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要慢练、何为慢、如何慢?

 爱上Sidney 2016-12-01

本功法是在师传功夫的基础上进一步修炼的结晶。

慢练是松、圆、匀的基础,在混元太极的习练过程中,慢不下来,很难达到松、圆、匀的功夫境界。

在练功的初级阶段,应放松慢练,以形引气,气机动起来,以气运身,神气相合,意识内守,整体练习形、气、神,使三者达到高度统一,气血流通,百病不生。

慢练还可以祛病养生,延年益寿之目的。如果用于技击,放松慢练,就是为了以后实践中的“快打”,正如《拳经》所云:“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通过长期的意识内守,放松慢练,渐渐会体会到内劲的产生、存在并加以运用,逐渐达到“神明”的技击水平,即“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打倒还嫌慢”的境界,完成慢变快的脱换。

相反,如果不是这样练习,一开始就快练,势必违反了“运劲须无微不至”的原则,必然每招每势处处滑过,做不到处处都能恰到好处,就如同做体操一样,内劲是怎样一回事是体会不到的,更谈不上内功的习练和运用。

在混元太极的习练中,慢,是指两方面讲:

一、形体动作的慢。在习练的过程中,放松慢练,有利于调整呼吸,使呼吸逐渐做到“悠、长、细、缓、匀”,渐渐达到体呼吸;有利于调整身体各部位的身形要求,仔细检查动作的正确性和内外的协调情况。

放松慢练,可更好地体会“根在于脚,发之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整劲。内劲的产生,也更有利于逐步提高体力、耐力,强壮身体。

当然,慢不能慢到懒散松懈(容易劲断),应当每一势终,似停非停,气机渐运,内气贯注充足,内劲产生,下势之机势自生。

内功讲:形断气不断,气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以气运身,神气相合,炼炁入骨,周身骨节松开,以意引气,贯注于骨缝之中,骨节虚虚对准,使有腾挪之势,才能节节贯串,劲整而又灵动。

另外,还须于骨缝之中运气达肌肤之上,缠绕运转,才能运行无滞,旋转自如,内劲亦轻而不浮,沉而不滞。

《拳论》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又说:“以静制动,后发先至。”实践告诉人们,不是单纯故意追求缓慢,而是要求既能慢,又能快,开始的慢,是为了以后的快。

拳师云:“慢要慢到别人跟不上我,快要快到别人跟不上我。”又云:“不贵速而贵缓,缓则可以细心揣摩,由粗及精,且其运劲可以自知运到指头与否;能如此运,将来功夫成时,其速无比。”

以上说明混元太极行功时的轻缓,正是为了以后技击中求得重快。能轻则松,能松则快;能缓则内劲逐渐增大,不用力而自然沉重。

在轻缓有了功夫以后,即可随心所欲地练快,能够快而不乱,轻而不浮。

太极拳要慢练、何为慢、如何慢?

二、在练功的过程中,笔者常说“把心放下来”,就是指现在所讲的“意识的慢”。

当然这只是针对练功初级阶段而言的。在混元太极的习练中,要始终意守体内,整体地习练精、气、神,使意识处于一种虚灵明镜的状态。

在动功的练习中,特别是对于初练者来讲,保持上述状态,是比较困难的,往往有时练功者杂念丛生,神定不住,从而影响练功的质量。怎么办?

意识要慢下来,就是练功者要主动运用意识,体察自己的意识(念头),当自己的前一念过去,后一念还未来之时,大脑会出现一阵短暂的空白。这时心里会特别的安静,即出现心平气和的状态,保持好这种状态的时间久了,意识自然就会守得住,定得好。

如果意识守不住,一念接一念紧跟着,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杂念丛生”,对功夫的提高有影响。

意识的慢,与形体动作的慢是辨证统一的。意识慢下来,达到虚灵的程度,形体自然会放松,形体动作自然也就慢下来;

形体动作放松慢练,达到松慢圆匀了,体内气机动起来,意识体察体内,神气相合,杂念自然也就少了。

如笔者经常所讲的“体内气机动起来了,意识体察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跑念头呢”,所以意识也就慢下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