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3家茶企被曝“失信”,真相在哪?

 海纳百川cl 2016-12-02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上周,一则题为《最新茶叶界失信茶企名单出炉 跟这些企业打交道可要注意》的媒体报道,在很多茶人的朋友圈疯传。文章还清晰地列出了113个“茶行业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大快人心的一次曝光

这113家失信茶企是在信用中国的官方网站上被曝光的。信用中国网首页显示,该网站的主办单位是国家信息中心,指导单位是国家发改委和央行,网站的地址也是gov政府域名,可见这是一家权威的政府网站。


也正因为这样,此文一出引来了众多茶友的连连叫好。但实际上,媒体的这篇报道并未详细说明这些茶企的失信事由,只是罗列了失信企业的名单,就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媒体报道

茶企失信的主要原因

茶友之所以叫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以为这些企业恶意违背商业道德,欺骗消费者,没有契约精神,不讲诚信,所以必须予以曝光,甚至打击。但懂茶帝查询信用中国网发现,大部分茶企被贴上“失信”的标签,其实是另一个原因——拖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


据北京茶业企业商会秘书长汪朝江介绍,这些茶企失信的主要原因,甚至可能是全部原因,都是拖欠贷款。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有一半以上民营企业陷入经济困境,企业的流动资金减少,再加上银行大量抽贷或惜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企业延期还款,甚至出现还不上贷款的情况。(懂茶帝注:银行贷款给企业,在还未到协议规定的还款期限期间,银行认为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了,要提前收回贷款的行为叫“抽贷”。

的确如此!一位茶行业资深人士透露,前几年经济形势较好,银行信贷政策宽松。同时茶企的经营业绩的确也不错,有些企业甚至业绩骄人,因此要从银行获得贷款就相对容易许多,动辄几百万的贷款有时只需几家企业的联保就可以拿到。


然而,近一两年来经济形势急转直下,银行信贷政策收紧,而传统茶企在多重因素的冲击下,业绩更是呈断崖式下滑。今年初,懂茶帝独家报道《茶城暴跌!北京马连道600家茶叶店关门,业绩下滑2/3》曾经对茶企的经营现状做过分析。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抽贷、惜贷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北京马连道茶叶街各大茶城的萧条景象,已经维持了至少两年时间。这是传统茶企经营困境的一个缩影。(懂茶帝拍摄于2016年8月31日)


在这些失信茶企中,不排除有个别茶企是恶意拖欠贷款的,但绝大多数是在经济大势严峻、银根收紧、企业经营又出现严重问题时,被动卷入的。而且这种现象不是茶行业所独有。所以,汪朝江分析说,这是茶企遭遇经济困境的集中反映,是现在民营企业所遭遇的阵痛的反映,并不是其自身在商业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

什么启示?

那么,中国几万家民营茶企该怎么办?这似乎是个非常难解的难题。


汪朝江说,目前的这种状况之下,茶企要摆脱困境还是有很大困难的,有一些企业还在继续经营,面临的困境还是蛮大的。企业还得从自身出发,去做改变,实现转型。所谓的深度调整,是真正的会死很多企业的;如果不能改变,在这种经济形势下,被淘汰是在所难免的。


民营企业在中国的生存问题,早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现象,此次失信茶企的集中曝光,只是民企生存现状的一个断面。


企业失信,不管是什么原因,终归是不好的。但我们是否应该跳出谩骂、指责的偏见,更多地去理性思考茶企未来的发展问题?例如,茶企的创新和转型、互联网+、银行信贷政策的完善等等,把这些问题逐一解决了,对中国茶叶的发展才是善莫大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