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哲学基础

 医易传统 2023-04-08 发布于内蒙古

中医的哲学基础是指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哲学思想,由于中医学起源于古代,在中国,古代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人民通过对自然万物的发生,发展,成长,衰亡的观察进取诸神远,取诸物,归纳自然事物的运动规律,继而总结出对研究本源和规律的认识,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哲学思想。

在古代哲学诸多学说中,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想。精气学说是古代的唯物论,是探求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世界观;而阴阳学说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石之上的辩证法思想,是阐释宇宙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五行学说是古代唯物辩证的宇宙观,又是一种质朴的系统论与方法论。

1.精气学说

(1)精气的基本概念。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运动变化规律,探求宇宙本原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古代的唯物论。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源,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对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对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病案:杨某某男56岁,因为过度劳累诱发冠心病而住院,形体瘦弱,语言无力,面白无华,当时是在初秋,天气还很热,但他每天都是戴着口罩出了病房,他说:"我身体很虚弱,只要一摘了口罩,我就会感。"他的病症,就是心肺气虚,那么什么是气虚?气又是什么?中医学是如何应用气虚的理论来说明人体和阐释疾病的呢?

精是个形声字,从米,从青,表示细选的的上等好米。《说文解字》中说“精,择也”

精气即气,是指一切无形的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的物质;精气是气中之精华,即如《管子·内业》所说“精也者,气之精也”

那么气又是什么呢?气这个字象形在甲骨文、小篆当中就像一个水蒸气往天上飘,像云气蒸腾向上的样子,在《说文解字》里说“气,云气也”.气,象形,即地面之气,湿热之气上升为云之象。后来引申为气是无固定形态的,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的物质。

《管子·水地》中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自然之水,即天地之精,万物皆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

气的概念:气是无形而动的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本原,并用以解释自然现象。

《国语·周语上》“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

这是用阴阳之气的概念来解释地震。

在老子《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中医学中精气是指存在于体内的一切有用的精微物质。其中精为有形之精微物质,是生命的本原,而气为无形之精,是生命活动的动力。精与气可互生互化,是同一物质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因此,哲学上的精与气是一个相同的概念,而中医学中的精和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阴阳学说

王某某,女,60多岁,因皮肤过敏而就诊。她过敏的特点是对南风过敏,每当刮南风时就全身瘙痒不已,身起痒疹,且夜间为甚,而刮北风时就减轻或好转。病人形体较瘦,睡眠较浅,舌红苔少。曾经看过许多中西医专家,用过西药、中药,疗效不好。

阴虚阳盛,外感风热。应用滋阴抑阳,疏风清热之法,服药之后,病情明显好转。这个病例就是用的阴阳辩证。

(1) 阴阳学说的概念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古代哲学理论,是古人认识世界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古代的辩证法思想。

阴阳的原始含义是与太阳有关的,其本义指日光的向北,即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故此,将阴阳的含义引申为,凡是有温热、明亮、运动、向外、上升属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属于阳;而具有相对寒冷、黑暗、静止、向内、下降属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属于阴。而与太阳有关的事物,如日与月、白与昼、天与地、上与下、升与降、晴与阴等,皆可分属阴阳。由此形成了阴阳的抽象概念。

(一)阴阳的内涵及特点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说明相互关联的两个事物,也可以说明一个事物中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阴阳是一个抽象的代名词。阴阳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是对相关事物抽象属性的概括,故《灵枢阴阳系日月》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阴阳是既相互关联又对立相反的,即阴阳所概括的事物必须同时具备既对立相反,又相互关联的特点。

阴阳不等于矛盾。矛盾是事物的对立统一,是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阴阳对事物或现象作了特殊的质的规定,其所指是确定的,不可反称的。因此,阴阳只是一些特殊的矛盾范畴。

(二)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

事物阴阳属性划分的条件为,相互关联性与对立相反性,如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男与女。不相关的事物无法分阴阳,如天与女;只相关而不相反的事物或属性亦不能分阴阳。天与地,水与火相对而言,才能说天为阳地为阴,火为阳水为阴。以此为基础,可将自然界和人体相关的事物进行阴阳分类。

分类

方位

时间

温度

湿度

亮度

重量

运动状态

人体

春夏

白昼

温热

明亮

上升

兴奋

功能

秋冬

黑夜

寒冷

湿

晦暗

下降

抑制

物质

在阴阳的概念中,阴或阳具有特殊规定性,因此阴阳的性质既有相对性,又具有绝对性。阴阳的绝对性主要体现在,阴阳是有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即事物和现象阴阳的固定不变性和不可反称性。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关系

(一)阴阳对立制约

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在其运动变化过程中存在着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阴与阳代表了属性相反的事物和现象,或其内部相反的属性,它们共处于统一体中,是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

比如一年四季气候温热寒凉的更替,便是自然界阴阳二气相互制约而取得相互平衡的结果。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这里的“四十五日”,是指从冬至到立春,或从夏至到立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可称为“制约太过。”通常所说的“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或“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可称为“制约不及”。

(二)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对立制约的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据。 阴阳互用,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依存、互相为用的关系。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是管藏精的,根据阳气的需要而起反应;阳是保卫人体的,能够为人体固护阴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就是为了守护于阳,阳在外是由阴派遣出去的。

阴阳相互为用,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不可分离。如王冰注《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昼不精,夜不瞑”(《灵枢·营卫生会》),是因阴阳双方相互为用关系失调而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如果人体阴阳之间的互滋互用关系失常,就会出现“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

万物化生天地,相互感应,才产生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在自然界,天气往下降,地气往上升,天地之气能够相互交合。而在人体,心的阴阳与肾的阴阳,也相互感应交合,从而导致心肾相交,水火戚戚,进而维持心肾之间的功能协调。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

阴阳交感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天气阴阳的升降,我们说天地相比而言,天为阳,地为阴,天气下降,地气上升。而天气属阳其中还有阴:天上的云彩其中有水珠。地气属阴,但是呢,地气也有阳。天气之阴受地气的吸引而下,天气下成雨。地气是属阴的,其中属阳的成分受阳气的吸引啊,蒸腾气化上升,就变成了云彩,如此的阴阳交感,氤氲万物。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在自然界天气属阳,但其中它有阴气,而地气属阴,但是地气中它有阳气;在人体心属火,属阳,但心中也藏有阴,肾属水属阴,但肾中也藏有阳,就是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

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的动力根源,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天在上属阳,含有阴气,地在下属阴,同样含有阳气。

阴阳互藏是阴阳互根互用的基础。正因为阴阳互藏,阳中有阴,阳以阴为源而生,阴依阳动而化。阴阳互藏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因为阴中有阳,阴才有向阳转化的可能;也正因为阳中寓阴,才可能有阴阳的消长与转化。

《周易·系辞下》所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道德经·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庄子外篇·田子方》)。

“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管子·内业》)。

明·张介宾《类经·运气类》说:“天本阳也,然阳中有阴;地本阴也,然阴中有阳,此阴阳互藏之道”。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周易·乾传》)。“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素问·天元纪大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四)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处于不断的增长变化之中。并在运动中维持着相对平衡。

1.阴阳此消彼长、此长彼消,这是阴阳对立制约的体现。

比如子夜一阳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日中至黄昏,阴气渐生,阳气渐衰,机体的生理功能也由兴奋逐渐转向抑制,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

2.阴阳此长彼以长,此消彼亦宵消,是阴阳互根互用的体现。

如人体气与血关系,若气虚,则生血不足,而致血虚,即是阳消阴亦消。而在治疗血虚时,用补气生血之法,则气旺血充,即是阳长阴亦长。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补略》所说:“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正因为如此,一旦出现阴阳消长变化失常时,前者多表现为此消彼亦消、此长彼亦长,而后者多表现为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五)阴阳转化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其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阴阳的互根互藏是相互转化的内在基础;而阴阳消长到达极点是阴阳转化的外在条件,即所谓“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事物阴阳的转化,是外在条件与内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阴阳相互转化的形式有渐变与突变两种。渐变是指随着阴消阳长而阴渐变为阳,或随着阳消阴长而阳渐变为阴。如四时寒暑的更替,一天中昼夜的变化,皆是阴阳渐变的过程。突变是指阴阳的消长发展到一定限度,阴阳快速向其相反方面转化的过程。多见于夏天,天气极其炎热,而突然的天气变化:刮风、暴雨甚至出现冰雹等。

《内经》以“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素问·天元纪大论》)。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

阴阳转化:条件为重、极、甚。

(六)阴阳自和平衡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

中医学运用阴阳自和的理论来说明人体阴阳自动协调,促进病势向愈和集体恢复健康的内在机制。比如说有人感冒受凉之后,他体质比较好,不需要吃药,就能扛过去,他经过休息或者饮食的调理就可以恢复健康。所以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致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常域平衡,阴阳双方维持动态常域平衡的关系,在自然界标志着气候的正常变化,比如说一年四季,它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植物则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而在人体则标志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和协调,是一种健康的状态,所以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那我们知道,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平衡体啊,人处在自然环境里,经常出现一些气候的变化,但是在人体上,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体温上,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所以人体就是一个双向式的空调,既可以把热调凉,又可以把凉调热。那么健康的人,他的空调的适应范围就更广一些,所以天很热的时候,太阳把大地晒得非常的热,地面上超过了38度、40度,那人体呢通过出汗保持正常体温。而天冷的时候呢,正好相反,天寒地冻,自然界特别的冷,人体仍然保持正常的体温37度左右,它通过把汗毛孔闭塞,通过自己骨骼肌产热维持正常体温,这就是人体阴阳相互调整的一个结果。

(3)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分析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养生防治。

一、分析人体的组织结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刚纪。”《素问·宝命全形论》也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是说阴阳师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使天地万物所遵循的大道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体,人体的形成以及人体各种功能皆离不开阴阳,我们可以根据脏腑组织,形体官窍等的部位或功能进行营养分类,例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由于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心肺在上为阳,肝脾肾在下为阴。心肺而言,心主升动,为阳中之阳;肺主肃降,为阳中之阴;肝脾肾相比较,则肝主疏泄、为阴中之阳;肾主封藏,为阴中之阴脾主运化,为阴中之至阴。

人体经络中也是如此,在十二经脉中,循行于四肢的外侧面,则为手足阳经;而行于四肢的内侧面的,则手足阴经。

五脏与六腑阴阳的分类则是根据其生理特点来划分的。五脏主藏精气,藏而不泄,故属阴。六腑主传化饮食,水谷泄而不藏,故属阳。正如《素问·五脏别论》中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二、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气血运行、经络通畅、物质与功能相互协调,皆是阴阳之间既对立制约,又互根互用的结果。
如人体物质和功能的关系,功能的产生必须以物质的消耗为基础,而物质的化生又必须以脏腑功能活动为前提,二者互根互用。
人体白昼阳盛于外,夜晚阳入于里,故需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阴阳之气相互关联,又相反相成,从而维持正常脏腑协调,气血运行通畅。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素问·调经论》)

一般而言,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六淫之中,风邪、暑邪、火(热)邪为阳,寒邪、湿邪为阴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素问·著至教论》说:“合而病至,偏害阴阳。”
人体阴阳之间通过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维持着人体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和邪气侵袭,人体正气不足,不能调节这种变化,导致阴阳失调,则产生各种疾病。
正气和邪气都可以用阴阳进行分类,如正气,包括阳气和阴气;邪气包括阳邪和阴邪:寒邪和湿邪为阴邪,而暑邪和火热邪则为阳邪。正邪相互斗争导致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从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


阴阳偏盛是指阴邪或阳邪偏盛,人体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包括阳偏盛和阴偏盛。阳偏盛,是指阳邪侵袭,致使体内阳气偏盛,出现阳盛则热的实热症。如湿热侵袭人体,可见高热、烦躁、面赤、脉数等实热证;并间有口舌干燥、多少便结等“阳盛则阴病”之症。

治疗则应:损其偏胜、热者寒之,运用清热泻火法。如外感热病,应用连翘散、桑菊饮以辛凉解表;内伤热病,则选用白虎汤、承气汤等以清泻里热。
阴偏胜,是指阴邪侵犯人体,致使体内阴气亢盛,出现“阴盛则寒”寒实症。感冒受凉,寒邪侵表,或过食寒凉,伤及脾胃,可见恶寒肢冷,腹痛泄泻、舌淡脉紧等实寒证;兼见肢冷、脉沉等“阴盛则阳病”之症。治疗则用:温阳散寒、寒者热之,外寒常用麻黄汤、桂枝汤,以辛温解表、散寒止痛;内含则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或四逆汤,以温阳散寒、通络止痛。

阴阳偏衰是指机体阴精或阳气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包括阳偏衰和阴偏衰两种病症。虚则补之
阳偏衰即阳虚,是指阳虚不能制阴,阴相对偏亢,而出现阳虚则寒的病理状态。临床多见畏寒怕冷,手足不温,面白神疲,舌淡脉微等虚寒症。

阴偏衰,即阴虚,是指阴虚不能制阳,阳相对偏亢而见“阴虚则热”的病理状态。这种病证常见于女性的更年期。主要表现为阵阵潮热,或低热、或五心烦热、盗汗(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舌红少苔,脉来细数等“虚热”证。以肝肾阴虚,或肺肾阴虚多见,治疗以滋补肝肾,或滋养肺肾,方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或麦味地黄丸加减。

阴阳两虚是指阴阳偏衰至一定程度而致使阴阳俱虚的病理状态。这种病症呢主要出现在老年人或者大病初愈的人身上。表现为对外界气候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既怕冷又怕热。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临床以肾之阴阳俱虚为多见,治疗当阴阳双补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首先是分析四诊资料。四诊,即望闻问切,是医生通过自身的感觉器官,体察、感知病人的症状与体征的方法。通过四诊,获得的许多资料,然而进行阴阳归类分析,从而确定疾病的阴阳属性。病人面红目赤、舌红苔黄、声高气粗、气味碎浊、发热口渴、便干尿黄、脉浮数洪滑等,属于阳。若病人面白晦暗、舌淡苔白、声低气怯、气味淡薄、恶寒肢冷、尿清便溏、脉沉迟细涩,则属阴。

其次,指导疾病的辩证。中医学辨证的方法有许多种,如果外感病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内感疾病则有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辩证等等。所有的疾病都可以以八纲辨证来进行概括。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它是中医辩证的纲领。八纲之中,又以阴阳为总纲,一统帅表里寒热虚实。其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证,而里症、寒症、虚证则属阴证。如外感风寒,可归纳为表寒实证;过食辛辣厚味,食滞化热,大便不通可归纳为里实热证。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防病。

阴阳失调则是疾病发生的根本病机。所以养生防病就需调整阴阳,使人体的阴阳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协调一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依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对“能夏不能冬”的阳虚阴盛体质者,夏用温热之药预培其阳,则冬不易发病;对“能冬不能夏”的阴虚阳亢体质者,冬用凉润之品预养其阴,则夏不得发病。此即所谓“冬病夏治”、“夏病冬养”之法。

2.确定治则治法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为损其有余、实者泄之这种对抗式调整,是动物的本能。损其有余,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原则。具体而言:阳盛者要“热者寒之”即以寒凉药治疗阳盛所致实热证,如治疗夏天暑热则用白虎汤或清暑益气汤治疗。阴盛者要“寒者热之”,即以温热药治疗阴盛所致的实寒证,如冬天感冒受凉,可服用葱姜汤,或麻黄汤之类治疗。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为补其不足,虚者补之。即什么虚的就补什么。阳虚不足,要扶阳抑阴,即如王冰所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由于“阳胜则阴病” 或“阴胜则阳病”而出现阴虚或阳虚时,则又当兼顾其不足,在“实者泻之”之中配以滋阴或助阳之品。

“虚则补之”:

阴虚则热”-“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

阳虚则寒”-“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

3.归纳药物属性

所谓中药,是指以中医理论指导应用的药物。中药与中医一样,都是以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为指导的。其治病原理在于,以药物本身的阴阳偏性,来调整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即“以偏纠偏”。药物性能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等药性等,皆可以用阴阳来归纳。

药性,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的性能,又称四性,或四气。能消除或减轻热证的药物,为寒性或凉性,属阴;而能够消除或减轻寒证的药物,则为温性或热性,属阳。

西瓜具有极好的抗热防暑作用,方剂中的“清暑益气汤”,就是以新鲜的西瓜皮为主要治疗暑热病证的。

在冬天雪山上生长的雪莲花,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将之泡入高度的白酒之中,则可以治疗阳虚寒盛的咳喘病、风湿病等。

中药之味主要包括酸、苦、甘、辛、咸五味,另有还有味。其中辛、甘、淡,具有发散、补益,渗湿作用,因而属阳;酸、苦、咸,因具有收敛、泻下、涌泻作用,因此属阴。

升浮药,其性多具有上升、发散的特点,属阳。如解表药、开窍药、催吐药等,质地比较轻清,作用趋势多上浮,故而属阳;

沉降药,多是植物地下根茎、树干,或是矿物、贝壳类药物,多具有内收、泻下、重镇的特点,因此属阴。如清热药、平肝药、泻下药、安神药等。

3.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代表互相交错,本意为交午,纵横交错。

五行学说的起源,一般认为,有五方说、五星说、五材说等等不同说法。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五方的说法“东土受年……西土受年……王贞受中商年”等。《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尚书·正义》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的特性,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

1.五行特性: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曰炎上,温暖,炎热,向上,升腾

土爰稼穑,长养,承载,生化,受纳

金曰从革,肃杀,沉降,收敛,清洁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木日曲直:是指木的性质是有曲有直,枝条柔和,并向上向外生长舒展;引申为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

火日炎上:是指火的性质为温热、上升;引申为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和性质。

土爱稼稿:稼即播种谷物,樯指收割谷物。

土爱稼樯,是指土的特点是能播种和长养农作物;引申为长养、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和性质。

金日从革:从即顺从,随从;革指变革,引申为沉降、肃杀、收敛、清洁等作用和性质。

水日润下:是指水的性质为滋润和下行,即所谓"水往低处流"。引申为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作用和性质。

2.五行归类

一取象比类法,即从事物的形象或性质中找出能反映其本质的特有征象,并与五行的特性相比较,然后将其归为五行中某一行的方法。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主升主动,与木升发、调达舒畅的性质相似,故肝属木;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营养全身,与土性相似,故脾属土。

肺司呼吸,以肃降为主,与金性相似,故肺属金等。


二是推演络绎法,是根据已知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其五行归属的方法。

如已知肝在五行属木,而肝和胆相表里,在形体上与筋关系最密切,开窍于目,爪甲可以反映肝的精华。由此推演,胆、筋、目、爪等在五行均属于木。其他脏腑亦如此。

五行由五种具体事物,引申为五类性质,并以此归纳自然界和人体的相关事物,形成五大系统。

五音:角徵宫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气:风暑湿燥寒;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体:筋脉肉皮骨;五华:爪面唇毛发

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声:呼笑歌哭呻;五液:泪汗涎涕唾

五神:魂神意魄志;变动:握忧哕咳栗

五脉:弦洪缓浮沉

3.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依次递相滋生、助长、促进的关系。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每一对相生关系中,都存在着生我者和我生者两个方面。其中生我者,为我之母;我生者,为我之子。所以五行的相生关系又称为母子关系。如水生木,则水为木之母,木为水之子;木生火,则木为火之母,火为木之子

2.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依次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由于相克关系分为“克我”和“我克”,“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因此,相克关系又称“所胜所不胜”关系。如木克土,则土为木之“所胜”,木为土之“所不胜”。

(二)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1.五行相乘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木旺乘土”;“土虚木乘”

2.五行相侮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木亢侮金”;“木虚土侮”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相乘与相侮,两者皆为异常相克,皆有太过与不及两种原因,其不同在于二者次序相反,但二者多同时发生。

母子相及 包括母病及子与子病及母。母病及子,如水为木之母,若水亏不足,无力生木,则致木干枯,出现水竭木枯,母子俱虚。

子病及母,如心为肝之子,心血不足引起肝血亏虚,导致心肝血虚。母子俱病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母子俱实,如心肝火旺,一是母子俱虚,如肝肾阴虚。

五行的模式(中土五行)中土五行,是土居中央,木火金水位于四方的五行模式,是突出土生万物,土控四行的作用。受中土五行的影响,中医学将五脏配属五行,构建了脾居中央,肝心肺肾居四旁的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体系:肝属木,位东方,通于春,为阳中之少阳;·心属火,位南方,通于夏,为阳中之太阳;·肺属金,位西方,通于秋,为阳中之少阴;肾属水,位北方,通于冬,为阴中之太阴;脾属土,居中央,主四时,为阴中之至阴。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的联系,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以取象比类之法将五脏归于五行

木曰曲直,而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故肝属木;·火曰炎上,而心主血、为阳中之太阳,故心属火;土爰稼穑,而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属土;·金曰从革,而肺主宣降,以清肃为主,故肺属金;水曰润下,肾主水,以封藏为主,故肾属水。

2.以推演络绎法归属人体及自然界的相关事务。

如以肝为例:“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肝主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青色,人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是以知病之在筋也”《素问·金匮真言论》。

2. 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肝生心,即木生火,肝藏血的功能,可促进心主血脉的功能;心生脾,即火生土,心阳温煦脾阳,助脾运化;脾生肺,即土生金,脾化生精微上输至肺,助肺宣降;肺生肾,即金生水,肺通调水道,以助肾主水的功能; 肾生肝,即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血。

(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胜之间的资生关系

(2)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

(3)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说明五脏与发病季节的影响

四时,时令又分主五气,春、夏、长夏、秋、冬,各有风、暑、湿、燥、寒等不同气候,与五脏肝、心、脾、肺、肾相对应。故春季多发肝病,夏季多发心病,长夏季节多脾病,秋天多肺病,冬季多发肾病。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传变

相生关系的相互传变,“母病及子”——肾阴不足导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子病及母”——心火旺导致肝火旺,最后心肝火旺

相克关系的传变

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传变与相侮传变。相乘传变,包括太过相乘与不及相乘。

肝能克脾,若肝气过旺,则能乘脾,称为肝气乘脾 .若脾气先虚,亦可导致肝乘,称为脾虚肝乘。

相侮传变,亦有太过相侮与不及相侮。如在生理上肝克肺,即肝的升发能抑制肺的肃降。若肝的升发太过可导致肺降不及,出现咳嗽、气急等病症,称为肝火犯肺;若肺气先虚,亦可见肝气相侮,称为肺虚肝侮。

《素问·咳论》说:“五脏各以其时受病……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难经经释》说:“所不胜,克我者也。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挟其力而来,残削必甚,故为贼邪”;“所胜,我所克也。脏气既受制于我,则邪气亦不能深人,故为微邪。”

《难经经释》说:“邪挟生气而来,则虽进而易退”;“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必甚。”

(三) 指导疾病的诊断

由于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通过五行连接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因此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病变的五行属性,来判断疾病所属的脏腑。

在四诊方面,常根据面部五色,口中五味,及病人的脉象的不同,推测疾病所属的脏腑。

・面红、口苦、脉数,多为心火;

・若面色萎黄、口中甜腻、脉象濡缓,则为脾虚之证。 .若脾虚的病人,面呈青色,则为木来乘土; .心脏病人,面呈黑色,则为水来乘火。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灵枢·本藏》)。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1.阐述中药性质

药物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通过五行的联络,分别归属于肝、心、脾、肺、肾五脏。

2.控制疾病的传变

《难经·七十七难》所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3.确定治则治法

(1)根据相生关系确定的治则与治法

治疗原则为:虚则补其母,适用于母子俱虚证;实则泻其子,适用于母子俱实证。

根据相生关系确立的治法有:滋水涵木法,即滋肾阴以养肝阴之法,适用于肝阴不足或肝阳上亢证,可选用镇肝熄风汤,或三甲复脉汤加减。

益火补土法,在此火指命门之火(肾阳),即通过温肾阳以补脾阳之法,适用于脾肾阳虚证,可选用附子理中汤,或真武汤加减。

培土生金法,即健脾气以补肺气的治法,适用于脾肺气虚证,可选用四君子汤,或玉屏风散加减。

金水相生法,即肺肾同治法,是补肺阴以滋肾阴,或养肾阴以润肺阴之法,适用于肺肾阴虚证,可选用麦味地黄丸。

(2)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治则与治法治疗原则为:抑强与扶弱。抑强,适用于太过所致相乘相侮。扶弱,适用于不及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

抑木扶土法,是疏肝与健脾相结合的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疏肝和胃法,适用于肝脾不和或肝胃不和之证,可选择逍遥散,或疏胡疏肝散加减。

培土制水法,是用健脾利水治疗水湿停聚的治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所致的水肿胀满证,可选用实脾饮,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佐金平木法,是清肃肺气抑制肝木的治法,又称泻肝清肺法,临床多用于肝火偏盛,影响肺金清肃之证,可选用黛蛤散合清金化痰汤,或龙胆泻肝丸加减。

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与滋肾水相结合的治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心肾不交证,可选用交泰丸,或黄连阿胶汤加减。

4.指导针灸及精神疗法

(1)指导针灸疗法 在针灸治疗中,古人将手足十二经脉上近手足末端的五腧穴与五行相配属,然后根据不同病情,运用五行的生克规律,选择不同腧穴进行治疗。

如治疗肝虚证时,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取肾经的合穴(水穴)阴谷,或本经合穴(水穴)曲泉进行治疗。若治疗肝实证,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取心经荥穴(火穴)少府,或本经荣穴(火穴)行间治疗,以达到补虚泻实,恢复脏腑正常功能之效。

(2)指导精神治疗

由于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与怒、喜、思、悲、恐五志相配属,五志太过则伤及相应的五脏。

“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