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教育中的课堂转型④“国际理解教育”的创造与启示

 阡陌躬耕 2016-12-06
  学校教育中的课堂转型④

  “国际理解教育”的创造与启示

  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部召集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主编。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这块我国改革开放的热土上,涌现了一所致力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学校——福山外国语学校。该校高举“聚焦课程发展,守望教师成长”的旗帜,几十年来,进行了一系列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主线、以单元设计为切入口、富有特色的课程开发与课堂转型实践探索。

  “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设计涵盖了两种挑战:第一种是“对话性实践”挑战,它把学校教学从死记硬背中解放了出来;第二种是“合作性实践”挑战,它把学生学习从个人主义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这是典型的活动课程设计,借助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学生的公民素养和多元文化认知能力得以更好地提升。这不仅体现在这样的设计可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使他们具备多元文化思考与交流合作能力,而且还体现在它可以让学生懂得大政方针,具有作为一个共和国公民的自豪,有助于他们形成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和拥有“沟通·协作·信息的能力”。

  从这所学校活动单元设计的实践创造可以发现,“单元设计”不是源于对单纯知识点传输与技能训练的安排,而是教师基于“学科素养”,思考怎样基于一定的目标与主题展开探究活动的叙事。该校在单元设计的实践创造中,积累了不少新鲜经验。一是活动单元设计回应了学校课程的四个元素——目标、内容、策略、评价的改革诉求,其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体现了各自学科的学科本质和学科素养。二是活动单元设计凸显了“课程整合”的视点,这是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的——多年来,该校无论是贯穿国际理解教育还是学科教育或德育的实践,都凸显了“课程整合”的视点,“单元”不是把教学内容碎片化地当作“知识点”来处置,而是有机地、模块式地进行组织与构成。因此,他们能够在单元设计的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作为、有所成功。

  该校对单元设计的创造,给我们提供了诸多课程整合的可能性:

  第一,教学内容的整合。这可通过专题型学习来实现。所谓专题型学习,就是对内把学科内容关联起来构成模块,对外关联相关学科内容,就诸如环境、国际理解此类的专题问题所展开的学习。在这样围绕特定课题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学不抹杀学科本质,不打破学科框架,而是基于儿童的兴趣爱好来进行。

  第二,学习方式的整合。首先是出现了从扩散到收束的多样学习方式。比如,先是围绕课题探讨而展开的拓展性学习活动(取材、制作、调查、实验、演出),这属于扩散活动,然后是组织报告会(文献收集、讨论集会、信息交流)这类收束活动。这样的多样学习方式,让儿童在主体性问题解决的场域中,展开制作、培育、体验、达成、观察、讨论、验证、发表、行动等活动。这实质上就是一种综合学习。

  第三,学习场域的整合。这种教学重视儿童的兴趣与爱好,发掘学校与社区的特色并将之相融合,以此拓展学生学习资源,形成广泛的学生体验活动场所。这些场所超越了校内的课堂,广泛运用校园及其图书以及社区相关设施与影响力,大大扩充了学生学习资源,丰富了他们同社区乃至国内和国际各方面相关教育的交流。

  第四,教学指导与课时安排整合。在课程开发与教学创造中,让社区人士和学生家长“从参观到参与,从参与到参谋”,由此实现家校合作及学校与社区一体化教育方式,完成教学指导的整合。同时,通过课时表编制的弹性化,来贯通其他学习时间,由此来完成课时安排整合。

  除此之外,在这所学校,我们很容易找到燃起教师挑战教育欲望之灯的“点火装置”。那就是儿童、同僚以及其他同教师交往的人,或者说是同这些人之间的无可替代的对话。

  这所学校之所以取得骄人的办学成绩,其一大秘诀就在于开放的心态与对话的实践:校长引领全校教师同社会变革现实展开对话,同国内外教育界的同行展开对话,同自己的内心展开对话;每一名教师都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他们读书、实践、反思,潜心于课堂转型的实践;每一位家长也同教师一道,参与儿童的观察与记录,编织每一个儿童的创想与梦想,呵护每一个儿童的学习与成长。

  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1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