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学习”促教学改进项目初中英语组报道

 lancomecqxsl 2016-12-06

2015年7月12日上午,我校2015年暑假教师研修大会初中英语组分会场的讨论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此次研讨的主题是《以“深度学习”促进教学改进,以“做中学”促师生发展》。初中英语组在教研组长曲红茹老师、区教研员孙铁岭老师的带领下,于高一10班的教室内,分为六个学习小组对“深度学习”教学理念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思维的过程加以固化和呈现。

会议由曲红茹老师主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首先由曲老师梳理了深度学习的四个要点,即:确定单元主题、确立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活动和设计持续性评价方案。接下来,孙铁岭老师抛砖引玉,对此次讨论的话题、材料等进行了介绍,希望老师们通过半个小时的讨论汇总,对深度学习教学理念改进的四个要素进行重新的理解,在概念层次上对深度学习理论加以把握和认识。

会议的第二个阶段是在小组讨论之后,对各组的成果通过大字报的形式加以呈现和外显,老师们的讨论成果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老师们通过树形图、四叶草等图形把全体会专家引领环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做了一个梳理,老师们分别从四个维度展开:确定单元学习主题,确定深度学习目标,设计深度学习活动和设计持续性的评价方案。大家一致认为这四个主题环环相扣,主要体现了我们深度学习四个特点:价值性、问题性、挑战性和发展性。通过梳理,老师们对深度学习有了系统的感知和理解。第二个方面的解读是对“深度学习活动”的思考,老师们一直认为,深度学习的过程就是以中心任务为设计基础,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经验,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体现英语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本质。第三个方面的展示是针对分小组研讨的四个问题为基础展开的,老师们分别对解课例中的四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和解读,即:最让学生受益的部分是什么?哪些活动属于深度学习?课例中能够实现深度学习目标中做的最好的环节是什么?日常教学和深度学习课堂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最后,孙铁岭老师对老师们小组讨论的成果进行了点评,她首先肯定了八一学校英语组团队有很高的学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她同时总结指出,深度学习的四个要素在思考的时候,也许有的时候会有先后,也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思维会是发散的,即既可先设计活动,也可是目标或者是评估,这四个方面不是必然顺序关系。他们随时有一个要素切入随时转到另外一个要素。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会在四个要素之间随时来进行转换的。

会后,英语组的老师们把自己的收获和感想通过即时贴的方式呈现,并粘贴在他们认同的海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