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雪到来天渐寒,养生重在把身暖

 常欢喜的图书馆 2016-12-06


小雪(11月22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这正是“小雪”这个节气原意。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渐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

1
小雪防以下两类病

      1.呼吸系统疾病。冬季寒冷,加上降雪少的话,病毒和细菌比较活跃。身体较弱的人群呼吸道黏膜很容易受刺激,抵御细菌的能力下降,因此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平时注意开窗通风,加强锻炼,谨防感冒。

      2.心脑血管疾病。天气寒冷会使人的血管收缩,血压增高,供血不足等,因此容易出现心率失常、心绞痛等症状。家里尤其是老人要注意避免情绪激动,加强保暖。


2
北方预防皮肤干燥

       小雪节气的时候北方一般就来暖气了,皮肤特别容易干燥,经常会瘙痒或者起一些疹子之类的东西。 我们可以减少每周洗澡的次数,洗澡的温度不要太烫,用力也不要过猛,忌用肥皂,碱性太强,洗完澡以后都用一下润肤霜,按摩直到皮肤吸收。 日常还要尽量少吃辛辣的食物。

3
南方预防天气湿冷
      我国南方到了小雪节气之后,气候湿冷又没有暖气,很多人都容易生冻疮,冻疮好发于肢端及暴露部位,如手指,手背,足趾,足背,面颊等部位,表现为局限性红色或紫红色肿块,界限不清,皮温低,痒感明显,遇热后局部肿胀更显著,容易出现水疱,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也挺痛苦,很多人痒到晚上无法入睡。所有这类人群冬季要注意局部保暖,保持干燥。冻疮严重者遵医嘱涂擦药膏。
4
小心抑郁情绪

      小雪节气以后,天气逐渐变冷,常常让人感觉阴冷晦暗,人的心情也特别容易受影响,特别是那些患有抑郁症的朋友更要注意。那么究竟有哪些具体原因会让人们忧郁思虑呢?

      1.日照时间短容易导致抑郁。脑内5-羟色胺系统(抑郁相关的神经递质)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春夏季,5-羟色胺系统功能最强,秋冬季节则减弱,当日照时间减少,导致抑郁症患者脑内5-羟色胺缺少,就容易引起失眠、烦躁、悲观、厌世等症状。

      2.节气的变更,各种外在感受让人想的更多,心神无法宁静。养生应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对外,应顺应自然界变化和避免邪气的侵袭;对内,则谨守虚无,思想清净,畅达情志。

      3.进补过多人体燥热。入冬以后人们会喜欢吃一些温补的东西进步。但是如果补的过多,体内容易积聚过多的热量,自身身体也会受不了。

5
小雪节气动起来


       经常参加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多晒太阳,多听音乐,从里到外调养生息。向咱们上班族,因为这段时间还不算太冷,可以在上下班的时候提前一两站下车,增加运动量。午休的时候,吃完饭就下楼走一走,或者爬爬楼梯,多多运动也可以提高抵抗力。

Copyright@健康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