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是最怕堵的,人的心脏血管一旦不通,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呢? 广东省中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敏州说,心脏血管不好的人,平时把公孙穴这个地方揉通了,对疏通心脏血管及缓解心脏不适很有帮助。 因为公孙穴就像皇帝一样可以指挥四方,那么通过按揉公孙穴就可以调动全身,所以按揉这个地方可以解除全身的疲乏,对五脏皆有调节作用。 公孙穴:打通心血管的“皇帝”穴 公孙穴,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 中医认为,心脏不好常按揉公孙穴,可有健脾生血的功能,还能调节气血盛衰,加强益气活血,使原本气血不足的心脏气血充足,心主得养,心神安宁。 【取穴】在足大趾与足掌所构成的关节(第1跖趾关节)内侧,往后用手推有一弓形骨(足弓),在弓形骨后端下缘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 【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公孙穴,按压时要注意力度稍重,每次按摩五分钟,每日按摩2次。 心血管是最怕堵的,所以一定要经常按摩脚上的“公孙穴”,这是一个能够通开心脏血管的“皇帝”穴。 身体自带的护心穴,不可不知! 内关穴 护心脏、急救 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除了保护心脏,内关穴还是个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发心脏病时,先让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间,配合按揉内关穴可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此外,按揉内关穴还能缓解头疼、口干、嗓子疼、颈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症。 郄门穴 防治心绞痛要穴 郄门穴的功能,还是其他养生穴位无法取代的。 中医理论认为,心包经上面的养生穴位不多,并且有些穴位是专病专穴,如郄门穴,是防治心绞痛的养生要穴,其他穴位是无法取代的。 当心绞痛、心肌缺血、胸痛、胸闷时点揉郄门穴也可即时缓解症状。经常按揉郄门穴可以保护心脏。 【取穴】郄门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穴与大陵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郄门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稍重,每次5分钟,每日2次。并按摩周围的肌肤。 常按摩郄门穴,可有效防治心绞痛等心脏疾病。 少府穴 心脏急救大穴 少府穴是心经的荥穴,是经气流行的部位。 荥穴主身热,可以为身体滋阴降火,所以清心泻火的功能特别强,对于心火过旺所引起的口舌生疮、夜不能寐、面红目赤、小便赤黄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是心脏病的急救大穴。 【取穴】少府穴位于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定位方法:握拳时,小指尖所触的掌心处就是少府穴。心脏骤停的时候,可以用力掐患者少府穴1分钟进行急救。 有原发性心脏病、先天心脏病的人,平时也可以多揉一揉少府穴,具有辅助治疗和缓解症状的作用。 【方法】用大拇指在少府穴上,用于保健的时候,每穴点揉3分钟就可以了。 心血管是最怕堵的,人的心脏血管一旦不通,后果不堪设想。公孙穴是打通心血管的“皇帝”穴,经常按摩,心血管畅通,一辈子不怕堵! 我们身体上还有三个自带的护心穴,中老年朋友都要知道,值得传阅! 更多此类专业级健康资讯,请微信搜索:Gydsys ↑↑↑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随时问病、获取医师指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