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负有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一、 要把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摆在首要位置 党的教育方针一直是以德为首。由于国内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学校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有背不完的书,做不完的题,不堪重负。二是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的家长望子成龙,盲目追求培养班,特长班,竞赛班,不惜投入财力物力,而忽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三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所产生的后果不容我们忽视。特别是一些歌厅、酒吧、书屋、网吧对孩子的影响极大。他们在学校、老师、家长那里接受所接受的正面教育在这些不良环境的影响下即刻化为乌有。 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兴利除弊。第一,要全面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摆在首位。第二,要加强家庭和社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同担负起这一使命。第三,要不断提高和发展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和探究能力。第四,净化社会环境,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有关部门要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彻底净化校园周边的环境。 二、 要把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摆在关键位置 十六大提出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搞好文化建设的要求。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是我们一项重要任务,未成年人是未来的希望,更需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目前我国有未成年人3.67亿,占总人口的%28。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要在学校渡过。学校对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对学生的评价内容过重于学生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二是在班主任选配和教学理念上与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三是对未成年人脑功能开发课题实验开展的较慢,普及率较低。 对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端正理念构合理的评价机制。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第二,要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制定符合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教师、学生的评价标准和实施办法。第三,要强化班主任制度,更新教学理念。选派责任心强、素质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并积极创造条件提高班主任的地位待遇。第四,积极开发脑功能,从源头上抓人的科学发展,要增强紧迫感。 三、 要把未成年人健康素质摆在重要位置 未成年人正是长知识长身体时期,不断提高他们的健康素质十分重要,从目前看,一是有的学校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注不够。据有关资料介绍,70%的青少年存在心理疾病。如学校恐怖症、溺爱综合症、创伤后压力异常症、作业恐怖症等。二是受经费等原因影响,有些学校运动场地小运动器材短缺,程度不同地限制了学生的活动量。三是未成年人在饮食营养方面存在误区,影响身体健康。 真对问题,应着力抓好三个方面工作。第一,认真抓好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前未成年人中存在的各种心理疾病,要抓好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在这方面学校的任务是比较艰巨的,要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自我完善。如在课堂上采用引出问题,创设情况,展开讨论,联系自我,反矫正,总结深化的模式。通过辅导课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问题。对较差生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励他们成为健康合格的人才。第二,对未成年人提高健康素质需要投入。各级政府对这项工作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各类活动场馆的建设。第三,正确培养未成年人科学、合理有营养的饮食习惯。每天人人都要吃饭喝水,吃喝什么和怎样吃喝是一门学问。如何科学饮食,接受平衡的膳食理念可直接影响人的思想、行为和感受、身体的强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