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读书诗】陈师道《绝句》(其四)

 江山携手 2016-12-03

绝句(其四)

[宋]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1],客有可人期不来[2]。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3]。

 

【注释】

[1]“书当”句是说好书读起来畅快,不知不觉就读完。快意;《史记.李斯列传》:“快意当前,适观而已。”尽:完。《抱朴子》曰:“《陆子》十篇,诚为快书。”又曰:“嵇生云:‘每读二陆之文,未尝不废书而叹,恐其卷之竟也。’”

[2]可人:犹言知己,亦即俗子的反面。作者《寄黄充》云:“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亦此意。曾国藩语:“苍天可补河可塞,唯有好杯不易开。”期:相约。韩愈有诗曰:“所期终莫至,日暮与谁回。”

[3]“世事”二句:世间不如意事多多,人生难得几回快乐。《晋书》:“羊祜曰:‘天下事不如意十居七八。’”杜甫诗:“怀抱何时得好开。”苏轼诗:“笑口几回开。”

 

【今译】

读到一本好书,心中十分高兴,可惜没多久就读完了;与知己朋友亲切交谈,兴致十分高涨,可惜朋友不会想要他来就来。世界上的事往往这样意愿相反,人生百年,能够开怀一笑的时候又有多少呢?

 

【简析】

此诗哲宗元符二年(1099)作于徐州。此诗完全是从士人的日常生活中采集,诗人留意了生活中这样的两种典型事例:“书当快意”时,偏偏“读易尽”,而“客有可人”时,偏偏又“期不来”。人生就是这样的呀,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

读此诗,可以联系后山写于同年的一首《寄黄充》:“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娱。”两首诗表达了同样的感受,诗人会有这种感受,和他当时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诗人困居在徐州,生计维艰,尽管“人不堪其贫”,自己却不以为意,依然“左右图书,日以讨论为务,盖其志欲以文学名后世也”。(魏衍《彭城先生集记》)“世事相违”一句,道破人生无奈,揭示理想与现实之间常存着差距。林钧《渔樵诗话》卷一,记曾国藩句“苍天可补河可塞,唯有好怀不易开”,其次句当是用陈诗句意而颇浑放。吴曾以为,此乃后山“得意诗也”(《能改斋漫录》)。

 

【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16岁时从师曾巩。陈师道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创作上,他自己说:“于诗初无诗法”。后来见黄庭坚的诗,爱不释手,把自己过去的诗稿一起烧掉,从黄学习,两人互相推崇。江西诗派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列为“三宗”,有《后山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