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孩子沟通,正面语言添力量

 若飞若扬1963 2016-12-06

与孩子沟通,正面语言添力量 

妈妈提问
 

  晚上我正在电脑前专心工作,孩子在扯着嗓门大声喊叫,在沙发上又蹦又跳。妈妈先是耐心地说:“安静会,妈妈马上做完陪你玩。”孩子没有改变,反而更变本加厉。妈妈重于忍不住大声喊道:“别闹了!闭嘴!”结果还是无济于事。
 

专家指导
 

  “孩子生来是让人爱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有层次之分的,越是低级的需要对生存的影响越大,越是高级的需要对提升生活品质的影响越大。在满足基本生存后,人有归属和爱的需要,孩子就是在与父母的沟通中获得此感受。

若孩子在成长阶段中,父母经常用否定、消极的语言,孩子逐渐失去对自我正确的评价;如果经常受到恶意的批评和嘲笑,容易产生羞愧和惭愧的感觉。

  孩子出现错误的行为,父母不是简单粗暴地制止、不是指责。受到指责的孩子不知所措,心中还暗生:为什么不让我做?越不让我干我偏要试试的逆反心理。
 

育儿锦囊
 

1、正面的语言具有启发性和建设性,既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2、正面的语言传递出的是接纳的态度,坚持使用正面的语言和词汇,减少消极的暗示;

3、正面语言让孩子孩子理解正确的行为意义,知道如何做、怎么做。

  案例中的妈妈应该坚定地说:“孩子们,小声说话不累,妈妈也听得到!”或者“请你回自己房间关上门,这样不影响其他人。”
 

父母应该做的
 

  把“不”删掉 把批评的、负面的词换成相反的正面的词。“不许跑”换成“慢点走”,“不许打人”换成“轻轻的拉拉手”。如孩子大声哭喊,想要某个玩具,妈妈通常会生气地说:“你就哭吧,越哭我越不给你买。”换成“妈妈在等你好好说话,请慢一点,说清楚点,让我听清你在说些什么?”妈妈逐渐引导孩子情绪平静下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带着情绪哭闹。

  示范正面的行为 孩子是在不知不觉中模仿成人而养成习惯,家长希望孩子有什么样的好行为,就多在孩子面前展示这样的动作。并且当着孩子的面,故意把动作分解放慢,如,系扣子、饭后擦嘴、整理图书玩具等,没有语言的干扰,用慢动作的演示,让孩子清楚的了解动作的步骤,从而达到带动孩子一起“动起来”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