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劫后余尘——殷墟玉石器1928—1937(四)

 天宇楼33 2016-12-05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164號墓馬羈飾組─獸面佩飾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164號墓馬羈飾組─玉馬銜、玉嚼子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164號墓馬羈飾組─人面形玉鑣一对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164號墓馬羈飾組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164號墓馬羈飾組─玉管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164號墓馬羈飾組─玉圆片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164號墓策本饰,玉管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40號墓策本饰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40號墓策未饰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40號弦纹玉环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232號墓玉鱼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232號墓玉鱼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232號墓玉璜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232號墓玉琥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232號墓玉琥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232號墓玉柄形器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232號墓玉笄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232號墓玉笄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232號墓玉笄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232號墓蚌器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232號墓璇玑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232號墓鴟梟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232號墓石杵形器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232號墓石戈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238號墓玉管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238號墓玉笄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08號墓玉鱼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玉戈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玉戈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玉人頭飾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玉鸟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玉玦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玉鱼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玉鱼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玉鱼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玉鱼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玉鱼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玉鱼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玉璧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玉环残片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玉璜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玉柄形器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石针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鸟首玉笄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石笄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石笄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笄首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玉笄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玉笄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骨笄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石鸟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石鸟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石流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石盒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石皿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绿松石串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石柄形器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石柄形器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石柄形器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石柄形器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绿柄形器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31號墓小石戈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62號墓竹节条形玉器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62號墓绿松石碎片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202號墓镶绿松石當盧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242號墓骨笄头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88號墓白陶豆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88號墓白陶豆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388號墓玉戈



河南省安陽殷墟小屯村414號墓石戈




    殷墟考古十兄弟



年轻时和年老的石璋如先生、高去寻先生


        1928年至1937年,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现代考古学意义上的科学发掘之一,“考古十兄弟”就是当时在这近十年的科学考古中,在李济先生、梁思永先生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一批青年才俊,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已没有多少人还能记起他们,即使是在考古界,人们也未必能准确地说全他们的名字了。按当年十兄弟的排序,他们是李景聃、石璋如、李光宇、刘燿(尹达)、尹焕章、祁延霈、胡厚宣、王湘、高去寻、潘悫。遗憾的是,对他们的出生年月以及生平,有些已很难查究了。


        从1928年起,这“考古十兄弟”先后来到殷墟发掘工地。来的最早的是王湘,1928年殷墟的第一次试掘他就参加了。到1934年10月殷墟的第十次发掘时,十兄弟中的前八位,已先后来到殷墟工地。因朝夕相处,又志趣相投,再加上年龄相仿,于是就按年龄大小“老大”、“老二”地叫起来。他们的出生年份分别是:李景聃,1900年;石璋如,1902年;李光宇,1904年;刘燿(尹达),1906年;尹焕章,1909年;祁延霈,1910年;胡厚宣,1911年;王湘,1912年。到了1935年9月,殷墟第十二次发掘,高去寻、潘悫二位又加入了发掘的队伍,虽然年龄并不排在最后(如高去寻是1910年出生,潘悫出生年月不详,但也应比胡厚宣大),因来得迟,也只好屈居老九、老十。这之后,他们又参加了殷墟的第十三、十四、十五次发掘,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文物西迁,他们才分手。这一分手,他们有的人到死也没有再见过面。

         分手后,这“考古十兄弟”,分别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去了延安,如刘燿(尹达)、祁延霈、王湘;有的留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或中央博物院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如李景聃、石璋如、李光宇、胡厚宣、高去寻、潘悫;有的去了延安又转到中央博物院,如尹焕章(在延安抗大短暂学习)。留在史语所的,后来也劳燕分飞,如李景聃去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下属机构任职,胡厚宣则于1940年转到齐鲁大学任教。在那战争年代里,有两位逝世,一是祁延霈,1939年病逝于新疆;一是李景聃、1946年病逝于南京。

        1949年后,他们更是各奔东西,有的去了台湾,有的留在了大陆。至于学术造诣也各不相同,留在大陆的刘燿(尹达),则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考古所所长,主持着大陆的历史和考古的研究工作;胡厚宣则成了研究甲骨文的一代宗师;尹焕章仍然坚持在南京博物院(前中央博物院)考古第一线,成就斐然,不幸死於文革期间。去了台湾的石璋如、李光宇、高去寻、潘悫四位,一直留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继续着殷墟考古资料的整理,石璋如、高去寻后来都成了中央研究院院士,是考古界泰山北斗级的人物。现在,“十兄弟”中只有年龄最小的王湘先生还健在,已98高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