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RI检查技术专家共识--四肢与骨关节篇

 aleczhang 2016-12-03

四肢及骨关节

基本原则: 根据病变性质及部位选择在主要优势方位上同层厚、 同层间隔扫描的 2~3 个不同序列, 主要用于定性诊断, 辅以另外 2个方位的 1~2个序列, 用于辅助定位诊断。骨骼、 软骨、 滑膜病变以质子脂肪抑制(protei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PDWI) -fs、 T2WI、 T1WI、 三维梯度回波序列组合为主, 软组织病变以 fs-T2WI、 T2WI、 T1WI 序列组合

为主。

(一) 肩关节MRI技术要点及要求

1.线圈: 肩关节专用线圈、 四肢关节软线圈或体部相控阵线圈。

2.体位: 头先进, 仰卧位, 被检侧肩关节对侧身体抬高 30°, 使被检侧肩关节紧贴检查床并尽量位于床中心。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肱骨头。

3.方位及序列: 

平扫序列:

(1) 轴面快速自旋回波 PDWI-fs 或梯度回波 T2*WI 序列, 扫描基线垂直于关节盂及肱骨长轴, 扫描范围覆盖肩锁关节至关节盂下缘;

(2)斜冠状面 fs-T2WI 及 T1WI, 扫描基线在轴面像上垂直于关节盂或平行于冈上肌腱长轴,范围包含肩关节软组织前后缘或病变区域;

(3)斜矢状面 PDWI-fs, 扫描基线在轴面像上平行于关节盂或垂直于冈上肌腱长轴, 范围覆盖肱骨头外侧软组织至关节盂内侧或病变区域。

增强扫描: 轴面、斜冠状面及斜矢状面 fs-T1WI均需扫描。

关节腔造影: 穿刺并向关节腔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 100~500倍的钆对比剂, 采用 fs-T1WI序列, 扫描上述平扫的3个方位, 必要时可加扫外展外旋位。

4.技术参数: 薄层、 高分辨率扫描。二维序列层厚≤4.0 mm, 层间隔≤层厚×10%, FOV(160~200)mm× (160~200)mm, 矩阵≥256×224。

5.图像要求:

(1)显示肩关节骨性结构及软组织结构, 关节唇、 肱骨头、 肩锁关节、 冈上肌腱、 冈下肌腱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等显示清晰;

(2)扫描方位标准;

(3) 无明显运动伪影。


(二) 上臂、 前臂、 大腿、 小腿的 MRI技术要点及要求

1.线圈: 四肢关节软线圈、 正交线圈、 心脏或体部相控阵线圈。

2.体位: 仰卧位, 头先进。上肢: 被检侧上肢尽量置于床中心 (身体半侧卧于检查床偏外侧), 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上臂、 前臂长轴中点、 ROI 中心。下肢: 仰卧位, 单侧检查下肢尽量置于床中心,双侧检查身体位于床中心, 脚尖向前, 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大腿、 小腿长轴中心或 ROI中心, 线圈至少包含邻近1个关节。

3.方位及序列:

平扫:

(1)轴面、 矢状面及冠状面 fs-T2WI。

(2) T1WI, 根据 fs-T2WI序列, 选择显示病变最佳的方位扫描 1 个方位即可, 如见异常高信号, 需要在同方位加扫 fs-T1WI。冠状面及矢状面FOV 应包含 1 个邻近关节。

增强扫描: fs-T1WI 轴面、 冠状面及矢状面均需扫描。静脉注射常规剂量钆对比剂。

4.技术参数: 小 FOV、 薄层、 高分辨率扫描, 根据病变性质和部位选择以轴面为主 (冠状面和矢状面为辅)或相反。轴面层厚 5.0~8.0 mm, 冠状面及矢状面层厚≤5.0 mm, 层间隔≤层厚×20%, 矩阵≥288×224。

5.图像要求:

(1)显示相应长骨及其软组织结构, 冠状面及矢状面 FOV至少包含 1个关节;

(2) 运动伪影、 血管搏动伪影不影响诊断。


(三) 肘关节MRI技术要点及要求

1.线圈: 推荐肘关节及四肢关节专用线圈, 也可采用软线圈包裹。不建议采用大体积线圈。

2.体位: 仰卧位, 头先进, 被检侧上肢尽量置于床中心。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肘关节中心。

3.方位及序列:

平扫:

(1)轴面、 矢状面及冠状面 PDWI-fs或 fs-T2WI。

(2) T1WI, 选择显示病灶最佳的方位, 扫描一个方位即可, 推荐采用冠状面扫描; 如见异常高信号, 需要在同方位加扫 fs-T1WI。

增强扫描: 轴面、 冠状面及矢状面 fs-T1WI 均需扫描。

4. 技术参数: 采用小 FOV、 薄层、 高分辨率扫描。根据病变性质和部位选择以轴面为主 (冠状面和矢状面为辅)或相反。层厚 3.0~4.0 mm, 层间隔≤层厚×10%, FOV(120~160)mm× (120~160)mm,矩阵≥256×224。

5.图像要求:

(1)显示肘关节骨性结构及其软组织结构;

(2)运动伪影、 血管搏动伪影不影响诊断。


(四) 腕关节、 手MRI技术要点及要求

1.线圈: 腕关节专用线圈或用软线圈包裹。

2.体位:

(1)头先进, 被检侧手上举于头上位,伸直, 掌心向下;

(2) 被检侧关节对侧身体抬高 30°,使被检侧部位尽量置于床中心。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腕关节、 手中心。

3. 方位及序列:

(1)平扫: 冠状面 fs-T2WI 及T1WI、轴 面 fs-T2WI,必 要 时 加 矢 状 面 fs-T2WI 或T1WI。

(2)增强扫描: 冠状面、 轴面、 矢状面 fs-T1WI均需扫描。

4.技术参数: 扫描方位以冠状面为主, 辅以轴面、 矢状面。尽量选择小 FOV、 薄层、 高分辨率扫描。层厚≤3.0 mm, 层间隔≤层厚×10%。腕关节FOV(80~120)mm ×(80~120)mm, 矩阵 ≥256 ×224; 手 FOV(200~250)mm×(200~250)mm, 矩阵≥288×224。三维序列层厚 0.5~2.0 mm, 无间隔扫描。

5.图像要求:

(1) 显示腕关节、 手部骨性及其软组织结构;

(2) 伪影不影响诊断。


(五) 骨盆MRI技术要点及要求

1.线圈: 体部相控阵线圈。

2.体位: 仰卧位, 头先进或足先进。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髂前上棘连线中点。

3.方位及序列:

(1) 平扫: 轴面 fs-T2WI、 T1WI, 扫描 范 围 覆 盖 髂 骨 嵴 至 耻 骨 联 合 下 缘 ;冠 状 面fs-T2WI, 扫描基线在轴面上平行于两侧股骨头中点连线, 范围覆盖髂骨翼前后缘或病灶 ROI。

(2)增强扫描: 轴面、 冠状面fs-T1WI。4.技术参数: 层厚 5.0~6.0 mm, 层间隔≤层厚×20%, FOV(320~380)mm×(320~380)mm, 矩阵≥256×224。

5.图像要求:

(1) 显示骨盆骨性及软组织结构;

(2) 伪影不影响诊断。


(六) 髋关节MRI技术要点及要求

1.线圈: 体部相控阵线圈。

2.体位: 仰卧位, 头先进或足先进。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下2.5 cm水平。

3.方位及序列:

(1) 平扫: 轴面 fs-T2WI、 T1WI, 扫描基线平行于两侧股骨头中点连线, 扫描范围覆盖髋臼至股骨大转子; 冠状面 fs-T2WI、 T1WI, 扫描基线在轴面平行于两侧股骨头中心连线, 范围覆盖股骨头前缘至股骨大转子后缘。

(2)增强扫描: 横轴、 冠状面fs-T1WI。

4.技术参数: 层厚 4.0~5.0 mm, 层间隔≤层厚×10%, FOV(300~340)mm×(300~340)mm, 矩阵≥320×224。

5.图像要求:

(1)显示髋关节骨性结构及其软组织结构;

(2) 伪影不影响诊断。


(七) 骶髂关节MRI技术要点及要求

1.线圈: 体部或心脏相控阵线圈。

2.体位: 仰卧位, 头先进或足先进。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

3. 方位及序列: 以斜冠状面为主, 辅以斜轴面。

(1)平扫: 斜冠状面 fs-T2WI、 T1WI, 扫描基线在矢状面像上平行于骶骨长轴, 范围覆盖骶骨前后缘; 斜轴面 fs-T2WI, 扫描基线垂直于骶骨长轴, 范围覆盖骶髂关节上下界。

(2) 增强扫描: 斜冠状面及斜轴面fs-T1WI。

4.技术参数: 层厚 4.0~5.0 mm, 层间隔≤层厚×10%, FOV(260~300)mm×(260~300)mm, 矩阵≥320×224。

5.图像要求:

(1)清晰显示骶髂关节髂骨面和骶骨面滑膜等;

(2) 伪影不影响诊断。


(八) 膝关节MRI技术要点及要求

1.线圈: 膝关节专用线圈或用软线圈包裹。

2.体位: 仰卧位, 头先进或足先进。被检侧膝关节屈曲 10°~15°, 使前交叉韧带处于拉直状态。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髌骨下缘。

3.方位及序列: 

平扫:

(1) 冠状面: PDWI-fs或轻度 fs-T2WI, 扫描基线在轴面像上平行于股骨内、 外侧髁后缘连线, 在矢状面像上平行于膝关节上下长轴。扫描范围覆盖髌骨前缘至关节软组织后缘或病 变 ROI。

(2)矢 状 面 : T1WI 及 PDWI-fs或轻度fs-T2WI,扫描基线垂直于膝关节冠状面, 扫描范围覆盖股骨内、 外侧髁或膝关节软组织内外侧缘。

(3)轴面: PDWI-fs或轻度 fs-T2WI, 扫描基线平行于胫骨平台关节面, 扫描范围覆盖髌骨上缘至腓骨小头或病变区域。

(4) 其他: 如果常规矢状面显示交叉韧带不佳, 可考虑加扫斜矢状面 PDWI-fs 或轻度fs-T2WI, 扫描基线在轴面像上向前内方向倾斜10°~15°, 大致与股骨外髁外缘平行; 如果主要观察关节软骨, 也可加扫三维梯度回波 fs-T1WI 序列。

增强扫描: 冠状面、 斜矢状面、 轴面 fs-T1WI 均需扫描。

4.技术参数: 扫描方位包括矢状面、 冠状面及轴面, 行小 FOV、 薄层、 高分辨率扫描(尤其是关节软骨、 滑膜病变)。二维序列层厚 3.0~4.0 mm, 层间隔 ≤层厚 × 10%, FOV(160~200)mm ×(160~200)mm, 矩阵≥256×224。三维序列层厚 0.5~2.0mm, 无间隔扫描, FOV(160~200)mm ×(160~200)mm, 矩阵≥288×256。fs-T2WI TE 40~60 ms。

5.图像要求:

(1) 显示膝关节的骨性结构、 软组织结构、 关节韧带、 半月板等;

(2) 伪影不影响诊断。


(九) 踝关节MRI技术要点及要求

1.线圈: 踝关节专用线圈或用软线圈包裹。

2.体位: 仰卧位, 足先进, 被检侧踝关节脚尖向前。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内外踝连线。

3. 方位及序列: 

平扫:

(1)轴面轻度 fs-T2WI 或PDWI-fs, 扫描基线在矢状面像上平行于踝关节间隙, 在冠状面像上平行于内、 外踝连线, 扫描范围覆盖胫腓关节至跟骨;

(2)冠状面 T1WI及 PDWI-fs或轻度 fs-T2WI, 扫描基线平行于内、 外踝的连线及胫骨长轴, 扫描范围覆盖踝关节前后缘;

(3)矢状面PDWI 或轻度 fs-T2WI, 扫描基线垂直于胫骨内、 外

踝连线及平行于胫骨长轴, 扫描范围包含踝关节内、 外踝。

增强扫描: 轴面、 冠状面及矢状面fs-T1WI均需扫描。

4.技术参数: 扫描方位以冠状面、 矢状面为主,辅以轴面, 行小 FOV、 薄层、 高分辨率扫描。二维序列层厚 3.0~4.0 mm, 层间隔 ≤层厚 × 10%, FOV(160~200) mm ×(160~200) mm,矩 阵 ≥256 ×224。三维序列层厚 0.5~2.0 mm, 无间隔扫描,FOV(160~200)mm×(160~200)mm, 矩阵≥288×256。

5.图像要求:

(1)显示踝关节骨性结构及其软组织结构, 胫骨及腓骨下端、 跟骨、 距骨、 跟腓韧带、胫腓前后韧带及跟腱等清晰可见;

(2)伪影不影响诊断。


(十) 跟腱MRI技术要点及要求

1.线圈: 踝关节专用线圈或用软线圈包裹。

2.体位: 仰卧位, 足先进。脚尖向前。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内外踝连线。

3.方位及序列: 

平扫:

(1) 轴面 fs-T2WI、 T1WI, 扫描基线在矢状面像和冠状面像上垂直于跟腱上下长轴, 扫描范围覆盖完整跟腱或病变区域;

(2) 矢状面 fs-T2WI、 T2WI、 T1WI, 扫描基线在轴面像上垂直于胫骨内、 外踝连线, 在冠状面像上平行于跟腱上下长轴, 范围覆盖跟腱内外侧缘或病变区域;

(3) 冠状面 T2WI、 T1WI, 扫描基线在矢状面像上平行于跟腱上下长轴。

增强扫描: 矢状面、 轴面及冠状面fs-T1WI均需扫描。

4.技术参数: 扫描方位以矢状面为主, 辅以轴面、 冠状面, 行薄层、 高分辨率扫描。层厚 3.0~4.0mm, 层间隔 ≤层厚 × 10%, FOV(150~200)mm ×(150~200)mm, 矩阵≥256×224。

5.图像要求:

(1) 清晰显示跟腱、 腓肠肌及比目鱼肌下端、 跟骨等;

(2) 伪影不影响诊断。


(十一) 足MRI技术要点及要求

1.线圈: 足踝线圈或用软线圈包裹。

2.体位: 仰卧位, 足先进。脚尖向前。定位中心对准线圈中心及足中心。

3. 方位及序列:

平扫:

(1)轴面: PDWI-fs、 轻度fs-T2WI, 扫描基线在冠状面像及矢状面像上垂直于足长轴, 扫描范围覆盖足尖至足跟后缘或病变区域;

(2)冠状面: PDWI-fs或轻度 fs-T2WI、 T1WI, 扫描基线在轴面像上平行于第 2~5 跖骨连线, 在矢状面像上平行于足长轴, 扫描范围覆盖足背至足底;

(3)矢状面: PDWI-fs或轻度 fs-T2WI, 扫描基线在冠状面像上平行于足长轴或平行于第 3跖骨长轴,轴面像上垂直于第 2~5 跖骨的连线, 扫描范围覆盖足内外侧缘或病变区域。

增强扫描: 轴面、 矢状面及冠状面fs-T1WI均需扫描。

4. 技术参数: 薄层扫描, 层厚 3.0~4.0 mm, 层间隔 ≤层厚 × 10%, FOV(200~250)mm ×(200~250)mm, 矩阵≥256×224。

5.图像要求:

(1)清晰显示足部骨性和软组织结构等;

(2) 伪影不影响诊断。


【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媒体或个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