来势汹汹的入侵者。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帝国保卫者于谦

三.受人诬陷,后含冤赴死

天顺元年,明英宗归位,石亨等人诬陷他想要立襄王。都御史肖维桢审判定罪,以谋反罪处死,王文受不了诬陷,于谦得知之后,说道:“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你辩解又有什么用呢?”。而明英宗本来对此还有些犹豫,徐有贞(当年那个提出南迁的徐)谏言道,如果不杀于谦,那夺门之变便出师无名。明英宗听信了这番说辞,于谦便这样被冤杀。而在抄家时,于谦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皇帝赏赐的物品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帝国保卫者于谦

四.真相大明,冤情得以大白

真相并没有被淹没,正义只是迟到了。当年诬陷于谦的同伙内乱,徐有贞被发配充军,这样一个“小丑”不配存在于朝堂之上,而石亨也在真相大白之时被抓进诏狱(于谦曾经待过的地方),明英宗也后悔不已。虽然,后世皇帝给于谦正名,但是又何必他们去正名呢?于谦,这样伟大英雄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的正气始终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