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自酿酒”是慢性毒药

 李涣 2016-12-08

不知什么时候,市面上开始流行自酿酒,整一个小门面,外面插个酒旗子,屋里弄几个大坛子,就开始卖酒了。


而且标榜是纯粮食酒。



真别说,以前喝惯了老村长、牛栏山,还特别喜欢吹捧“泸窖老酒”“老窖泸酒”等相关产品的那帮人,特别待见这种自酿酒,没事就整两斤,一边呲溜一边还要发个感慨:还是纯粮酒味道好啊~


所以这种自酿酒小店,火的不要不要的,据说比开奶茶店赚钱多了,一时间稀里哗啦的开遍了大街小巷。


但是,作为行业内懂酒的人都知道,即使这样的酒真的是粮食酒,喝起来照样是喝慢性毒药。


为什么这样说?


自酿和酒厂在设备和环境上差距大

某白酒行业交流群有个小伙进群就发了一个农村自酿酒视频来推销他们的自酿,用洗脸那种款式并且在滤酒处已经发黑了的毛巾来过滤,焦黑发黄的塑料管子来接酒,用木材露天烧火蒸馏,左边是猪圈右边是泥土墙。

这样的设备和环境,别说把酒里的杂质除去了,肯定还会把乱七八糟的东西搞进去。


再看正规酒厂的设备:

这是十月份在【陶匠原酒】酿造基地拍的,这个是用来过滤酿酒用水、过滤酒体杂质的工业级纯水设备。能够很轻松的将新酒带的甲醇、醛类、重金属等杂质除去。也是酒厂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设备上,正规的酿酒厂与自酿作坊的差距,就如海湾战争时的美军和伊拉克军的差距一样,妥妥的吊打。

而这只是最基本的影响酒质量的一小部分,自酿和正规酒厂最大区别,还是酿酒的工艺上。


工艺的差别,自酿酒根本就是“生肉”


纯粮酿的酒并不贵,以浓香为例,大概三斤粮食能出一斤酒,一斤高粱也就三块多。


那为什么自酿的那么便宜,酒厂的那么贵?


抛去渠道、品牌、包装这些额外的因素,他们之间差距,在于工艺上。


酒厂酿酒经验丰富,一个长期经营的酒厂,必须制定严格的流程规范,来保证出酒的品质。怎么制曲、怎么下窖、怎么出窖、怎么上甑蒸馏,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这保证了出来的酒,品质稳定不会出大问题。更何况酒厂还有“质检”这个岗,就是专门盯着酒质的,他们会将每批次的酒取样化验。

比如酒厂蒸馏出来的酒,必须“掐头去尾”,即将刚开始出的酒和最后的酒都回泼酒窖,或直接扔掉。因为刚开始出的酒,里面醇、醛等杂质含量高。

自酿的有这些讲究吗?自酿酒里面的甲醛、重金属等有害物严重超标,估计他们还觉得“原生态的更好”,甚至根本不知道“有害物质超标”这个概念,所以完全不作处理就上市销售啦,这样的酒,即使短期没喝死没喝伤,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身体。

以上说的是健康,下面说口感品质。


以浓香为例,一般酒出来以后,放个两年以上,才能算得上“口感还可以”,自酿的半年甚至刚出来就卖,这是什么鬼?满满的土腥味、辛辣、爆口感,还不如去喝香精调的酒。

更别提正儿八经的酱香酒,从酿到能喝,至少三年。

还有品酒时候,会经常说到“酒体协调,饱满”,一般人能看懂每个字,但意思就不理解了。
其实你拿着自酿的和酒厂出的好酒同时喝,就能秒懂这啥意思了。

一瓶酒,并不是单一酿出来放一段时间就能好喝的,中国白酒的魅力,就在于将多种不同风味(由不同年份、不同窖池等导致味道不一样)的‘调味酒’,和作为主体的‘基酒’,调合成一款风味复合的成品酒。这有中国哲学的韵味,和中国菜的原理有点相似。

茅台镇那么多酒厂,茅台为什么那么牛逼?其中一个很重要因素,是因为他酒厂历史久,存了种类巨多的调味酒,别的厂没这么多调味酒啊!很难做出那种让老酒客爽歪歪的口感。


再看自酿酒,呵呵,造出来直接喝,这跟生吃猪肉有啥区别?

让你看看【瓶储原酒】生产基地的调酒室

这瓶瓶罐罐的可都是不同风味原酒的酒样,这才是中国白酒精髓所在。


总的来说,自酿酒简单粗暴不成章法,只是为了满足一个情怀,从健康角度来说,并不适合饮用。而这样的从业者,大多是抱着“赚一票就跑”的想法去做的,他们才不管“标准”,只要不当场喝出毛病来,就不怕。


当然,这么多人追捧自酿酒,也是因为睁眼说瞎话的流氓从业者,将行业风气败坏,导致大家不信任成品酒,关系密不可分。


所以原酒公社,一直在努力将有节操的酿酒工匠们的成果,呈现给爱酒的人,更是希望行业内有良心的同行们,能够共勉。


中国的酒有内涵、有味道,不应该让卑鄙者们,以各种影帝般的表演,给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