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木石峁古城遗址当即黄帝都城昆仑

 霃楓 2016-11-30

神木石峁古城遗址当即黄帝都城昆仑(90%可能性)

王红旗(重构智因学研院首席学者)

复原再现4200年前华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42平方米《帝禹山河图》(王红旗创意,孙晓琴创作),将黄帝都城昆仑的位置画在黄河河套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之上。该巨画于1999年9月9日问世之后,笔者就期待着考古工作者在鄂尔多斯高原发现先夏时期古城遗址。果不其然12年后的2011年,考古部门对位于陕西省神木县(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之上、毛乌素沙地的东缘)髙家堡镇洞川沟附近的石峁遗址进行调查,发现一处先夏时期规模巨大的石砌古城,石砌城墙、城门保存较好,面积425万平方米。对此,有学者相信这座古城正是传说中黄帝部族所居住的居邑,而笔者则认为石峁古城遗址当即黄帝部落联盟都城昆仑所在地(90%可能性)。

神木石峁古城遗址当即黄帝都城昆仑

由于古史传说都将黄帝都城昆仑与黄河发源地联系在一起,具体来说即黄河发源于昆仑东北方。因此,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学者都想当然地认为,黄帝都城昆仑所在地在今日黄河发源地附近。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是一种误解,并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经典图读山海经》、《山海经鉴赏辞典》、《山海经十日谈》和武汉大学出版社《全本绘图山海经》(全三册)等专著中论证指出:在先夏时期和夏商周时期,人们所知道的黄河发源地,实际上在今日的河套地区在4000多年前曾经有许多大湖泽,其中前套湖泽即《山海经》所说的稷泽(周族先祖后稷葬在这里),后套湖泽即《山海经》所说的黄河发源地泑泽,也是《穆天子传》河宗氏祭祀黄河之神的地方。

据此可知,当年黄帝族的发祥地就在今日黄河河套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虽然如今这里有库不齐沙漠、毛乌素沙地;但是当时这里却是水草丰茂、物产富饶,因此才能够孕育出伟大的兴旺发达的民族(目前笔者正在与有识之士共同努力,依据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人造地形气候学等科学原理,推动实施大规模治理沙漠工程,以其再现黄帝时代的绿色神州)。

北山经[丙一?17]:“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其上多棕楠,其下多茈草。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原。其中多赤鲑,其兽多兕、旄牛,其鸟多尸鸠。”《山海经?北山经》记述的第一条山脉即今日山西省的吕梁山山脉及其以北,泑泽位于今日黄河前套地区,当时这里是一片大湖泽,其西南方向即黄河河套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

西山经[乙四?3]:“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不周山位于《山海经?西山经》记述的第四条山脉,它的北面就是阴山山脉,它的东面就是黄河发源地泑泽,当地盛产美味的桃果。

[乙四?7]:“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蠃母。其上多青雄黄,多藏琅玕、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采黄金、银。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诸毗,槐鬼離仑居之,鹰鹯之所宅也。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爰有淫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槐江山位于黄河河套以南,北面远望阴山山脉,西面远望的大湖泽就是稷泽(因农神后稷葬在这里而得名),东面远望北岳恒山,南面就是灯火通明、炊烟袅袅的黄帝都城昆仑。

[乙四?8]:“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蜇鸟兽则死,蜇木则枯。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帝之百服。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有草焉,名曰薲草,其状如葵,其味如葱,食之已劳。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逹。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氾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醜塗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于大杅。是多怪鸟兽。”其中,神陸吾是黄帝都城的保护神,土蝼是司法神,鹑鸟是黄帝皇宫的后勤服务员,可见黄帝都城的繁荣昌盛。

神木石峁古城遗址当即黄帝都城昆仑

关于“神木县”地名来源,相传麟州故城(今名杨家城)东有三株古松,唐代所植,粗两三人合抱,枝柯相连,人称神奇,便以神木为名。神木县故治在今县东巽山,清《神木县志》:“因巽山有神树二株”,故名。其实,《山海经?海内西经》记有:“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昆仑城的标志物之一是神奇的木禾,它堪称“神木”。如果石峁遗址所在地就是黄帝都城昆仑,那么当地的地名“神木”则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

此外,黄帝葬地并非远在青藏高原或罗布泊(古人曾误以为黄河发源于此),而是就在本民族的发祥地亦即河套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之上。《史记?五帝本纪》称:“黄帝崩,葬桥山”。《汉书?地理志》上郡肤施县 “有黄帝祠四所”,肤施即今陕西榆林。《汉书?地理志》上郡阳周县 “桥山在南,有黄帝冢”,阳周即今陕北子长县。今日黄帝陵则位于更靠南的黄陵县。

石峁遗址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因数千件流散的玉器而闻名。近年考古勘探确认石峁古城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皇城台”位于内城偏西的中心部位,为一座四面包砌护坡石墙的台城,大致呈方形。内城依山势而建,将“皇城台”包围其中,城墙为高出地面的石砌城墙,墙体残长2000米,面积约235万平方米。外城系利用内城东南部墙体、向东南方向再行扩筑的一道弧形石墙,绝大部分墙体高出地面,保存最好处高出现今地表约有1米多,墙体残长2.84千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石峁古城遗址规模远大于与其年代相近的良渚古城遗址、陶寺古城遗址等,成为目前已知先夏时期城址中最大的一处。根据出土陶器、玉器及其地层关系,专家初步认定 “皇城台”建造年代最早,属于龙山中期或略晚一些,距今4300年左右;内城、外城兴盛于龙山晚期,约在夏初时期(4000年前)毁弃,该“石城”使用寿命超过300年。

神木石峁古城遗址当即黄帝都城昆仑

石峁古城遗址出土或采集到的磨制玉器十分精细,其原料主要为墨玉和玉髓,有刀、镰、斧、钺、铲、璇玑、璜、牙璋、人面形雕像等。在2012年的挖掘中,考古人员在外城东门一段石墙墙根底部的地面上,发现100余块成层、成片分布的壁画残块,部分壁画还附着在晚期石墙的墙面上;这些壁画以白灰面为底,以红、黄、黑、橙等颜色绘出几何形图案,最大一块约30厘米见方,是龙山时期遗址中发现壁画数量最多的一处。

特别突出的是,在2012年5月至11月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集中埋置人头骨的遗迹两处,一处位于外瓮城南北向长墙的外侧;一处位于门道入口处,靠近北墩台。两处共48个头骨,以年轻女性(20岁左右)居多,部分头骨有明显的砍斫痕迹,个别枕骨和下颌部位有灼烧迹象。这种以年轻女性头盖骨用于城墙修建时的奠基仪式或祭祀活动,在陕北地区为首次发现,在中国境内的考古发掘中亦十分罕见。

根据石峁先夏时期古城遗址的庞大规模及其出土文物,对照《山海经》等古籍关于黄帝活动的记载,可以推知石峁古城遗址当即黄帝都城昆仑所在地的遗存;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高达90%,并建议学术界根据《山海经》等古籍关于黄帝活动的记载来解读石峁古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所承载的远古信息。鉴于黄帝族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成员,黄帝对中华文明有着巨大的贡献,因此希望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当地政府和学术界的更多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