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的治疗进展

 lygs999 2016-12-06


膝关节后外侧角(Posterolateral corner, PLC),又被称为后外侧结构(Posterolateral  structure,PLS)或后外侧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mplex,PLC),其损伤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造成膝关节不稳定及关节软骨退变。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相关研究表明,PLC损伤不仅导致膝关节外旋、内翻以及胫骨后倒不稳定,对于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损伤的重建手术,如果忽略了后外侧角损伤的治疗,将会导致重建失败。新近的研究对于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解剖和功能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于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的治疗方案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膝关节后外侧角(Posterolateral corner, PLC),又被称为后外侧结构(Posterolateral structure,PLS)或后外侧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mplex,PLC),其损伤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造成膝关节不稳定及关节软骨退变。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相关研究表明,PLC损伤不仅导致膝关节外旋、内翻以及胫骨后倒不稳定,对于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损伤的重建手术,如果忽略了后外侧角损伤的治疗,将会导致重建失败。新近的研究对于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解剖和功能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于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的治疗方案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一.应用解剖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1.1 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分层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在Seebacher等人的研究中,将膝关节后外侧结构分为三层,第一层包括外侧筋膜、髂胫束和股二头肌;第二层包括髌骨外侧支持带和外侧髌骨股骨韧带;第三层包括外侧副韧带(LCL)、腘肌肌腱复合体(POP-T)、腘腓韧带(PFL)、豆腓韧带(FFL)和弓状韧带(AL)。第三层结构即通常所讨论的后外侧角。腘半月板纤维束,外侧半月板后角以及后外侧关节囊也参与构成后外侧角结构。其中,较为恒定的结构是LCL、POP-T和PFL,前二者出现率为100%,PFL出现率为93%-100%,对维持膝关节后外侧稳定发挥主要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上述三个结构的损伤与治疗。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1.2 解剖附丽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对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的正确理解是合理选择治疗方法的前提,因此必须要对相关结构的解剖形态、附着点及生理功能等有足够的认识,以便在手术治疗时能够正确辨认关键位点。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外侧副韧带(LCL):起点位于股骨外上髁,在外上髁突起的近侧1.4mm,后方3.1mm处。止点位于腓骨头外侧,距前缘8.2mm,腓骨茎突前下方28.4mm。总长约70mm。LCL在腓骨处的附着约13.9mm宽,占腓骨头宽度的38%。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腘肌肌腱复合体(POP-T):起自胫骨近端后内侧,向外上方走行,肌腱为腘肌腱,止于股骨外侧髁。起止点位于LCL股骨外髁附着点前下方18.5mm。腘肌腱平均长度为54.5mm。腘肌腱行程中发出三条腘半月板纤维束(前下,后上,后下)。在腱腹交界处发出腘腓韧带,向外下走行止于腓骨茎突后内侧。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腘腓韧带(PFL):由腘肌肌腱复合体发出,可分为两束。前束由腘肌腱腹交界处发出,止点在LCL腓骨止点内侧,位于腓骨茎突尖前内侧远端2.8mm;后束由腘肌腱发出,止点位于腓骨茎突尖后内侧远端1.6mm。腘肌肌腱复合体与腘腓韧带连接股骨、胫骨、腓骨而形成“Y”形结构。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膝关节后外侧关节囊:膝关节后外侧关节囊有稳定外侧半月板、协助对抗膝关节内翻的作用。外侧关节囊在腘肌腱股骨外髁止点至腓肠肌外侧头之间。后侧关节囊附着于股骨外侧髁关节缘。后外侧关节囊由跖肌和腓肠肌覆盖,远端部分由腘肌腱和腘腓韧带增强。外侧关节囊的增厚部分形成外侧关节囊韧带,外侧半月板将之分为半月板股骨韧带和半月板胫骨韧带。后关节囊和外侧关节囊韧带形成外侧半月板冠状韧带,可稳定外侧半月板。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二. 后外侧结构损伤分度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Fanelli等将后外侧结构不稳定分为A、B、C三型,A型损伤累及腘腓韧带和腘肌腱,表现为外旋不稳定;B型损伤累及腘腓韧带、腘肌腱和腓侧副韧带,外旋不稳定及屈膝30°位轻度内翻不稳定(内翻应力下膝关节外侧间隙张开5-10mm);C型损伤除累及以上结构外,还包括外侧关节囊及交叉韧带,外旋不稳定及屈膝30°位明显内翻不稳定(内翻应力下膝关节外侧间隙张开>10mm)。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评价内翻不稳定时多采用Hughston的分类方法。膝关节给予内翻应力下,外侧关节间隙较对侧增加0-5mm为I度,6-10mm为II度,>10mm为III度。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三.后外侧结构损伤的治疗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3.1 保守治疗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对于I度以及单纯PLCII度损伤,Ellingson等人建议可行保守治疗。膝关节伸直位制动3-4周,在此期间可进行直腿抬高等股四头肌功能锻炼。之后可以逐渐开始被动关节活动,并在患者能够忍受的情况下使患肢部分负重,6-8周时可以开始“闭链式”(closedchain)练习,但是在伤后10周内不可做紧张腘绳肌的练习。伤后12-14周可以进行主动活动及力量练习。Krukhaug等对6例PLC损伤,内翻不稳定1+的患者,施行保守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至13年,其中1例患者仍表现为内翻不稳定1+,另5例患者至随访结束时内翻活动稳定。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3.2 手术治疗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III度PLC损伤行保守治疗预后差,应行手术治疗。Kannus等的研究中,PLCIII度损伤的患者,12人中有11人出现膝关节后外侧不稳定。Murphy等认为,I度及II度PLC损伤可以接受保守治疗,III度PLC损伤,如果内翻应力试验外侧关节间隙增大超过10mm,屈膝30°外旋活动增加超过10°,需手术治疗。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Lee等在准备手术时,待全麻生效后对患者进行检查,如果内翻应力试验时膝关节活动度增大5mm以上,外旋增大6°-10°,外旋反屈征阳性,说明存在PLC损伤,应对相关结构进行重建。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四.后外侧结构的显露及骨隧道的建立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Cooper等的方法为:患者仰卧位或者侧卧位,患肢在上。合并PCL损伤需要重建时,侧卧位更有利于PCL重建。自Gerdy结节和腓骨头之间向膝关节近端作7-8cm弧形切口,至大腿外侧,切口向远端延长3-4cm,至小腿前外侧。切开皮肤后,可做三个筋膜切口以显露相关结构。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第一筋膜切口:在股骨外髁处延髂胫束纤维分离,显露LCL及POP-T附着点。屈膝70°,于外侧半月板股骨韧带处做切口,延伸至腓骨前方1cm处,可以显露POP-T股骨附丽及其走行、腘半月板纤维束、外侧半月板。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第二筋膜切口:于股二头肌腱后方,显露并保护腓总神经。钝性分离腓肠肌和比目鱼肌间隙,可以显露腓骨茎突后内侧面(PFL附丽)、胫骨近段后外侧,可见腘肌腱腹交界。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第三筋膜切口:如果上述分离仍无法清楚显露PFL附丽,可以分离髂胫束后方及股二头肌腱前方间隙,显露腓骨茎突后内侧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如果需要对PLC相关结构进行重建,则需要在相关位点建立骨隧道以进行肌腱固定。腓骨隧道:腓骨隧道用于重建PFL或LCL,根据其解剖附丽不同,选择位点不同。骨隧道直径约7mm。仅重建LCL时,还可以在腓骨小头外侧面建立骨槽以镶嵌固定骨块。如采用腓骨小头外侧指向腓骨茎突后内侧(PFL附丽)的隧道,将重建肌腱自外侧骨隧道开口引入,自腓骨茎突后内侧骨隧道出口引出,前方部分可用于重建LCL,后方部分可用于重建PFL(具体见陈旧POP-T、LCL、PFL损伤重建)。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胫骨隧道:可以使用瞄准器进行固定,定位点为腘肌腱腹交界处,前方隧道开口为Gerdy结节偏下偏内侧,后方出口应位于胫骨近端后外侧关节面下10mm处,隧道直径约9mm。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股骨隧道,为LCL及POP-T在股骨外髁的解剖附丽,判断LCL在股骨外髁处的解剖附着点是关键。可以活动膝关节,利用克氏针测试移植物等长性而确定。从外向内建立隧道,指向股骨内髁或收肌结节。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五.急性后外侧结构损伤的治疗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急性单纯后外侧结构损伤,可以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原位缝合修复、自体肌腱转移加强修复以及止点提升等方法。修复时可以利用缝合锚进行缝合。可用于加强后外侧结构的肌腱包括腘绳肌腱、股二头肌腱以及髂胫束或异体肌腱移植物。LaPrade建议伤后1-2周内手术,超过3周,因瘢痕形成,可能加大手术难度。急性PLC损伤较严重的,组织缺损无法满足原位修复,可以采用PLC重建手术。相关手术方法可参照陈旧PLC损伤的重建方法。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5.1急性PLC损伤重建术与修复术的选择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对于急性PLC损伤,有学者主张在组织无明显缺损时,可行修复手术,能够恢复膝关节后外侧稳定性。Delee等人于1983年报道,针对12例PLC损伤行修复手术,平均随访7.5年。11例中有8例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良好,随访7年未发现关节退行性变。3例影像学发现关节退行性变,其中2例患者残留膝关节后外侧不稳定。主观评分8例良好,3例良。客观评分8例良好,2例良,1例差。11例中有8例可以参与娱乐性体育活动。Baker等人对13例PLC损伤患者行修复术,平均随访53.3个月。至随访结束,没有患者因为陈旧膝关节不稳定需要进行韧带重建手术。主观评分优良率85%,客观评分优良率77%。85%的患者可以恢复伤前体育运动水平。随着对PLC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另有学者认为,急性PLC损伤,仅行修复手术,效果不佳,需要对相关结构进行一期重建手术,方能重新建立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稳定性。Stannard等人研究了56例急性PLC损伤患者,行57例膝关节手术。35例行修复术,22例成功,13例失败(失败率37%)。22例行重建手术,20例成功,2例失败(失败率9%)。临床检查膝关节稳定性在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5.2急性PLC损伤修复术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PLC损伤进行修复手术的方法包括:1)原位缝合修复:适用于急性后外侧结构损伤,没有明显组织缺损。手术时将膝关节置于屈膝60°-70°位,胫骨轻度内旋。LCL在股骨或者腓骨止点处的撕脱伤,可以重新将肌腱固定于原解剖附着点。腘肌腱腱腹交界处损伤,可以将肌腱部分用骨锚缝合固定于胫骨近段以恢复其稳定性。对于外侧半月板后角冠状韧带、腘半月板纤维束、髂胫束、股二头肌长头或短头的撕裂伤,可进行直接端-端缝合;2)自体肌腱转移增强术:对于腘肌腱损伤,如腘肌腱股骨附着点尚存在,可以取髂胫束中份腱束,保留其位于Gerdy结节的附着,在胫骨近端偏外侧,Gerdy结节下方,由前向后建立骨道,将所取髂胫束自前向后穿过骨道,与残存腘肌腱进行缝合。对于腘腓韧带或LCL损伤,可以取股二头肌肌腱中份,保留远端附着,将其近端固定于股骨外髁以恢复PFL或LCL稳定。Dugas等认为取股二头肌腱转移增强的优势在于,该方法削弱了股二头肌对膝关节的屈曲、外旋作用力,增加了LCL的稳定性;缺点在于,容易导致膝关节术后僵硬,并且要求股二头肌在腓骨处附着完整以及后外侧关节囊完整。但PLC损伤多为较严重的损伤,难以满足上述条件;3)肌腱张力增强术:Hughston等对于腘肌肌腱复合体损伤,采用对其股骨止点提升紧缩以恢复腘肌肌腱复合体张力而重建稳定性。96例急性PLC损伤患者接受该方法治疗,随访2-13年,功能优良率80%。Jakob等人对于较轻的PLC损伤,在腘肌腱在股骨外髁处的止点建立骨道,相当于加深其止点以增强腘肌腱张力,此法要求腘肌或腘腓韧带完整。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六. 陈旧后外侧结构损伤的治疗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陈旧后外侧结构损伤,伤后形成的瘢痕组织将加大手术的难度。继发损伤以及下肢力线异常也应引起重视。治疗的目标是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维持膝关节的活动,解除疼痛,恢复运动水平,减少发生关节病的风险。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对PLC损伤结构进行解剖重建,以达到最好的恢复稳定性效果。在Noyes等人的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对PLC重建的失败因素进行了分析。共30例患者,13例急性PLC损伤,17例陈旧PLC损伤。ACL损伤17例,后交叉韧带损伤5例,ACL、PCL合并损伤8例。在25例膝关节中,行46例PLC翻修术,其中27例手术(包括21例关节)失败。5例膝关节未接受PLC翻修术。导致PLC重建失败的因素最常见的原因是移植物的非解剖重建(包括23例关节),未矫正膝关节内翻畸形(包括10例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未能全部成功重建(如交叉韧带损伤,包括27例关节)。Noyes等人建议,要重视对PLC以及交叉韧带的解剖重建,纠正下肢力线。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6.1 LCL重建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LCL是控制膝关节内翻稳定的重要结构,对于PLC损伤引起的侧方不稳定,应重视LCL的重建。移植物多选择异体B-T-B,骨块直径约10mm。股骨隧道位点为股骨外髁LCL附着点,腓骨隧道平行于骨干,或者可以在腓骨头外侧做骨槽,将骨块镶嵌于腓骨头。远端可以采用螺钉固定骨块,近端可以采用缝线牵拉,在股骨内髁隧道出口处以纽扣打结固定或使用Endobutton固定(见图6-1)。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6.2 陈旧POP-T损伤重建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对于膝关节外旋不稳定,可行POP-T重建以恢复其稳定性。移植物可以采用异体B-T-B或者跟腱,骨块直径约10mm。移植物应位于LCL深层。采用异体B-T-B移植,股骨隧道选择腘肌腱附着点(LCL附着点前下方18.5mm),隧道由外向内,固定方式可以选择缝线牵拉骨块在内侧出口以纽扣打结固定,或者挤压螺钉;胫骨隧道由前向后,前方位于Gerdy结节偏下方,后方出口处位于腘肌腱腹交界处,外侧关节面下方5-10mm,将骨块从后方出口拉进隧道,固定方式可用缝线牵拉骨块在前方出口以纽扣打结固定。如采用异体跟腱移植,骨块部分安放于胫骨隧道进行固定,可将骨块从后向前拉至胫骨骨道前方开口处以挤压螺钉固定;股骨POP-T附着点处的固定可以选用6.5mm松质骨螺钉进行固定。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6.3 PFL重建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移植物可采用异体胫前肌腱或者异体B-T-B移植物。在股骨外髁POP-T附着点建立股骨隧道,在腓骨头PFL解剖附丽处建立腓骨隧道(相关解剖关键位点见上述)。固定方式可以选择挤压螺钉固定。如果LCL完整,膝关节仅存在后外侧旋转不稳定,也可以单独进行PFL重建。此时无须整体显露PLC结构。可在腓骨头外侧和股骨外髁分别做小切口,显露腓骨头的前、后方,骨膜下剥离以建立骨隧道;股骨外髁处显露LCL止点,以此寻找POP-T解剖附丽,建立股骨隧道。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6.4 陈旧POP-T、LCL、PFL损伤重建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可以采用异体跟腱进行重建。Laprade等人在一项尸体标本研究中,采用2股异体跟腱移植物重建PCL结构(见图6-3)。腓骨隧道由腓骨头外侧LCL附着点指向腓骨茎突后内侧PFL附着点,骨隧道直径约7mm。胫骨隧道的制备如前所述。于股骨外髁LCL和POP-T的附着点制备两个骨隧道,分别用于重建LCL和POP-T,隧道直径约9mm,深度约20mm,两个隧道间保留约8-9mm宽骨桥。异体跟腱移植物骨块固定于股骨隧道,远端两束,固定于POP-T附着点的移植物用于POP-T重建,肌腱部分自胫骨隧道后方穿入,前方出口引出。固定于LCL附着点的移植物,远端肌腱部分自腓骨隧道外侧穿入,后内侧出口引出(该部分用于重建LCL),再由胫骨隧道后方穿入,前方出口引出(该部分用于重建PFL)。股骨外髁及腓骨头外侧骨隧道开口处使用挤压螺钉固定,胫骨隧道前方开口处两股肌腱也可采用挤压螺钉固定。固定腓骨头外侧骨隧道肌腱时(该肌腱用于重建LCL),膝关节屈曲30°,旋转中立位,轻度外翻。固定胫骨隧道前方开口处两束肌腱时,膝关节屈曲60°,内旋5°。Laprade等人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建术后,膝关节在屈曲0°、60°、90°位时,内翻及后外侧旋转稳定性与正常膝关节相比无显著差异。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对于膝关节后外侧复合体损伤,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病例,即POP-T或PFL损伤,治疗方法存在一定争议。Maynard等报道PFL的平均长度为47mm,平均直径6.9mm,负荷强度约425N(204-778),对比LCL附和强度为750N(317-1203),因此有学者认为PFL是维持膝关节后外侧旋转稳定的重要结构,治疗时应单独考虑。而Pasque C.等的尸体研究发现,PFL并不是控制膝关节后外侧旋转稳定的一级结构,屈膝45°,在腘肌腱完整时,切断PFL,外旋活动平均增加4.6°;同时切断PFL和腘肌腱,外旋活动平均增加23°。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Noyes和Barber-Westin早期报道,采用异体移植物重建PLC,平均随访42个月,成功率为76%。在其最近的报道中,13例患者共14例膝关节接受LCL重建,使用异体B-T-B移植物,其中13例随访2-13.7年,7例为第一次手术,6例翻修手术。7例合并ACL损伤,5例合并ACL&PCL损伤,术后患者疼痛、肿胀明显好转,膝关节总体评分明显改善,行走和上下楼梯功能明显改善。14例接受手术的膝关节中,13例达到或接近正常的膝关节内翻稳定以及外旋稳定,1例失败。ACL重建11例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1例不正常。Noyes和Barber-Westin认为PLC重建手术对于维持膝关节内翻和外旋稳定性有效,术后膝关节可以立刻开始活动度练习,重建PLC还可以保证其他软组织手术的疗效。Lee等人采用带骨块异体跟腱移植物,分别在股骨外髁、胫骨及腓骨头建立骨道,肌腱部分纵向分为两股,一股用于重建腘肌腱,另一股用于重建PFL和LCL,即利用一束较长的肌腱,由后向前穿过腓骨骨道,再从前方返回股骨外髁进行固定,后方肌腱作为重建PFL,前方肌腱作为重建LCL,Lee认为该方法有效的解剖重建了PLC的三大重要结构,固定牢固。其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容易应用于临床。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6.5 截骨矫形术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陈旧PLC损伤患者如果存在下肢力线异常,可拍摄下肢应力位X线片评价力线。忽略畸形而直接进行肌腱韧重建手术,由于患者行走时膝关节外侧间隙张开,可能导致移植物受到异常牵拉应力。Noyes和Barber-Westin等认为,对于存在下肢力线异常的病例,在治疗陈旧后外侧复合体损伤之前,应先行纠正下肢力线。Noyes等人对41例ACL损伤、膝关节内翻畸形合并PLC损伤的患者行胫骨高位截骨。其中34例在平均术后8个月接受ACL重建手术,18接受PLC重建手术。随访平均4.5年。71%的患者疼痛减轻(29例膝关节),86%的病例(35例膝关节)“打软腿”症状解除,66%的病例(27例膝关节)可以恢复轻度的体育活动。Phisitkul等建议采用胫骨近端内侧开放截骨,截骨高度位于胫骨近端关节面下方1cm至胫骨结节之间,根据术前测量需纠正畸形的程度确定截骨部位应张开的角度,采用自体髂骨或异体骨植骨支撑,以钢板螺钉固定。Naudie等对17例PLC损伤合并膝关节过伸、内翻畸形的患者实行胫骨高位截骨,平均随访56个月,术后满意率为94.1%(16/17)。Laprade等的尸体标本实验中,针对10例膝关节标本,切除LCL、POP-T、PFL,制造PLC损伤。采用胫骨近端内侧开放截骨,评价术前、术后胫骨外旋和内翻稳定性。研究发现,在破坏PLC相关结构后,胫骨外旋在屈膝30°位增大4.7°,屈膝90°位增大4.8°;内翻应力下膝关节内侧间隙张开角度,在屈膝30°位增大5.9°,屈膝90°位增大5.8°。行截骨术后,胫骨外旋明显减小,内翻应力下膝关节内侧间隙张开角度明显减小。Laprade等认为对于PLC损伤,行胫骨近端内侧开放截骨,可以降低膝关节内翻及外旋的松弛程度。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6.6 术后康复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Murphy等报道的术后康复计划为:术后两周内,膝关节伸直位制动,可以进行直腿抬高练习,能完成10次即可,可在0°-90°范围内作被动活动度练习,患肢不负重,或者行走时只能用足拇指接触地面;术后3-4周,患肢可以部分负重,需扶拐行走,膝关节仍伸直位固定,直腿抬高练习应能完成30次;术后5-6周,膝关节支具可以不用限制在伸直位,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患肢可以负重,能够正常行走时可以不使用拐,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至0°-110°;术后7-8周,仍佩戴膝关节支具,不限制活动度,应恢复正常步态,膝关节活动度不受限,对于运动员,应恢复至步行1公里时间15分钟;术后9-12周,去除支具,对于运动员,此时应恢复至步行2公里时间15分钟;术后3-4个月,对于运动员,跑步2公里应达到伤前50%或75%的成绩,膝关节无疼痛或肿胀;术后5-6个月,患肢应能够进行单脚跳,患肢单脚跳12米的成绩应达到健侧的90%,即可以恢复非接触性体育活动。伤后1年,可以恢复接触性体育活动。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6.7 并发症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PLC损伤重建手术的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伤口感染、术后关节僵硬、关节不稳定以及手术所造成的神经血管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等。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术后伤口感染:术区皮肤软组织条件不良,患者长期服用皮质激素,有膝关节手术病史以及术中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等,均可增大手术伤口感染的风险。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可以减低伤口感染的发生机率。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关节僵硬:不适当的韧带张力可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手术激惹造成血肿、关节囊炎症以及过长时间的制动,可使纤维瘢痕组织增生以致关节僵硬。伤口感染、骨化性肌炎或术区疼痛也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正确的手术操作,术后早期康复及关节活动锻炼有助于减少关节僵硬的发生。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术后关节松弛多由于PCL重建术后康复锻炼不当引起,PCL合并PLC损伤术后尤其应当注意,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需要进行“闭链式”(cloed chain)活动,避免重建韧带松弛。合并PCL手术,重建术后如果关节松弛,常会导致关节疼痛不适。如果采用自体B-T-B取材,可能导致术后膝前痛。此外,髌腱炎、异位骨化等也可能导致膝关节前方疼痛。关节镜术中使用的液体环境可能通过关节囊破损处流入下肢筋膜间室,造成骨筋膜室综合征。避免伤后过早进行手术(手术可在伤后2-3周进行),使得关节囊自然愈合,可以减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神经血管损伤:PLC手术显露过程中要注意辨认和保护腓总神经。合并PCL损伤进行重建时要注意避免膝关节后方血管损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