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让全世界顶级权贵爱上这间只有10平米的胡同小馆,不让点菜,每天只供一桌,太任性了!

 zhangzz 2016-12-05

文/创日报



创哥经常外出吃饭,发现大到酒店小到饭馆,莫不是在装修上下足了功夫,要么是金碧辉煌,要么是现代奔放。


但创哥今天要讲的这家饭馆就特别奇葩,是一位老大爷开的,不光没有金碧辉煌的装修和包罗飞禽走兽的饕餮盛宴,甚至就连吃饭用的桌子板凳都没几个,却能做出让慈禧都赞不绝口的御膳。


这家饭馆就是延续了百年宫廷菜的“厉家菜”

创始人厉善麟

倘若尚在世,今年已是96岁高龄


厉家菜位于北京后海边的羊坊胡同

跟口碑传遍世界的盛名相比

这里简陋的简直是丧心病狂

就连街边卖煎饼果子的摊儿都比这好N倍


而且连个正儿八经的招牌都没有

最骇人听闻的是

这家饭馆就只有一个房间

不让点菜,给你上啥你就吃啥

并且每天只供一桌


想吃得提前半年预定

定不定的到还要碰运气

然而出没这个地方的全是响当当的人物

比尔·盖茨、成龙、金庸

金庸和厉善麟合影


如果你觉得名号不够响

那还有荷兰女王、驻华各国的大使

英国前首相梅杰

加拿大总理克拉克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


如今厉家菜的门店已经遍布全球各地

还连续三年被《米其林手册》评为两星级餐厅


厉家菜在短短几年内席卷全球的背后靠什么呢?创哥今天就给大家扒一下厉家菜创始人厉善麟的传奇故事,在正式开扒前,我们应该感谢那些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者们,让我们的食物不是只有汉堡和奶酪。


大学教授不研究学术,潜心研究起了菜谱


1920年,厉善麟出生在北京地安门外的慈慧殿胡同里,是正宗八旗子弟之一正白旗人,其实厉善麟一开始并非厨师,而是首都经贸大学数学系的教授。


一个正儿八经的理工教授不研究学术,怎么就干起厨师的活了呢?其实这事还要退回到晚清的宫廷说起。


厉善麟的祖父厉子嘉曾在同治和光绪两朝担任内务府大臣,深受慈禧信任,凡是涉及皇家饮食的所有菜单都需经他过目批准。

厉善麟的祖父厉子嘉


每次看过菜谱,厉子嘉都牢记在心,回家后一一记下,御膳菜谱外泄,那可是杀头的死罪,所以直到晚年告老还乡后他才敢编撰成册,整理出一套菜谱。


后来民国成立后,日薄西山的满清王朝就此终结,从前终日遛鸟喝茶的八旗子弟被打落凡间。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生活不比从前,但日子过得还算富裕,年少的厉善麟继承了上一辈好吃的传统,但好在他并不是胸无点墨的纨绔子弟,虽然好吃,但也好做。

年轻时候的厉善麟


小时候的厉善麟经常去的地方就是厨房,他最喜欢看厨师怎么做菜,油温怎么控制,佐料怎么调,但厨师并不愿意教他,于是厉善麟便在厨师最忙的时候进去,通常忙不过来的厨师会让他打打下手,久而久之便偷学了好多厨艺。


解放后,满手金银的大少爷生活就被窘迫和清贫所代替,那时候厉善麟连同岳母一家七口人挤在三间阴暗的小屋里,文革期间厉善麟因身体不好无法劳动,自然也就没有公职和收入,七口人全靠妻子一月69块钱的工资过活,而且一过就是七年。


早些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又在北大和清华插过班的厉善麟十分博学多才,他精通英语、应用数学、建筑学和分析化学,几经辗转,最终成为了首都经贸大学数学系的教授。


虽然当了大学教授,但厉善麟依旧醉心于美食佳肴,全家人一起去全聚德吃烤鸭的时候,他就总往后厨跑,想了解烤鸭的做法和整个过程,厉善麟因而时常调侃自己,我教数学是混饭吃,其实教烹饪才是正职。


虽然厉善麟的父亲是那种典型的八旗子弟,终日吃喝玩乐遛鸟看戏,不问柴米油盐,但幸运的是这套由祖父编撰的菜谱顺利地传到了厉善麟手上,其中包含了百八十种宫廷御膳的做法和配料。


声名鹊起后开了家小饭馆,结果引来美国总统


从首都经贸大学退休后,闲来无事的厉善麟就按照菜谱倒腾些吃的,加上他对于厨艺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厉家的厨房总是十里飘香。


久而久之,凡是朋友结婚或者同事聚会都会邀请他来掌勺,即便是百八十的人大宴席,厉善麟也能撑得起来。


1984年为庆祝建国35周年,中央电视台准备举办一场“国庆家宴邀请赛”,亲戚和邻居街坊知道后便撺掇着厉善麟去报名参赛,做得一手好菜的厉善麟认为自己刀工还是有所欠缺,于是便让原本在医院做营养师的二女儿厉莉去参赛。


那一次比赛全国共有2800多人报名,而且来了很多专业的厨师和菜系专家,厉莉初生牛犊不怕虎,仅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就做出了14道菜,道道色香味俱全,轻而易举地击败许多专业人士,一举夺得了第一名。


这一战可不得了了,厉家小小的庭院里瞬间挤满了无数前来采访的记者,人进都进不来,纷纷怂恿厉家开家饭馆,让老百姓也尝尝宫廷菜。


起初厉善麟并没有开饭馆的心思,但后来禁不住亲戚和街坊邻居没日没夜的灌输,于是去申请了营业执照,腾出一间房来作餐厅,七口人被再度压缩到另外两间更小的屋里生活。


饭馆开是开了,或许根本称不上饭馆,因为这间屋子只有11平方米,仅能容纳一张餐桌和几把椅子,而且连个店名和招牌都没有,挂上溥仪的弟弟溥杰题的字,厉家餐馆就算开张了。


因为宫廷菜选料考究、制程繁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厉善麟只得定了个规矩,一天只供一桌客人,有什么做什么,做什么吃什么,预定还得提前打电话,他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饭菜质量。


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些因为早期开店条件有限,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竟然成了厉家菜广泛传播的商业噱头,厉善麟得知后哭笑不得。


名气大了以后,来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英国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到厉家吃了一次饭后赞不绝口,他当即告诉厉善麟说,你的菜馆不用做广告,我在使馆区一说就都来了。


果然,此后外国人纷至沓来,90年代某一天,厉家接到国家给的一项“政治任务”,原来到访的全是美国各部长的夫人,其中一位特殊的客人就是当时美国的财政部长鲁宾。


鲁宾的夫人是位作家,她回到美国后便发表了一篇文章,着重描写了厉家菜,因此厉家菜的名气在美国也迅速传开。


1998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大使馆曾派人提前半年上门订餐,结果后来因行程原因,克林顿没能吃上厉家菜。


接下来,比尔盖·茨、渣打银行总裁、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荷兰女王等等,厉善麟足不出户,便见识了各国政要。无数保镖、武警、公安全都挤在小胡同里,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成了小胡同里特殊的一景。

荷兰女王吃厉家菜时合影


厉家菜的特色在于严格遵循古训


厉家菜彻底名扬天下以后,许多人跑来追问厉善麟做菜究竟有什么秘方,但厉善麟始终笑而不语,因为答案很简单,就一个“老”字。


厉善麟认为厉家菜的特色就在于严格遵循古训,没有硼砂,没有苏达,不用增味剂,就连高压锅和微波炉这种现代化厨具都不用,而是只用火灶,为了能最大程度还原宫廷菜的风味,所以每一道菜都得精益求精。


给皇上吃的东西除了味道以外还要非常严格地控制营养和安全,因此厉家菜里严禁放味精、鸡精等任何化学调味品。


想要一锅上好的高汤,

就得花一整天耐心熬煮。


北京熏肉是传统宫廷菜代表之一,

精品五花肉,加入糖、盐、料酒,

以及秘制调料烹煮,

并用红菜头染出鲜亮色泽,

最后用茉莉花茶、黑糖和花生皮熏制入味。


这道翡翠豆腐的食材并非豆腐,

而是由搅拌成泥的青豆制成,

这看似平凡的小小一碟,

就需要30分钟的反复添油炒制,

难度系数极高。


此外还有青松鲜贝。


炉肉扒鱼肚。


这道菜是当年最受慈禧喜爱的抓炒大虾。


从小胡同出发,如今的厉家菜不断发扬光大,目前厉家人已经在全球开了九家分店。


2012年厉善麟驾鹤西去以后,厉家菜便全由子女操持,现在掌管厉家菜的是厉善麟的长女历爱茵,有意思的是,历爱茵的女儿王希怡正是刘谦的老婆。


虽然厉善麟老先生已作古,但经他创立的厉家菜却生生不息,蓬勃生长,2008年,日本东京的厉家菜连续三年被评为米其林二星餐厅,而厉善麟的儿子厉晓麟也获得了亚洲最佳50餐厅终身成就奖。

厉善麟的儿子厉晓麟


老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在外国人面前不能掉了中国人的价,历经上下五千年历史造就的中国菜才是最有文化底蕴的。子孙后代们一直谨记在心,全不敢遗忘。


不去迎合他人和时代,

不盲目创新,

不鲁莽改革。

此谓之曰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