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析 | 美国名校里的经典现代建筑

 紫海香藤 2016-12-05
哈佛大学
研究生中心

这是哈佛校园里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建筑群。是时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教授的格罗皮乌斯的作品,也带着鲜明的包豪斯风格。八个建筑单体散落于基地,构成了形状各异的庭院,互以走廊相连。既开放又有所分隔,营造出良好的社区感。建筑群构图自由,空间流动开敞,虚实相应,既维护了哈佛校园的空间布局风格,又有创新。研究生中心的建成被认为是美国建筑历史上现代主义审美的转折点。

卡朋特艺术中心

这是柯布在美国的唯一作品,也是柯布晚期的代表作。建筑的用地十分狭小,建筑只得以风车形的平面嵌入场地,以此来获得更多良好的采光。裸露的混凝土表面和色彩鲜艳的玻璃是柯布的常用语汇,也制造了丰富的光影效果,坡道再一次在这个建筑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连接用地两侧的街道并从建筑中穿过。但是最重要的是,所有的结构、材料、空间所带来的真正的目的是带来连续起伏的精神体验,也是柯布建筑中的灵魂所在。

麻省理工大学校园建筑
红砖教堂

在校园主楼的西侧的小教堂是沙里宁的作品。虽然用简单的体型,朴实的材料却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纯粹神秘的宗教氛围,圣坛顶部的洞将光线投入到金属雕塑的叶片上闪耀,诗意而又梦幻。建筑的周边有一圈水池,使其与周边的景观区分开来。建筑的底部以拱形处理,经过水面反射的阳光将拱形的外墙照亮,并由透光玻璃密封的扶手外侧照入室内,一切都是巧妙和恰当的。

克雷斯吉礼堂

对面的克雷斯吉礼堂也是小沙里宁的作品,却用了完全不同的手法,在气质上都是完全对立的。礼堂的平面近乎等边三角形,拱起的壳体是个八分之一球体,形态完整优美,但也在当时的施工技术水平下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里面是能够容纳1200多人的音乐厅,底部还有一个200座的小剧场。门厅及走廊的地面与外部的铺地取齐,而内外部只以玻璃区分,而形成开放的感受。它特别的几何造型和通透的玻璃形成开放外扩的张力同教堂的沉静内敛形成了对比。

计算机科学实验语言及哲学楼

麻省理工校园东北的这座建筑是原本轴线清晰、体型规整的校园有了一处别样的风景。但其实在凌乱的形体中似乎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室内与室外的界限被彻底打破,不知道身在何处,强烈对比的材质和色彩,不断定义区分了不同的空间。而真正让人惊讶的是,在凌乱动态的建筑体型中,大部分的房间却有着规整的平面和适宜的开窗。也许这种对传统的挑战,放弃因循守旧的做法正好契合计算机和信息学院的精神,让它显得格外有乐趣又迷人。

麻省理工大学学生宿舍

这是个庞大的学生宿舍,能够容纳350个宿舍、小型剧场、咖啡厅和餐厅。立面布满的孔洞据说是建筑师Steven Holl某天早晨洗澡时从海棉得来的灵感。大部分孔洞都是可开启的窗户,颜色或红或黄或蓝或绿,会因为天气阴晴、光线强弱,和人所在位置的远近、高低、视角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大量活跃有趣的公共空间,除了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也及大地促进了学生的交流。这个大体量的居住机器很容易让人同柯布的马赛公寓联系起来,都有着巨大的形象和很多处理丰富的内部公共空间。

耶鲁大学校园建筑
美术馆

如古堡般精美的老美术馆紧接着就是路易斯康的新美术馆,在朝向主要街道的整面红砖砖墙都没有开任何窗户,用大理石的水平层间分割线构成的透视,一方面延续了哥特建筑大窗和穹拱装饰形成的街景,另一方面则暗示了内部的建筑楼层和空间构成。在建筑的内部,路易斯康的圆形以及内切等腰三角形继续反复出现,既是清晰的结构特征,也带着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砖、混凝土、玻璃和钢这些非常普通的建筑材料,却在康的手中展现出它的朴素、谦和与美丽。

英国艺术中心

艺术中心与美术馆仅有一街之隔,这个建筑在校园里像是个过分朴素的老人,裸露的混凝土框架,黯哑的金属墙面,但另一方面也是清晰的结构体现,精美的细部让这种朴素显得十分别致。而中心的内部也有着明确又丰富的空间。在模数控制下的整个建筑是理性的,但这种严谨的秩序下又因为光线的加入和结构本身的形态而变得优雅起来。也许正是这种理性的优雅使康的作品带上了古典的面纱。

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坎贝尔体育中心

坎贝尔体育中心位于的曼哈顿最北端,形成了贝克体育综合设施的新门户,是哥伦比亚大学户外运动项目的主要体育设施。建筑的旁边就是高架铁轨,裸露的混凝土、钢结构和磨砂铝立面,有一种洁净的工业感,也回应了贝克体育中心的历史。建筑本身似乎是线性发展的,折叠穿插的台阶,被细钢柱抬高的主体,使得建筑本身有一种动势,符合体育建筑的性格。线性发展的结果导致了一些空白的点作为开放的空间,与环境有了充分的交流。在这里还能在较高的位置欣赏到赛场和曼哈顿的景色。

芝加哥大学
布斯商学院冬季花园

布斯商学院是是美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像花束一样散开的柱头延伸开去形成屋面,高大的柱子因此而变得灵动轻巧,这是建筑结构同建筑形式的一次完美结合。应了建筑师拉斐尔维诺里的那句话:好的设计永远是智慧的。

罗宾住宅

这是赖特“草原式住宅”的杰作。罗宾住宅在校园中是为了满足业主想接近大学校园进而保持单纯的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且该区域距离海德公园非常近,便于达到他亲近自然的要求。


外挑的屋檐使建筑形体具有在水平方向伸展的动态,砖砌的外墙和混凝土的线脚更加强调了这一态势。同时为了满足业主亲近自然的需求,室内各处都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阳台和门廊,空间开阔,同时使室内外连成一体,与外围的环境达到了很好的融合。材料的运用和细节的精致都十分恰当而自然。

伊力诺依工学院
克朗楼

密斯移民美国之后,在伊利诺伊担任了20年的建筑系主任,对校园的规划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建筑学院的克朗楼也是密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克朗楼在120m*220m的长方形基地上,以矩形工整的平面,用南北两侧八根钢柱支撑起横跨建筑的四根钢梁,巨大的屋面悬吊在钢梁之下,从而提供了400人同时使用的纯粹的大空间,同时玻璃和钢被清晰的表露出来。


然而密斯使用了一切技术代价来实现他对“少即是多”的空间理念的追求,但巨大的内部空间尺度和完全通透的玻璃幕墙也使建筑系的学生们难以获得归属感,反倒是地下层聚集了大量学生的日常活动。但在当时,建筑师们还在或多或少的受到老的建筑流派影响,或者刚开始探讨形式如何追随新的建筑功能,可以想见密斯提出的流动的、开放的功能空间对当时建筑界的震动。


大学生活动中心

这个巨大的管状物被高架轨道横穿而过, 难以想象这是个学生活动中心。库哈斯对于场地的思考总是有着强烈的概念,原本阻隔校园的轻轨被放在了建筑的正上方,这种造成过于刻意的与城市联系的感觉反而激活了这个地区,让包住轨道的管子成为了校园的关键部分。


库哈斯对校园中学生行走的路线进行了深入研究,概括出若干条穿过用地的步行线路,这些交错的线路在最终的建筑平面中得以保留和体现。这使得建筑的各种功能被自然地组织在一起。虽然屋顶频频被经过的列车引得共振而作响,但学生们悠然自得地活动,而对头顶的噪音习以为常。规划与设计的思路之于人的行为之影响真是不可思议!

旅行是建筑师一生的必修课。建筑不是图画,不是影像,只有身临其中才能体会到空间艺术的美妙。和小伙伴们一起探索美国的现代建筑,亲身体会20世纪后大师们的经典作品,走进建筑名校,参加讲座并和名校的老师交流。



想要来一场疯狂的旅行吗?

TEL:010-88312060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筑梦学途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