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走过的坑比你们走过的路都多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16-12-01

我大学是在武汉一个211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非常非常非常坑。

唯一的收获是,看到这里的学生干部和教职员工(其实讲课的老师有些还挺好的,问题是在这种破学校行政干部有教学任务的真正的老师多)之后,我开始对农村和村干部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从此不做”下乡发展生态农业”的春秋大梦,知道自己到大城市以外的地方根本活不下去,会被折腾死。

下面说正题,关于这个专业是有多坑。

我的大学室友,她当年的男朋友现在的老公是她的高中同学。她比他老公高考分数多出一百多分,可是他老公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所以从毕业开始,她的收入一直远远低于她老公,而且差距越拉越大。

和我同专业的大学同学里面,只有少数在做跟本专业相关的事(确切的说是,在本专业those who can’t do, teach),或者还有极少数从事和本专业相关的低薪工作,毕业十年了还是基层实验操作员。剩下的就全部改行了。现在实际从事食品相关专业的主要是当年学化工的人,这点想必你们也知道了 。

我们那一届生物相关专业最热的,总所周知,学这个专业的人都被f*ck了。我们这个专业有大半课程跟生科院的课程是一样的,所以同理,我们也被f*ck了。还有一部分课程跟工程院是一样的,剩下一部分课程的名字是生科院/工程院课程的名称加上“食品”这个前缀。然后课排得很满,园林系的同学们每天下午高高兴兴地去写生了或者去运动了,我们还在上《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学》、《生物化学》或者做实验——不要以为我们专业做实验意味着可以省掉晚饭,多数实验是对着显微镜数培养皿中出现的菌群数量,或者加热过滤培养菌群洗试验器具什么的,无聊且漫长,一个不小心还要全部重做。我们到大四还要长时间待在实验室里,没多少时间去找实习工作。总之就是,本来这个专业就业情况就不好,然后事儿还特别多,感觉这个学校在四年的时间里就是致力于浪费我们的时间。

我高中毕业的时候,还觉得“课多也没什么要紧吧”,其实不是的。首先如果你毕业不做相关工作,大学学这些课程的时间都浪费掉的时间。如果你选错了专业,还是选的一个课多事多的专业,你承受的损失本身就比选择一个轻松课少的专业损失大。反正当年学的专业课程我现在忘了个精光,唯一记得的是“美拉德反应”。什么是美拉德反应呢,就是糖和蛋白质在一定的高温下会产生一种甜香,就是烤曲奇烤蛋糕什么的时候闻到的香味,就是美拉德反应的产物。其它的,没有了。我的四年青春被狗吃了,就酱。

更重要的是,专业选错了,你要用别的东西来补救,比如用实习经历来补救。但是学校事多的话,你拿什么时间来补救?更要命的问题是,如果你人在二线城市,你甚至没有渠道去补救。如果一个地方工作机会多,可能不一定要求一定要相关专业。而且毕业前实习机会也会比较多。可是,武汉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比北京还多!但是武汉的工作机会能跟北京比吗?我们当年学校安排的实习只有去餐饮企业帮厨,自己找兼职只有到超市去做临时促销员,然后这种兼职居然还要给中介机构交中介费。除非有家里给你安排工作毫无压力,否则宁可在一线城市上二类大学,也不要在武汉这种城市上211,985。你想想,每次面试都要火车飞机折腾一趟,代价是不是太高了?再说路上一折腾,你的状态又能好到哪儿去?另外我想对已经在校的本科生说,如果你已经错误地在武汉这种二线城市读了大学,毕业也要趁早滚到北上广来,哪怕住地下室,哪怕去KTV兼职也要留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死路一条。因为越是发达的地方,相对越公平,你努力多少会有回报。越是小地方越讲关系,如果你不能成为体制的一部分,你做任何事情都不过是无谓的挣扎。然后毕业以后留在一线城市,毕竟工作机会还是多一些,看哪个行业钱多去哪儿好了。现在就两个行业钱多,互联网和金融,四年后不知道。

我自己应聘过很多次,也作为用人部门的负责人招过人。所以关于毕业以后的工作可以多说两句。

你出去应聘,会有两种工作,一种是人事部门主导的,这种工作很大可能钱多事少不介意你有没有相关经验是不是可以很快上手,他们主要关注的是,你的履历好不好看。人事部门经常会招来一批批履历完美,屁事都不会做的人,把少数几个真正干活的人累死。但是他们并不会因为不会干活被炒,往往能干活的人走了,他们在单位的地位却稳如泰山。

另一种是用人部门主导的,那就真的是指望你从第一天去就能干活的,履历去他妈的,只要你确实能干活不给我添麻烦,别说学校专业了,你是人是鬼我都不介意。这种钱不一定多,但是事一定多。我一个前同事招助手,我偶尔听到,发现他基本全程就是在问“你身体好不好?能不能熬夜,接不接受加班?”(可能没说这么直白,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你有两种途径获得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你要么做一个trophy,要么学一门手艺

对于Trophy来说,最重要的是学校的牌子,因为他们的职业机会主要来自于学校的这块牌子 。比如你爸爸有几个老朋友,可以给你安排工作,如果你是名校毕业可以得到一份钱多又有前途的好工作,如果你是一个三流学校毕业的,可能你只能得到一份混吃等死过得去的工作,虽然爸爸是同一个爸爸。

或者你爸爸没什么用,你还是有可能得到一份钱多事少的好工作,只是因为领导只是想找个“*大的才子”给他拎包。只要你不自己作死,该有的都不会少你的,累死累活的也是别人。这个世界上本来有很多工作是个人都能做,钱还不算少,大家都想要,最后这样的工作机会会留给好看的人(长得好看或者履历好看)。对于走trophy路线的毕业生来说,专业什么的,也是无所谓的事情,新毕业的大学生很有可能进单位发现,过去学过的东西还就是文艺特长用得上。

做一个trophy不代表你不能有所作为,比如很多知名大企业,还有四大什么的,校招不限专业,只挑学校。而且这种通常是作为管理培训生进去的,升迁也是走快速通道。如果你还特别勤奋,就会成为年纪轻轻做到特别高位置的那种人,公众号鸡汤文中说的“比你出身好、比你颜值高、还比你勤奋”的那种传奇。

Trophy不是谁都配做的。家里有关系,或者有京沪户口,或者长得美会来事&你能考上一线城市排名前三的大学,你才可以选择做一个Trophy。

如果你和以上条件不沾边,那么你就需要有一门手艺。最好是有核心竞争力。就在一线城市找一个自己感兴趣愿意做下去的专业,不要在意学校了。学一门手艺最好是你确实感兴趣的,这样才能做下去不必改行,而且做喜欢做的事,也有比较大的可能性成为行业精英。改一次行至少穷三年,这是真的。能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种福气,就算不大富大贵也很幸福了,如果碰到行业性、产业性的机会(比如今天的IT业),很年轻就很有钱也不是不可能——你本来投胎投的就不怎么样,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不是吗?

如果你到填志愿的时候还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最好还是早点想清楚,如果要改变主意也要趁早),就去学那种课少、轻松、或者毕业以后即使不从事相关工作也用得上的专业。比如去学个小语种、学法律,即使你毕业以后不当翻译不当律师,出国旅游或者闹离婚的时候也还用得上不是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