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人不知道,吃饭时出现这种现象,竟是癌症征兆!

 昵称4663795 2016-12-06

说实话,医生君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也惊呆了:

很多人不知道,吃饭时出现这种现象,竟是癌症征兆!

毕竟,打嗝是件太稀松平常的事儿了。

也能跟癌症扯上关系?

很多人不知道,吃饭时出现这种现象,竟是癌症征兆!

顽固性打嗝跟疾病有关

研究表明,打嗝涉及中枢反射弧与外周的膈神经,如果打嗝一次发作持续达48小时,通常是病理性的。打嗝持续时间大于2月被认为是“顽固性打嗝”。

频繁的顽固性打嗝并非小事,很可能是疾病的警报。

胃部疾病

如果打嗝无法自行停止,同时还伴有标志性的胃部、胸部或咽喉等灼痛感,那就应该去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治。

《沈阳晚报》曾报道过,42岁的男子打嗝半年才就诊,一查竟是胃癌!“每次吃完饭就打嗝,感觉胸部、胃部有什么东西胀满了,特别难受。”

医生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尤其有胃病家族史的人,最好每年做个胃镜检查。“顽固”打嗝超过半个月的,应尽快就医。

很多人不知道,吃饭时出现这种现象,竟是癌症征兆!

中风预警信号

发生在后脑部位的中风,容易引起顽固性打嗝,而且在女性中更常见。对于老年人来说,反复打嗝则更需注意,因为这有可能是脑中风的前兆。

中风之所以出现打嗝的症状,原因在于:

一方面是由于中风后,颅内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呼吸中枢、脑干迷走神经核,调控呼吸心跳的延脑血管发生阻塞,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迷走神经异常放电,横隔膜的肌肉不断收缩,一直打嗝;

另一方面是脑中风后常会发生应激性溃疡而致上消化道呃逆。

很多人不知道,吃饭时出现这种现象,竟是癌症征兆!

贲门癌

一般吃太多或太饱会打嗝,但如果无原因的反复、频繁打嗝,且不易停止,那就很有可能贲门癌的征兆。

由于贲门癌多由下部食道发生,使本来已经很狭窄的贲门更狭窄,食物通过时会有干燥紧缩感、疼痛、梗塞感,像有东西永远咽不完,而吞较硬的食物时,觉得好像“咚”一声直接掉进胃里,尤其是喝热水或冷饮的时候更敏感。

很多人不知道,吃饭时出现这种现象,竟是癌症征兆!

肝癌

目前,已经有因连续打嗝被查出肝癌的病例。据了解,连续打嗝有可能是因肿瘤导致肝脏肿大,刺激膈膜而引起膈膜痉挛。

很多人不知道,吃饭时出现这种现象,竟是癌症征兆!

食道癌

一项对99名食道癌病人的研究显示,有27%的人表示他们曾出现过持续打嗝的情况,还有6%的人说,是打嗝促使他们去看医生。

事实上,连续不断打嗝加上体重减轻及吞咽困难的症状,很可能是患上食道癌的警告信号。

肾功能变差

肾脏刚开始出问题时,人体通常没有什么感觉。随着体内有害废物越积越多,会令膈肌和迷走神经不舒适,则导致频繁打嗝,这也是肾功能变差的征兆之一。

如果同时伴有肌肉抽搐、极度口渴、皮肤日渐苍白,则情况更糟。这就可以解释,为何一些肾衰病人在开始透析前打嗝很频繁,但开始肾透析后这种情况就逐渐消失了。

很多人不知道,吃饭时出现这种现象,竟是癌症征兆!

早孕

除了以上疾病,打嗝还有可能是怀孕的征兆。

美国达拉斯胃肠病学家肯尼斯·布朗表示,尽管没有研究证实打嗝和怀孕的关系,但临床上,有些女性称她们知道自己怀孕的最初信号就是打嗝变得频繁起来。

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女性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以及压力水平变化,引发与焦虑相关的打嗝出现;另一方面很多人的早孕表现常会出现胃反酸现象增多,也会导致打嗝的发生。

很多人不知道,吃饭时出现这种现象,竟是癌症征兆!

如何止嗝

一般性的打嗝,是可以缓解的。平时吃东西别吃太快、太多,尽量少吃辛辣,免得刺激肠胃。少饮酒,酒不仅有刺激性,而且猛灌一口酒往往也是引发打嗝的“元凶”。

除此以外,医生君再介绍一些止嗝的妙招。

1)掩耳法:

用手指堵住耳朵,从而抑制迷走神经末梢的活动,停止打嗝。

2)惊吓法:

很多人不知道,吃饭时出现这种现象,竟是癌症征兆!

人在受到惊吓时,迷走神经的活动会受到抑制,可以突然地拍打嗝者一下,或者突然让他们看某个地方。但该法不适用于心脏病患者。

3)喝水法:

连续喝下几口温开水止嗝,胃部离膈肌较近,从内部温暖膈肌,有缓解膈肌痉挛的作用。

4)拉舌法:

伸出舌头,努力向外探出。

5)屏息法:

捏住鼻子,闭上嘴巴,尽可能长时间地屏住呼吸。

6)纸袋法:

如果憋气让你不舒服,那么可以拿一个信封或一个纸袋罩住口鼻呼吸,这也能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让身体忘记打嗝。

很多人不知道,吃饭时出现这种现象,竟是癌症征兆!

你还有什么止嗝的妙招吗?留言告诉医生君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