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学理论

 養生美容館 2016-12-07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一、 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完整性和统一性。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认识。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辩证证治
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学认认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慨括。中医常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也叫“证异冶异,证同治同”。“同病异治”是诣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治就各异;“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精气学说
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精气学说是研究和探讨物质世界生成本原、相互关系及发展变化的古代哲学理论。精,是指充塞于宇宙之中运动不息而且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 构成人类的本原 ;气,是指宇宙之中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物 质,人体生命之维特 ,两者都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原始物质。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方物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精气分阴阳,以成天地。天地交感,以生万物。
4.天地精气化为人。“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概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折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者,一分为二也”,明确指出,阴阳具有矛盾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阴阳规律天地万物运动变的固有规律。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事物阴阳属性,既有其规定性,即绝对性不可变性的一面,又有其相对性可变的一面。
2.阴阳的相互
   阴阳是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相互调控、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相互助长的关系。
3.阴阳的互根互用
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4.阴阳的交感互藏
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互藏是指相对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蕴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5.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调节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相对稳定状态。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阴阳偏盛,“泻其有余”:阴盛则实寒,用“寒者热之”的治则;阳盛则实热,用“热者寒之”的治则。阴阳偏衰,“补其不足”:阴虚则虚热,用补阴治之;阳虚则虚寒,用补阳治之。
6.药物分阴阳
药性:主要有寒热温凉四种,又称“四气”。寒、凉为阴,寒凉食物有清热、下火、解毒的作用,适宜体质偏热,平时面目赤红、小便黄、大便硬的人。这类食物如黄瓜、苦瓜、雪梨、绿豆、螃虾、猪肉、啤酒等具属于寒凉食物;热、温为阳,温热食物有温补、补虚、驱寒作用,适于与虚寒体质的人和宜于冬季食用。这类食物如牛肉、鹿肉、鸡肉、韭菜、核桃、荔枝、榴莲等具属于温热食物。
药味:主要有酸、苦、甘、辛、咸、淡、称为五味。辛、甘、淡为阳;酸、苦、咸为阴。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适量食物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刺激内分泌,尤其性腺,有很好美容效果。这类食物有辣椒 、葱姜 、茴香等。
甘:有补益、和中的作用。如燕窝、大枣、蜜糖、小麦、粟米、糯米等。
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对胃酸不足,皮肤干燥,面部多油脂、皮肤脱屑的人有一定的作用。如乌梅、橘子、苹果、米醋等。
苦:有寒凉清熱的作用。對长暗疮、小便黄热、咽喉痛的人有很好的效果。如苦瓜、茶叶、苦菜、青榄等
咸:有软坚、泻下的作用。阴液不足,大便干硬、耳鸣、甲状腺肿大等。食用海带、海参、紫都很适宜的。提示:美味食物不足为了虚,过多则实。阴阳平衡,长寿可期。
升降浮沉:升是上升,降为下降,浮是发散,沉是泄利。升浮为阳;沉降为阴。 
 
 
一、五行学说的慨念
1.含义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2.特性
木为“曲直”,“生命态”,木荣萌生具有生长、长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
火为“炎上”,“气态”,火躁炎上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等性质或作用;
土为“稼墙”,“万物归土”,土厚载物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
金为“从革”,“固态”,金利伐克具有肃杀、收敛、沉降等性质和作用;
水为“润下”,“液态”,水柔润下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等性质或作用。
3.五行制化与胜复、相乘与相侮
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恃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而有序的变化和发展;胜复是指五行之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 
二、五行学说中医
1.五脏的生理
主要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3.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五行制化与胜复说明五脏之间的自我调节,以保持其整体的协调平衡和人体内环境的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