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白宫”结业看传统餐饮升级转型的3步曲和2条路径

 资源分享大叔 2016-12-02


互联网在说颠覆时,传统餐饮在谈转型,2015年是传统餐饮企业拿起互联网武器收复失地的元年,越来越多的餐饮往互联网+餐饮转型路上前行。今天以广州高端餐饮唐苑的转型为案例,解析传统餐饮升级转型的3步曲和2条路径。


9月29日下午,O2O君参加了一场不一样的新闻发布会,广州粤菜代表品牌唐苑酒家在流花湖公园“白宫”宣布于9月30日结业,有着16年历史的唐苑酒家正式谢幕。


发布会上,唐苑集团总经理、开叶集团董事长叶振雄道出了传统餐饮企业转型的三步曲:唐苑酒家16年的辉煌历史,到以“开饭”为代表的快时尚餐饮模式已成为当前的主流,将来会推出一个“互联网+餐饮”的全新平台-米星,这将成为餐饮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步:从高端酒家到大众餐饮



坐落在流花湖中的“白宫”原是知青就业点,1992年改建成现在的模样,因外型纯白,所以被老广们亲切地称作“白宫”。1999年9月19日,唐苑酒家正式入驻流花湖白宫。



唐苑酒家出身粤菜世家,立足广州,以消费者为核心,坚持粤菜的传承与创新,先后获得“国家特级(五钻)酒家”、“海味专家”、“饮食天王”等称号。这个鼎鼎大名的“粤菜世家”,16年以来专注做海味干货。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端餐饮回归理性消费结构,唐苑酒家与时俱进利用产品研发和供应链优势,将“昔日豪门”中的鲍参翅燕,搬上了羊城百姓的餐桌,价格从38元到380元,做法品种也十分丰富,让每一个普通市民都能品尝到曾经遥不可及的鲍参翅燕。


结业后唐苑即将迎来一个华丽的转身,正式进军“互联网+酒家”,也是米星平台的雏型。该模式主要是将酒家的招牌产品和服务由门店移接到线上,通过建立城市厨房,和自建的优质配送团队,让消费者足不出户、随时随地都能吃到唐苑的珍品,直接配送到家让家宴升几个档次,亲朋好友们在家吃得满足、吃到不一样的体验。


这是基于目前大众消费的升级,尽可能把附加费用剥离,利用现在便捷、发达的外送和电子支付做‘快美食’。



第二步:快时尚,大厨小菜,金牌开饭



2013年,叶振雄就在考虑如何转型,回归大众理性消费,为此他独立新创了一个时尚粤菜品牌--开饭餐厅。开业至今,短短的两年间已在广州扩展到4家门店,年底还会新开两家,明年内完成广州十家门店的目标,最主要的已成为广州快时尚餐饮模式的标杆。


粤菜讲究意味形极难标准化,开饭餐厅尊崇“大繁至简”的理念。在18-48岁的目标客群中广受好评,是广州知名的明星出没饭堂、排队人气餐厅。在叶先生的执掌下,开饭餐厅自开业起,创造了“每天、每市都有顾客等位”的辉煌纪录,颠覆性地将八大菜系之首的粤菜变成普通大众的日常餐饮首选。


“大厨小菜”是开饭餐厅的主要特色。餐厅配备唐苑酒家的资深特级粤菜厨师和高级服务团队,无论是从小吃到居家菜,还是名贵的鲍参翅燕,都为顾客悉心料理,将“记忆”的味道和“技艺”的味道结合在一起,呈现在亲切、时尚的用餐氛围里。




第三步:为餐饮创客打造互联网+餐饮平台



互联网餐厅代表餐饮的未来,而外卖仅是其中之一。一方面高端餐饮回归理性消费结构,向大众化餐饮看齐,或走向多元化经营;另一方面大众餐饮勇于探索创新,结合消费者需求,充分利用O2O新模式。


“互联网+餐饮创客”的O2O新模式,对于国内餐饮企业而言,很多都只局限于形式,很难将互联网具体营销内容运用到现实经营中来。这个现实就需要一个平台,对这些餐饮企业的创客进行集中培训、引导,使他们能够借助新媒体全营销的方式进行经营。


叶振雄表示即将推出互联网+餐饮平台——米星,首先唐苑酒家的精品需要运用互联网平台销售,另一方面利用唐苑多年在产品和供应链上的沉淀和资源,让餐饮创客的创业之路不再艰辛。将提供给餐饮创客“有吃有住”,又有实验产品和新模式的地方,为创客提供良好的孵化平台和解决方案。


对于商家来说,几分钟注册就可以在米星平台开网络餐厅,不再困扰于线下门店的繁琐事务,把“苦大仇深”的事交给米星,餐饮创客更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品牌和营销,出品质量更精致。


对于用户来说,米星就像是一个互联网餐厅的世界,顾客会发现很多与线下不一样的、前所未有的互联网餐厅,他们为互联网而生,更懂得讲究线上餐饮的服务体验,因为放下了传统的包袱,可以更专注于做好产品,为广大食客们带来更优质的美食体验。


在餐饮硅谷广州,聚集着中国最有特色菜的餐饮创业者和思想活跃的策划创意团队,米星与这些创客们的结合,将为国内餐饮行业注入无穷的新鲜活力。



中国餐饮业正呈现大众化转型、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新特点,以大众市场和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和新模式的产生,将为餐饮业发展迎来新机遇。餐饮O2O君认为传统餐饮升级转型有如下二条路径。


一、内部创业



传统餐饮运营多年,在团队、产品、供应链端上有一定的沉淀,为安抚高管自立门户的创业冲动,或留住优秀人才,这时候就会鼓励内部创业,多品牌运营就是这样出来的。当然了,多品牌还有锁住目标客群及市场竞争的因素。


内部创业的优点是受相同的企业文化熏陶,内部创业者的价值观类同,不需磨合即可在一个频道快速前行。但缺点和优点同样突出,近亲繁殖可能会压制创新,而创新与颠覆的基因是创业团队必不可少的元素。


如唐苑酒家掌门人叶振雄十多岁就留学英国倫敦,获得了艺术与工商管理双硕士后回國,先後在廣州、上海、北京从事过不少领域的工作,在餐饮的寒冬接过了家族的接力棒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变革。


内部创业多品牌的最成功的餐企如王品、外婆家、小南国等,其企业文化都是开放和包容的。所以内部创业团队一定要有创新的基因和决心,否则失败机率非常高,许多传统企业转型时迈不过这道坎,如果缺少这些基因那就直接外部孵化!


二、外部孵化



传统餐企内部缺少互联网创新的基因或转身太慢的话,投资外部有创新能力的团队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真功夫在25周年时宣布成立“中式快餐孵化器”创业平台,依托真功夫多年标准化体系建立起来的,包括O2O营销系统、供应链系统、智能门店营建系统、互联网金融和真功夫米饭学校五大支柱,以平台化模式支持和帮助创业者。



外婆家吴国平不仅内部多品牌创业,更用梦伙伙计划孵化新项目。在全国招募弟子,分享自己从业以来的经验,与年轻人一起创业。蒸年青就是合作的典型案例,一家以蒸菜为主要特色的餐厅,创始人金宏伟在潮人圈颇有名气,算得上是餐饮圈的“颜值担当”。


相信大多数传统餐饮企业都会两条路都会去尝试,但最后把两条路都走通的则是凤毛麟角,考验不仅是内功,更多的是格局与企业文化。


总结:


互联网+餐饮的本质是做好线下产品后,高效率低成本、精准地连接目标用户。当餐饮遇见互联网,新模式、新营销,新技术,新体验让餐饮这个古老的产业越来越绚丽多彩!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未来一定属于那些传统产业里懂互联网的人,毕竟线下运营不是一朝一夕来的。这个转型一定成功吗?不知道,但真知是在前行中修正出来的。


作者:罗华山,来源:餐饮O2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