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农村乡坝头才吃得到的美味,你最好哪一口?

 人在路途途 2016-12-05

重庆好吃狗


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在这里,发现重庆最新鲜的吃喝玩乐资讯


很多70、80后重庆人,小时候都在农村生活过,吃过农家饭,真正的原生态,新鲜得很。


虽然现在在城里生活了,但总是忘不掉小时候在农村吃过的美味。说起就要流口水了,好了,大家跟狗哥一起来回忆吧!





1
 鲊海椒


鲊海椒是武隆的一道民间美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武隆、黔江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鲊海椒。



在九月黄牛椒上市的季节买大量辣椒,将辣椒剁碎后加入盐、生姜等佐料,然后将玉米粉或大米粉一起搅拌,最后放到坛子里存储一周左右。



刚从坛子里面拿出的杂辣椒颜色偏白,吃的时候,还需要炒制,要么用来炒回锅肉,还可以用来当其他菜品提味的佐料。


2
 酸鲊肉


鲊肉的味道和鲊海椒比较相近,用盐和曲酒和米粉等用来腌制猪肉,腌制后储存在坛子里保存,和鲊海椒不同,它飘着肉香。



腌制到一定酸味儿,取出来蒸或者煎、炸,其肉脆酸香,粉润醇厚。酸鲊肉看起来偏肥,其实吃起来真的是肥而不腻。



油爆过的酸鲊肉颜色金黄,很有食欲。再放点葱段,那味道不摆了。


3
 野蒜


有的也叫野小蒜,小时候经常几个小伙伴约起去田坎边挖野小蒜。光凭味道,能从一大堆野草里面辨别出野蒜。



洗干净后,野蒜就青青白白的,非常有卖相了。可以凉拌直接吃,也可以当佐料炒腊肉、熏肉吃。



野蒜带有独特的清香味和淡淡的辛辣味,吃起更过瘾。


4
 地皮菜


地皮菜一般长在石板、潮湿的山地草坡附近。光看样子有点像木耳,摸起来肉唧唧的,洗起来要费点劲儿。



去掉泥沙的地皮菜可以炒鸡蛋、做鸡蛋地皮菜汤,也可以跟泡椒一起炒。



别看地皮菜不起眼,它的营养价值其实很丰富。现在想吃野生的很难了,真怀念小时候吃的那种味道。


5
 桐子叶包谷粑粑


桐子叶顾名思义就是桐子树的叶子,和其他树叶不同,桐子叶叶面比较宽,还带着清香味。



在农村,很多家里都有磨子。玉米粑粑就是用磨子将玉米磨成浆,然后用梧桐树树叶包好放锅里蒸,蒸好就能吃了。



现在城里头,除了很多早餐店有卖的,在很多古镇都能见到。不过很多味道都没有农村自家做的那么正宗。


6
 蒸子饭(喝米汤)


小时候在农村吃的蒸子饭非常香,一般都是柴火烧的。但是现在即便在农村柴火蒸子饭也少了。



用蒸子做出来的饭,颗颗的圆润又饱满,吃起来也非常有嚼劲儿。



沥出来的米汤又浓又稠,还有米香,吃蒸子饭喝米汤,简直是绝配。


7
 点豆腐(豆浆)


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石磨。过年前,很多人家里都要自己点豆腐。提前一天把豆子泡起,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磨豆子。



豆子推好之后还要摇渣,还要煮,煮出来开始就是浓浓的豆浆!每回都忍不住,必须喝一碗才安逸。



除了拿来做豆浆的部分,其他的要拿来点完豆腐,然后压豆腐,几道工序过后,豆腐才算完工。


8
 豆豉


狗哥记得小时候,家里的老人每年都会做豆豉,有时候是干豆豉,有时是水豆豉。



做豆豉钱,黄豆要先拿热水泡,完了再温火煮,拌作料,装到坛子里密封发酵。



干豆豉要多一道工序,需要晒干了再入缸,一般都是在自己的院坝里铺开晒的。狗哥觉得晒过“日光浴”的干豆豉吃起来更香。


9
 坝坝席


农村婚丧嫁娶、过年过节都会办席,一般都是坝坝宴,几口大锅,柴火烧得很旺,炒出来的菜味道也很香。



坝坝宴掌勺的厨师都是大家公认的厨艺好,其他人都是打下手,帮忙摆盘、上菜。



周围邻居都来帮忙,一人搭把手,很快十几桌菜就准备好了。


10
 干豇豆


豇豆现在大家都吃得比较多,但是晒干的豇豆,吃的就少了。但是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小时候肯定吃过干豇豆。



豇豆收获的季节吃不完的就会用来做干豇豆,用水将豇豆煮到七分熟,然后拿出来晾晒吹干,风干后的豇豆只要不长虫,保存时间很长。



吃的时候拿开水泡一下,可以用来做干豇豆烧肉,干豇豆炖腊猪脚等。比起新鲜豇豆,重新泡开的干豇豆有一股独特的味道。


你有多久没吃过农家饭了?

是不是嘴巴有点馋了?

不如找个周末,回趟老家,

陪家里的老人吃顿农家饭,

拉拉家常,回忆一下过去的日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