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亮奶奶》及童谣一组

 昵称32963897 2016-12-05
童谣是歌吗?是唱的吗?实际上它往往是用来哄孩子,教孩子学语言的一种方式,最地道也最是味的就是用方言(拿腔作势)唱出的念白。有的还是孩童们自己唱出的。
我的这组济南地方的童谣,就是用普通话唱出来也蛮能说得过去(济南话接近普通话)。
这些歌谣在我们的家族里,是有传承的。起码我的儿、侄辈他们是听过的。如今已有了侄孙,他们听没听过,我已不得而知了。
《月亮奶奶》
月亮奶奶,好吃韭菜。
韭菜乔辣,好吃黄瓜。
黄瓜有种,好吃油饼。
油饼喷香,好喝面汤。
面汤稀烂,好吃鸡蛋。
鸡蛋腥气,好吃公鸡。
公鸡有毛,好吃樱桃。
樱桃有核,好吃小牛犊。
小牛犊跑得快,拉上桌子摆上菜,
你一盅,我一盅,咱俩拜个干弟兄。
注释:1、好:读号,爱好、喜欢的意思。
2、乔辣:其程度介于辣与太辣之间。有人用齁字,我赞成,但我们不那么说。
3、核:读胡儿。
《小老鼠 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喝,下不来,
叫奶奶抱下来。
注释:唱此谣时往往伴有动作。即把孩童放在高处,小孩恐惧,大人逗玩儿,然后,抱下来,皆大欢喜。
《拍京京》
拍,拍,拍京京,
京京南,京京北,
京京西里种荞麦。
荞麦开花一溜白,
大簸箕,小簸箕。
抬抬小脚俺过去。
注释:1、拍:读pei胚。
2、麦:读mei妹。
3、箕:读qi器
4、脚:读jue觉。
5、过:读ge个。
6、去:读qi器。
7、白:读bei2声,无对应字。
《炸果子》
炸,炸,炸果子,
腰里掖着个皮锁子。
待开,不开,
花花溜溜布袋儿。
你擦胭脂儿,我擦粉儿,
咱俩变个小人鬼儿。
注释:1、炸果子:即油条,天津(煎饼)果子是也。此处既是动词也可是名词。
2、锁子:锁麟囊类?
3、布袋儿:一般指衣服的口袋或其般大的小布袋。
4、擦:读cha查。
拉呱 拉呱》
拉呱儿,拉呱儿,
窗户台上种着二亩甜瓜,
瞎子来偷,光腚子就兜。
哑巴喊,瘸巴撵。
一直撵到前边庄的疤瘌眼。
疤瘌眼去赶集。
到了坡里又偷了一领席。
注释:此歌谣俏皮在尽是难做到的事。兜:动词,用衣服兜着。席:高粱蔑儿编织的床具。
《嘎拉牛》
嘎拉嘎拉牛,
先出角,后出头。
阴天下雨钻阳沟。
注释:1、牛:读由。嘎啦牛,这里指的是蜗牛。还有一种在河沟里生长的螺类济南话也称作嘎啦牛,因其颜色也叫酱油螺丝。
2、角:读家。
3、阳沟:家居院落里的下水道。
《小小孩》
小小孩儿都出来玩,
买长果,过排排儿。
你不给俺吃,俺不和你玩。
注释:夜幕降临,怎么招呼小伙伴儿们出来玩儿呢?就唱这支歌。此,集结号也。
1、 长果:花生。
2、 过排排儿:过家家是也。
《甜秫秸》
甜秫秸,摸秫秸。
摸到哪里再回来?

注释:此为晚间的一恶作剧游戏。摸到哪里再回来?坐庄的或为首的会说:摸到某某的屁股再回来或者敲敲谁家大门再回来。蜂拥而去,于是恶剧发生。
甜秫秸:有甜味的鲜高粱秸,也指甜玉米秸。
《滴滴筋》
滴滴筋,
放爆仗,
呲溜滴滴一后晌。
注释:1、滴滴筋:早年年间,最甚除夕夜,孩童们燃放的一种手持迷你型烟火。软纸将高盐的火药卷就,铅笔长短,圆珠笔芯粗细。点燃,滴滴呲呲爆火星,很火爆,很热闹,不安全。就图它便宜,就图它热闹,一把儿在手,一后晌不休。
2、后晌:晚饭后的夜间,午夜之前。
《吓不着》
扑拉扑拉毛,吓不着。
扑拉扑拉头发,吓着人家。
注释:这是唱作并举的一段歌谣。幼儿跌倒或者碰伤时,长辈们最常念叨的一段歌谣,边唱边扑啦幼儿的头或身子,心理安慰的成分较大。三唱两念孩子也就不哭了。
《下雨下的大》
下雨下的大,
北京来电话,
叫我去参军,
我还木长大。
注释:这应该是,文革时应时景的一段歌谣。大雨滂沱之时,泥淖中几个光屁股小斯,嬉戏狂欢,大声喊出的。既壮胆也鼓勇气。木:网络已流行,不再解释,济南人就读这个音。
《胡萝卜炒辣椒》
扫扫扫米扫(55535),
胡萝卜炒辣椒。
你爸爸爱吃,
你妈不给他炒。
你爸爸一瞪眼,
你妈一掐腰,
两口子打起仗来,
看也么看热闹。
注释:这是一首为东北民歌鄂伦春小唱曲调填词的一首歌谣。用于玩伴们间的恶搞。第一个你字,可以是被恶搞人的名字,别的你字,也可以换成他字。
当然,会唱这歌的人多数并不知道这支曲调的来历,但是,每当他听到这支曲调的时候,会说这是《胡萝卜炒辣椒》。
《蚂蚱》
是谁破坏庄稼啊?
蚂蚱
为什么不逮住它啊?
蹦跶
因为它有四条腿跳得特别快啊!
注释:这是一首小合唱,往往是一人领唱,齐声回答,套用的是一首民歌曲调,我会唱,但忘了这曲的原名了。待再听到这支曲调时我会记下来的。
对了,在迟志强的歌集里有这首歌。可是,早年我们唱这歌时,他还不知道在哪里蹦跶哩。
《鵮打么子》
鵮打么子,红腚槌,
你妈一年来一回。
注释:鵮打么子:就是那个摇头梆子响的啄木鸟,红屁股。每当秋冬之际,他会光顾我们地方。每有梆梆之声再现,便是它辛勤工作之时。大人们会说:鵮打么子是益鸟,不可惊扰它。于是我们知道它在捉害虫,给树木治病。
鵮:读can掺。尖嘴的鸟啄食。
《春咕咕》
春咕咕,春咕咕,
我长来,你箍搐。
春树忙,椿树忙,
你长粗来,我长长。
注释: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人们都期盼自己的孩子顺应这大好的时光快快成长。咕咕叫的斑鸠鸟来了,孩儿快快长吧,不要像咕咕鸟,箍箍搐搐那个样。
春来了,香椿嫩芽粗又壮;孩儿啊,快快长。参天大树好乘凉。
箍搐:收缩的样子。
《跳皮筋儿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
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
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
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
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
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注释:跳皮筋儿游戏,一般为小女孩所为。俩人抻着皮筋儿,中间有一人或多人在跳。这首歌谣就是用来计数,计时的。期间中断(瞎了)算输,再换别人跳。一般从一跳到一百一的就是高手。

《盘脚盘》
盘、盘、盘,
盘脚盘,丫丫葫芦过个年。
珍珠玛瑙,上山打草。
金簸箕,银簸箕,盘盘小脚俺过去。
注释:此段歌谣类似于《拍京京》,游戏都是在床上进行。
脚,箕,去,都使方言,前已注释。
丫丫葫芦:就是被束了腰的“宝葫芦”。
《摸悠转儿》
摸悠摸悠转儿,
摸悠摸悠转儿。
打花鼓儿,踢花键儿。
你吃包子我吃馅儿。
注释:打摸悠转儿游戏,就是尽量在原地旋转,谁不晕倒,谁是好汉儿。
《掇瓦屋》
东乡的,西乡的,都来看我放枪的,啪!
东庙的,西庙的,都来看我放炮的,嘭!
注释:掇瓦屋:捏泥炮,捏泥人,捏泥屋等等的营生儿。人间故事,张三李四,甚至bb,jj,也都是可以捏的。泥巴干了,没水,咋办?乃:“尿尿sui活泥巴”是也。
此间歌谣专属掇泥炮勾当。歌尾的相声字是真泥炮声,不用人唱滴。
《捉蜻蜓》
大儿来了,
食儿来了,饵来了,
逛荡逛荡,回来了。
注释:此歌谣是真唱的,曲调优美,舒缓悠长。我会唱。
1、大儿:我所见蜻蜓中最大个的,绿色,常游弋于水边,荷塘之上,很难捕捉的。手执一枝苇杆儿或细树枝,顶端栓有小蜻蜓(如老蚂、姑姑娘儿之类,不解释)高高甩动,引诱大儿上杆儿捕食,迅速捉之。
2、 了:读liao聊。
世间的民歌,尤其是民谣,更甚乎童谣之类。切不可以科学的,逻辑的,条理的,主流通惯得眼光对待他。
也许他用字不太恰当间或语句也不通顺,甚至残缺半啦儿,说不清楚事儿。这也恰恰是他的美妙所在,情趣所在。
但他终是人类语言的基因库,人们咿呀学语的摇篮。属于你我他的宝贵资源,挖掘他,呵护他,善待他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