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八对关系

 智夫勤 2016-12-04

随着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不断深入,班级文化建设出现精彩纷呈的局面。本文将对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八对基本关系进行简要阐述。

  1校园文化与班级文化。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组织单位,其产生和运行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外部环境便是校园。因此,要创建独特的班级文化,不能不对校园文化的特点以及它对班级文化的规定性进行仔细思考。首先要考虑的便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方法与校园文化的适应性问题。班级文化建设要对校园文化中某些要素进行合理地吸收。此外,还应注意同一校园内班级文化的差异性,应在校园文化的背景中进行基于班级特点的创新,依据本班特点创造班级文化的独特性。

  2社会文化与班级文化。社会心理学认为,处在同一时期的社会群体因为生活在共同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因而具有某些共同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建设班级文化的时候,有必要对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对于当今的网络一代,必须考虑以影、视、歌为载体的通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在传媒手段越来越发达的网络时代,影、视、歌等通俗文化对学生心灵和行为影响越来越广泛而深刻,今天我们所开展的班级文化建设几乎无法回避其影响。在处理通俗文化与班级文化关系时采取隔离拦堵的方法是不恰当的,这样的班级文化是强制性的,很难做到师生之间真正为了班级目标而同心同德。因此,在疏导的基础上合理吸收通俗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使其由班级文化建设的障碍或负担变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武器。如用流行歌曲中的精彩歌词来概括班级精神。笔者就曾经用林依伦主唱的《步步高》中的一句“要做就做最好”作为班级精神的概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班级亚文化与班级文化。班级亚文化是存在于班级内小群体之中的文化。一个班级内部可能同时存在多种亚文化,而这些亚文化不一定都是对班级文化有利的,因此,作为班级文化建设操盘手的班主任应注意对班级亚文化进行考察,并依据其对于班级文化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很多班主任在带班之初常常看不到班级文化与班级亚文化的区别,往往将存在于小群体中间的班级亚文化误认为班级文化而失去信心,或者忽视班级亚文化对班级文化的危害从而对班情作出错误的判断。班级文化和班级亚文化之间的正常关系应是班级文化决定和支配班级亚文化,而班级亚文化又对班级文化产生一种支持性的作用。从这一关系出发,我们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建设和维护一种强势的班级文化,以使其比较充分地规范学生的行为。

  4班主任与班级文化。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笔者想强调的是班主任自身的师表形象为班级文化建设所提供的丰富内涵。班主任不但是班级文化的设计师和操盘手,而且班主任师表形象也是班级文化的重要内涵。“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班主任在操作班级文化建设时,尤其要注意自身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换句话说,班主任师表形象是班级文化的重要资源。一种强势的班级文化的建立往往是在班主任的言传身教下逐渐形成的。

  5学生与班级文化。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和目标对象,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班级文化建设只有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一般而言,对班级文化建设有积极贡献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四类:成绩优异的学生、品德优良的学生、能力突出的学生和转化较快的后进生。班主任应依据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要求,对这四类学生的贡献进行整合,使其成为班级文化的内涵。

  6班级形象与班级文化。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不但有自己的文化,而且有自己的形象。班级形象是指一定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对班级内在精神和其外显特征的感知而形成的总体形象。可以说班级形象是班级文化在学生头脑中的综合印记。在班级文化正式形成之前,班级形象和班级文化的互动性是很明显的,因此,班主任应依据班情设计合适的目标班级形象,以此作为促进健康班级文化形成的有效手段。与此同时,随着目标班级形象的逐步落实,其中的某些内涵又可以升华为班级文化的主要要素。

  7吸收与创新。当前,班级文化建设理论正处于发展形成阶段,因而从外部吸收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是非常必要的。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正确地处理好吸收与创新的关系,才能促进班级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目前,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是“吸收有余,创新不足”。独特的班级文化来自于依据班级特点而进行的班级价值观和班级精神的创新。我们很多班主任在吸收外部管理理念和方法时,对建设独特的班级文化的认识不够。纵观当前已出版的班级文化建设个案,大多数是静态地按项目进行吸收,而极少有班级文化向纵向演变的创新。处理好吸收与创新的关系,是班级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深入发展的当务之急。

  8目的与手段。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是一种柔性的战略管理手段,其目的是为实现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提供支持和推动作用。因此,班主任在建设班级文化的时候必须考虑班级文化与班级目标之间的战略匹配性。忽视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性,会陷入“为了文化而文化”或“不知班级文化是为了什么”的误区,班级文化的真正功能将无法实现。只有班级文化与教书育人目标之间相互匹配,才能使班级文化为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提供支持,否则,只能是一种不健全的班级文化。 (教育星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