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流传至今的神秘丧葬习俗,农村无人敢不遵守!

 gudian386 2016-12-07

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丧葬礼仪作为人生最后一件礼仪,与古人崇拜祖先和神鬼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深信灵魂不散,人死以后会以另一种形式庇佑生者,由此对死者产生敬畏之心,所以在礼节上尤为重视,生怕犯了禁忌。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习俗消失了,让我们一起看下明朝留下的丧葬习俗你还知道多少?

一、迁居,点阴灯

迁居是在死者弥留之际和刚去世时,将人移居到房屋的正室,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生活环境。家人还要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消除一切嘈杂的声音,并为病危者换上新衣,尽量减少外部环境给病者带来的不适感,让适者安详地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时间。

在民间习俗中,当死者确认死亡迁移到正室以后,还要在死者脚边点“随身灯”,以照亮死者前往阴间的道路。如《金瓶梅》中武大郎死了以后,王婆买了棺材冥器和香烛纸钱以后,回来就在武大身边点了随身灯。

二、属纩

纩指“新棉絮”,属纩就是在死者弥留之际,将极轻的棉絮放置在死者口鼻之间,来确定死者是否断气。等确认死者死亡之后,就将死者的尸体放在地上,随后痛哭不止。

三、易服

待确认死者死亡以后,为了表达肃穆之情,与丧事有关人员都要换下常服,换上白布青缣的衣服。男子要披发赤脚,女子要脱去锦绣首饰。按照与死者的亲疏关系,丧家人员以孝子为首,按顺序在死者床边哭泣。

四、招魂

人死之后,当时的人们相信死者的灵魂还没有消散,尚未远离,希望通过招魂之礼将死者的灵魂唤回到死者身体里,以期待重生。招魂仪式举行时,招魂者拿着死者生前穿过的上衣,在正屋屋顶东南南端的飞檐处,左手执衣领,右手执衣腰,大呼三声:“死者回来吧!”,然后将衣服投到前面的地上,由另一个人用箱子装好之后盖在死者身上。

五、治尸 设帷堂

为了方便入殓时换衣服及以后的下葬,事先需要对死者尸体进行处理。用角质的饭匙将死者的嘴撑开,用几案将死者的腿收拢并直,保持固定便于穿鞋,之后要设帷堂祭奠。设帷堂就是死者家属在遗体东面设桌子,并于四周设帷帐,然后将酒肉等死者生前所用的食物放置在桌子上,供亲属哭奠。

六、沐浴、饭含、袭尸

沐浴是指亲属为死者濯发洗身,通常在治尸和设帷堂哭奠之后。沐浴之后即进行饭含,亲属不忍死者口中无物,而将珠、玉、贝、米等物放置在死者口中,体现古人事死如事生的精神。袭衣即是为死者穿衣,通常与饭含平时进行。

七、置灵座,设魂帛

新丧将进行之时,人们在灵柩之前设立灵座,用以设酒馔来拜祭死者,并用白绢折成魂帛以使死者的灵魂附在上面。

八、服丧、守孝

死者的亲人要戴孝,这叫做“服丧”,服丧者按照关系的亲疏远近服不同级别的丧服。按照典籍记载,分为五种,称为“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斩衰是关系最近之亲属——子女为父母所戴的孝,用粗麻布做成,不逢边,衣缘参差不齐。

落葬那天举行奠仪,死者亲属随柩车到墓地。送葬行路时还要抛洒纸钱。安葬结束后,家人要守居丧礼。守丧期间有一系列禁忌,不能吃肉喝酒,不能理发沐浴,不能娶妻纳妾、夫妻同房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