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回来已经几天了,整个人昏昏沉沉,感冒或许是个理由,但我知道我的思绪还停留在杭州,沉浸在西湖特有的雨意中,自由而随意。翻开笔记开始整理自己的学习体会,那种收获后的喜悦还是不由自主涌上心头,工作坊的学习情景又清晰在目。从浙江省纪实摄影大展的开幕到纪实摄影工作坊的学习,这看似短暂的几天,却让我享受了足够多的摄影愉悦,更感受了因为摄影的缘份而带来的那份师生、同学间醇厚的情谊。 这次纪实摄影大赛省摄协没有奖金却给了我们最好的奖励,邀请了亲历欧洲当代影像发展并一直走在摄影前沿的高岩导师为我们量身定做了这次的纪实摄影工作坊,这几年省摄协利用各种机会创造不同平台,提升浙江省的摄影水平并致力培养一批优秀摄影人才,这次的纪实摄影大展和工作坊又是一个新平台的开启,我做为其中参与的一员而感到荣幸,这也是我一直渴望的学习提升机会,感谢省摄协感谢这次机会! 在工作坊里我们不仅梳理了艺术与摄影的关系,更是对当代摄影的多元性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特别是导师对纪实摄影的发展过程和当代纪实摄影特点的多维度解析更让我们看到了纪实摄影发展的可能性,启发我们在对现实的再思考,从中寻找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个性化的摄影语言表达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这些系统的知识有如新鲜的河水扑面而来,我敞开怀抱痛快淋漓拥水入怀,没有思维的逆流也没有理念的断层,这些河水充盈了我心中的那条对知识充满渴望的河道,和这些知识结合竟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舒服,似乎一切水到渠成,但我知道我心中还有足够多的摇摆足够多的困惑。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我收获的不仅是那些足够我慢吞细嚼的理论知识,更是在对我们作品地解析中在寻找作品可能的出口的过程中,我收获到了更大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导师通过对作品的理性分析,重新审视和分解作品的内涵和结构,以纪实摄影的语言特征为出发点,寻找更多的表达可能性,使我们在思考提升作品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出口,甚至在寻找的过程中提炼出作者的个人可能的语言风格。这种寻找是建立在摄影理论的系统把握和当代影像的全方位解读的基础上进行的理性分析,这种分析使我们在更高的高度上了解自己了解作品,使我们在创作中抛开表明现象来寻找问题,并在作品中准确地表达自我的立场确立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寻找的过程我认为也就是最好的学习过程,顺着解析思路我不断地分析不断地归纳总结,在分析作品的实践中使自己能够真正提升,特别是在对我的作品的分析中,我有了更深刻地体验,如果说我的内心的河道也已经具备一些简单的摄影理念的话,那我的河道也就是开始有了河水而已,但我却不知道河道最终的目的地(大海)在什么方向?而这些分叉的河道哪条能真正通到大海。而在这种既理性又个性地寻找中,使我清晰的明白了大海的方向甚至找到了那条能通到大海的河道,我看见了我自己,我终于有了我的出口。这种学习方式使我深深体会到理论知识的强大,这种理论和实践真正结合所产生的奇妙变化使我对纪实摄影特别是当代纪实摄影有了全新的理解,不仅对自己的摄影能力有了自信更是对自己以后摄影方向有了清晰认识。 在工作坊学习的几天里,我们全身心的投入,通过对传统纪实摄影再次观看和反思,重新整理和建构我们对当代纪实摄影的认识,相信我们在今后的拍摄中一定会结合自身的特点寻找到纪实摄影更多的可能性,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再次感谢省摄协搭建了这次的纪实摄影大展平台!感谢毛小芳老师、沈柯老师的辛苦付出!感谢高岩导师的无私指导!谢谢大家! 张晓武作品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