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崇德:对未来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

 美文云中飞 2016-12-03



一、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核心素养”。什么叫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应该包含六个方面的含义: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重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什么叫课程?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目标而选择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它广义上讲是指学科的总和或教师指导下学生活动的总和;狭义上讲是指一门学科。对课程怎么理解?一是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这两个概念总是联系在一起,是课程大还是教学大,争论于此本无意义,有人提“课程论”含“教学论”,有人在“教育论”中谈到“课程论”,有人说两者是并列的。咱们在这里暂且不去讨论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家有以下共识:课程中间有教学,教学里也离不开课程。不管课程还是教学,都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我们平日讲的课标,它是指学校教学的一定阶段的课程水平、课程的结构和课程模式的纲领性文件。

当前我们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首先应该加强和深化教育改革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导向,教育部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此同时,有三件事情必须要做好。

(一)要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性

我们必须要从整体性出发,只有在综合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落实我们所说的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真正需要学生去体验。有关课改文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统筹,我想其突出是处理好教师、学生、课程三个元素之间的关系。

第一,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的课程结构。

第二,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的优势作用。

第三,要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环节。这里要特别强调,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和整个高等教育的职业教育,需要我们把它提到统筹课程改革的议程上来。

第四,要统筹教学一线的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各支力量在教书育人、服务保障、教学指导、研究引领、参与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围绕育人目标,协调各支力量,形成育人合力。

第五,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加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组织活动的密切联系,促进家校合作,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

(二)确定课程内容的原则

我们课程改革的基础主要围绕着内容而确定,课程内容的确定有哪些原则呢?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稿)》提出了以下课程内容确定的四方面原则:

第一,时代性原则。反映当代社会的进步,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前沿,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并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这里我还要强调我们课程内容新颖性与实践性的统一。2015年4月1日的《中国科学报》指出: “今天的社会也不再需要象牙塔里的囚徒,而需要实践力更强的大学生。”我想这一句话相当重要,具有我们时代特色。

第二,基础性原则。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选择性原则。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结合学科特点,遵循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分离分层设计可选择的课程内容,既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又能为初中、高中、高校分流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四,关联性原则。关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间的有机联系;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联系世界的内在联系。

(三)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在课程改革里,更强调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应该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集中表现在学科能力上。什么叫学科能力?一是学生掌握某个学科的特殊能力,如语文的听说读写。二是学生学习某种学科活动中的智力活动,及其有关智力和能力的成分。三是学生学习某个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科能力显示出五个特点:学科能力以学科知识为中介;学科能力是一种结构;学科能力具有可操作性;学科能力具有稳定性;学科能力与非智力因素,譬如说与兴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向,是在教育的总目标之下,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建构跨学科能力。学科能力模型是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落实宏观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统领和规范不同学科及不同学段学生成就水平的重要科学依据,它在教育运作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见下图)。




三、重视教育质量的评价

开展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已成为我国国家层面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有效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基础性工作。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从世界范围内看,除了国际知名的三大跨国教育质量评价监测项目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趋势研究(TIMSS)和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越来越受到重视外,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建立本国完备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并由专门的机构负责评估,即使像越南、柬埔寨等发展中国家也在建立自己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系统。

(一)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作用

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诊、咨、督、促、导。

所谓“诊”,主要是指通过评价,可以对学生各个阶段的德、智、体、美等发展情况进行“体检”,科学诊断问题,揭示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所谓“咨”,主要是指基于评价数据,可以为国家和地方重要教育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咨询建议,有利于推动教育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推动教育决策由“经验型”向“科学化”转型。

所谓“督”,主要是指通过评价,对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办学行为进行有效监督监管,定期对评价结果进行公开公示,对不好的办学行为进行问责并督促整改。

所谓“促”,主要是指通过评价,尤其是发展性评价,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整体提升教育质量。

所谓“导”,是指通过评价,引导全社会、学校、家长树立正确的、科学的质量观。

通过发挥诊、咨、督、促、导五方面作用,可以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检仪和新的指挥棒。

(二)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从学科看,涉及十多个学科。从环节看,涉及教育质量标准制定、评价工具研发、数据采集与分析、评价结果应用等多个环节,每一环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技术看,基础教育质量评价量大、面广,涉及海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与运用,随着当前信息化的深入推进,还需要开发基于计算机的大型考试评价系统,实现教育质量评价从传统的纸笔测试逐步过渡到基于互联网的自适应测试,最终实现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个体化实时评价。从组织实施看,组织实施评价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涉及学校和学生信息上报、样本抽取、操作实施培训、现场数据采集等多个环节的工作,涉及地方政府及教育系统内部督导、教研、考试、评价等多个部门的职责,需要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


四、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教育最终目的是为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的人才。对于有创造性的人才来讲,我们通常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人皆有创造性;第二个层次是专门人才或创造性人才,即具有特定领域知识的人才;第三个层次是拔尖创新人才,即各行各业的尖子。

(一)创造性人才发展的五个阶段

研究表明,创造性人才的发展一般经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自我探索期,第二阶段叫才华的展露和领域的定向期,第三个阶段叫集中训练期,第四个阶段是创造期,第五个阶段是创造后期。其中早期促进经验、研究指引和支持、关键发展阶段指引是这五个阶段的三种主要影响因素。那么基础教育阶段是自我探索期,恰恰是三个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大家熟悉一个事实,诺贝尔生物学奖的获得者,真正学生物学的是少数,86.1%的获奖者不是学生物学的,还有获诺贝尔化学奖51%以上的人不是学化学的,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打下了综合性的基础,他们基础扎实。因此,我能不能下这样的结论:没有基础教育的素质的奠基,任何创造性人才的成长都是一句空话?

(二)重视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当然要靠创造性教育。创造性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创造性教育应贯穿在日常教育之中,它不是另起炉灶的一种新的教育体制,而是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所谓创造性教育,意指在创造性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性的教师通过创造性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性学生的过程,即指学校三种群体产生五种效能的教育。三种群体是指校长为首的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广大的学生。产生的效能为:由创造性校长创造出创造性管理;由创造性管理创造出学校创造性的环境;在校长的带动下,建设一支创造性的教师队伍;由创造性的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由这种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出创造型的学生。这里关键性问题是转变观念,从小就给孩子确定将来要成为什么“家”,将来往往是事与愿违的。因此,我提议基础教育阶段就应当扎扎实实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需要说明的是,创造性教育不一定要有专门的课程和形式,但必须依靠改革现有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来实现,渗透在全部教育活动之中,特别要考虑到四种情况:

(1)呈现式、发现式、讨论式和创造式的开放教学方式;

(2)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即一题求一解和一题求多解)的教学效果; 

(3)创造教育教学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关系; 

(4)学科教学、教学方法和课外活动的作用。

在创造性教育中,第一,要提倡学校环境的创造性。这主要包括校长的指导思想、学校管理、环境布置、教学评估体系及班级气氛等多种学校因素。第二,要建设创造性的教师队伍。第三,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创造性学习有哪些特点呢?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提倡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有来自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创造性学生其行为特征多是:好奇、思维灵活、独立行事、喜欢提问、善于探索等。

(三)倡导“T”型人才的培养

不论在北京还是在台湾,我经常听到有人在说,美国好,美国能够培养创造性人才,甚至有的人说,我们的小学比美国水平高,中学还是我们高,大学跟人家持平,研究生以后我们的创造性就不如人家了。这些观点对吗?我认为这种提法极为不妥。有无创造性与教育模式有关系。通过研究,我在一个国际会议上作了一个发言,希望能够融东西方教育模式为一体,培养“T”型人才(见下图)。

横“—”表示知识面的广博度,竖“|”表示知识的深度。两者的结合,即既有广博的知识面,又有较深的专业知识,集博与深于一身的人才。在今天我们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提出融东西方教育模式为一体,扬长避短,培养两者相结合的“T”型人才,实际上就是创造性人才。

本文作者:林崇德,1941年生,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教育部社科委员兼教育学心理学学部召集人,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