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味著名小吃的制作方法

 人在路途途 2016-12-05

川味著名小吃的制作方法

 

     韩包子:由韩映斗创制于1914年,当时该店的“南虾包子”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皮薄松泡、馅心饱满、入口化渣,被称之为“成都小吃之上品”。后来其子韩文华承继父业,将该店更名为“韩包子”。制作方法是:将面粉加水、酵母粉和匀发酵,再加入白糖、猪油各少许备用。将猪肉斩成细泥,加上白糖、酱油、胡椒、味精、高汤及虾仁碎粒和成馅。将面团下成每个25克重的剂,压成圆皮,分别包入馅心,制成包子生坯,上笼蒸15分钟即成。

    玻璃烧卖:面粉加水调成较硬的面团,扯成10克一个的剂子并擀成面皮。多张面皮重叠,用面杖敲压面皮边缘,使之成为荷叶状的裙边;小白菜用沸水略煮,压干水份,切成碎粒,猪瘦肉切碎,肥肉煮熟后切粒,以上三料加胡椒粉、盐、味精、料酒、香油调成馅心;取皮于手上放入馅心,将面皮的裙边向上抄起,捏成白菜形状,放入蒸笼用大气蒸3分钟,开笼洒清水一次,再蒸3分钟即成。玻璃烧卖因其皮薄、熟制后皮料浸油呈半透明状,故名。

    
龙抄手:创始于本世纪40年代,当时春熙路'浓花茶社'的张光武等商量合资开一个抄手店,取店名时就谐'浓'字音为龙,定名为'龙抄手'。面粉磕入鸡蛋,放盐少许,加清水揉成面团。再擀成纸一样的面片,切成四方抄手皮备用。将肥三瘦七的猪肉去筋剁细成泥,加入川盐、姜汁、鸡蛋、胡椒面、味精、香油和清水,制成馅心备用。将馅包入皮中,对叠成三角形,再把左右角向中间叠起粘合成菱角形抄手坯。碗中放入川盐、胡椒面、味精、鸡油和原汤,捞入煮熟的抄手即可。特色是皮薄馅嫩,爽滑鲜香,汤浓色白,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

    钟水饺:创始人钟少白, 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将猪腿肉去筋剁细成泥,加川盐、料酒、味精、胡椒、鸡蛋、香油和葱姜水搅匀成水饺馅。面粉加清水揉成面团,擀成每个5克重,直径5厘米大的圆皮,将馅放入圆皮捏成饺子生坯。饺子煮熟捞在碗里,放入复制酱油、味精、红油辣椒、蒜泥即可。钟水饺皮薄馅嫩,咸甜微辣,鲜香爽滑。

    担担面:是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两格铜锅,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现在的担担面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用面粉、鸡蛋加清水和面,手工擀制成细韭菜叶面条,煮熟捞入碗中,浇上炒制的猪肉末、辣椒油、醋、芝麻酱、化猪油、香油、葱、芽菜、豌豆尖、味精和好汤即可。特点是面条细薄,卤汁鲜香,咸辣微酸,略有汤汁。 
    奶汤面:因面汤如奶而得名。店家在头天晚上将猪骨、鸡骨放进锅里,用微火熬煮,一直熬到清晨,汤由清变白成了奶状。用这种奶汤煮面,加上鸡丝、海参、火腿、酸菜肉丝等臊子,再加入川盐、味精、鸡油、胡椒、冬笋片等,汤白味鲜、臊香面滑,非常可口。

    珍珠圆子:将白糖、板化油、芝麻酱、熟芝麻拌入熟面粉制成圆子馅心。糯米干粉加清水揉匀,揪成每个20克重的剂子。糯米用水单泡24小时备用。用面剂包馅心做成圆团,裹上泡好的糯米,上笼蒸熟装盘,在圆子上放半颗蜜樱桃即成。四川珍珠圆子甜香滋润、色泽美观、细嫩柔软、裹米晶亮、形似珍珠。

    赖汤圆:老板赖源鑫从1894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卖汤圆,他制作的汤圆煮时不烂皮、不浑汤,吃时不粘牙、不腻口,爽滑香甜,洁白软糯,成为成都最负盛名的小吃。将汤圆面加水揉匀揪剂,包入白糖、黑芝麻粉、猪化油和熟面粉制成的馅心,在开水锅中煮熟捞出,食用时随上白糖、芝麻酱小碟,供蘸食用。

    三大炮:将糯米洗净浸泡12小时后倒入蒸笼蒸熟,米饭倒在木桶内,掺开水适量,待水分进入米内后,用木棒舂茸,即成糍粑坯料;将红糖放入清水熬开成糖汁;分别把芝麻、黄豆炒熟,磨成细粉;糍粑坯料分成份,再把每份分成3坨,用手分3次弹入装有黄豆面的簸箕内,使每坨都裹上黄豆面,再淋上糖汁,撒上芝麻面即成。三大炮糯米软糯,香甜可口。

    泸州白糕:始产于1920年代的“三义园”白糕店,以其美、嫩、香、甜、爽口的特点闻名巴蜀,成为一种老少皆宜的早点佳品,有的还在筵席上作点心。泸州白糕选用上等大米、白糖、桂花糖、猪油为原料,用提糖方法精制而成,故全称桂花猪油提糖白糕。刚出笼的白糕,洁白滋润,热气腾腾,香气袭人,诱人食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