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黃簡書法二級課程:復雜筆勢(1)

 家有学子 2016-12-08

第三十二集|復雜的筆勢(1)

什么是三牽綰、曲鉤勢、

阜耳勢、邑耳勢、節耳勢

|筆記|

L2-32 復雜筆勢 01

有同學來問,二級課程講到哪里了?

你看這個表就知道,紅色都已經講過了,現在只剩下最后一個,復雜筆勢。

一、多次複合的筆勢

什么是“復雜的筆勢”呢?其實有些復雜筆勢已經講過的。

舉例來說,一豎加一橫是豎筆勢,一撇加一捺是交爭勢,這兩個已經是復合筆勢,它們再次組合,那就是烈火勢了,我們都很熟悉的。

烈火勢就是一個復雜筆勢,你可以看到,先是有橫豎撇捺這四個單一筆勢,然后兩次組合,產生了烈火勢。

1.1 三牽綰

類似的筆勢很多,就拿橫豎撇捺四個點畫來說,還可以組合成另一個筆勢:三牽綰。 

首先,豎橫組織為豎筆勢,中間有抬筆一次。其次,撇捺還是先組成交爭勢。然后,把交爭勢移到豎筆 勢的左邊,這就是三牽綰。

“三”表示多,“綰”wan3 是盤結的意思,唐代劉禹錫有詩:“如今綰作同心結,將贈行人知不知。”“三牽綰”就是多次牽連盤結的意思。

 

王羲之《蘭亭序》中有一個“是”字,清楚地讓我們看到這四筆是怎樣盤繞的。豎筆下來,踆鋒小圈,向右寫一橫,然后收筆向左,藏鋒起筆寫下面的撇,最后是捺。

 

你看,這三牽綰是不是多次盤繞轉圈?這是比較復雜、多次復合的一個筆勢。要注意三牽綰盤繞雖然多,但大小圈要有分別,小圈只是節點。

趙孟頫學王羲之,筆鋒行走的道路沒有錯,但他把小圈全部變為大圈,應該收筆的,他反而夸張,結果使人眼花撩亂,近于油滑。

早在宋代黃庭堅曾經有這樣的感慨:“世人但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高低雅俗在書法中相差很大。有關大小圈裹束在一起的問題,三級課程還要詳細講。

 

你看這幾個“是”字,下面都是三牽綰。注意三牽綰的橫,都寫為一點。這是因為要繞回去寫撇捺,所以才會這樣寫。

 

上一課講到蛇頭勢,我舉過智永這個“楚”字。中間蛇頭勢下面,就是三牽綰。雖然沒有寫出牽絲,但走法和王羲之是一樣的。

 

三牽綰用得不多,你看歐陽詢《九成宮碑》的“足”字,上面是“口”,豎筆勢,下面是三牽綰,很標準的寫法。但王羲之小楷《東方朔畫贊》中“足”字是這樣寫的。

王羲之這種寫法很早就有,西漢武威醫學漢簡中就出現過,這是隸書的簡化,來之于章草,后來被采入真書中。

 

真書和行書中,三牽綰經常換用這一寫法,如智永、褚遂良寫的“足” 字;虞世南寫的“凝”字,《陰符經》的“是”字,都不寫三牽綰,而換用兩點一捺。真書不是印刷體,它也是手寫體,取勢變化很多。

 

又如“走”字,篆書中是這樣寫的,下面是“止”。隸書中,如這個“起” 字,左邊的“走”跟篆書一樣。真書中“走”,下面的“止”可以取三牽綰這個筆勢,也可以用兩點一捺,《陰符經》就是這樣取勢的。

1.2 曲鉤勢

 

接下來介紹曲鉤勢,它也是兩個復合筆勢再次復合:一橫加一啄是折釘勢,你用一策加一啄的蛇頭勢也可以。然后一裹加一趯是玉鉤勢,這一趯可以用鉤。最后這兩個筆勢組合在一起,產生一個新的筆勢:曲鉤勢。

整個曲鉤勢很像一個“了”字。這最后一趯在真書和行書中用得較多,草書中往往就是一鉤。這樣曲鉤勢看起來就是一折加一轉,還是“了”字形。

 

我舉些例子,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乃”字,曲鉤勢最后一趯,就是智永那種踆鋒很長的趯。這個 “乃”字,是先寫曲鉤勢,然后再寫一撇。他的學生虞世南的曲鉤勢,最后一趯看起來有些像鉤,虞世南的踆鋒動作通常都很小,所以難以判定。

至于草書中,“乃”字可能是先寫一撇的,有時也可能后寫,但曲鉤勢最后的趯往往不寫,用一鉤帶出就可以了,王羲之《十七帖》中的“乃”字就是很好的例子。

 

又如“盈”字上半部分,先取曲鉤勢,然后兩撇一捺,這是飛帶勢。智永《真草千字文》就是這樣取勢的。顔真卿的寫法有所不同,中間的飛帶勢,往往多了一撇,反而覺得有點啰嗦。

 

曲鉤勢上面是一折,也可以用抬筆功能。譬如智永這個“巧”字,草書寫法是:左邊奮筆勢一開半,右邊是曲鉤勢。真書就有點不同,左邊還是奮筆勢一開半,不過要抬筆兩次,因為真書的特點是要分清點畫。右邊曲鉤勢原本上面是一折,也可以用抬筆功能,這樣看起來好像是鉤裹勢上面加了一橫。

你把草書和真書對比一下,就可以發現取勢是一樣的,都是奮筆勢加曲鉤勢,真書只是多次使用了抬筆功能而已。

 

曲鉤勢第一折抬筆向左,在書法中是常見的。如智永寫的這個“幾”字,四個筆勢,一上來先寫兩個蟠龍勢,然后就是曲鉤勢,這是抬筆的,最后第四個筆勢是倚戈勢。這樣干干凈凈的,四個筆勢就寫完了。

歐陽詢《九成宮》也是這樣取勢的;集王羲之《聖教序》行書,曲鉤勢就沒有抬筆,連寫了。

 

《陰符經》中有八個“機”字,取勢都一樣,但有些抬筆了,有些寫得快,類似于行書,沒有抬筆。值得注意的是最后都加了一個點,壓住倚戈勢產生的空白。這是書寫者的個人習慣,有時候是下意識的動作。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中有兩個“機” 字,都沒有加點,可見《陰符經》很可能是一個臨本。

 

王羲之《遠宦帖》草書“慮”字,把“虎”字頭簡化為一個曲鉤勢。一折寫得很小,一轉非常大, 線條極其優美,我認為是最漂亮的曲鉤勢,力度、疏密和姿態恰到好處,鬼斧神工。你看懷素寫的“慮”字,平線條啊,根本沒法比了。

1.3 阜耳勢和邑耳勢

曲鉤勢再多組合一個豎筆,那就成了“耳朵旁”,這一來包括了五個單一筆畫,越來越復雜。“耳朵旁”只是俗稱,其實跟耳朵一點關系都沒有。

 

“耳朵旁”在左邊,如“陵”字,這個左耳朵其實是部首“阜”,所以阜耳勢。“耳朵旁”在右邊,如“邦”字,右耳朵本來是部首“邑”,所以稱之為邑耳勢。

這兩個筆勢寫起來要注意什么呢?

大約有三點:第一,這個耳朵中間有兩個空白位,稱之為“室”。上面一折形成的白位稱為一室,下面一轉包圍的空間稱為二室。

 

通常寫起來一轉動作大于一折,所以往往二室大于一室。如果反過來,一室大過二室,看起來就有點特別。等于你寫個“乃”字,也是上面小、下面大的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陰”字,阜耳勢也是二室大于一室。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同樣如此。請各位注意,起手的折釘勢和玉鉤勢連接處,是有明節點 的,也就是折釘勢向后頓筆收,然后以側面寫玉鉤勢。

 

《蘭亭序》中還有一個“随”字有阜耳勢,這次用筆不同,折釘勢和玉鉤勢之間沒有明節點,是 一面鋒滾動的手法寫下來的,所以只有一個暗節點,滾動左右動作的幅度往往差不多,所以一室和二室大小也就相仿。這個字下面還有一個曲鉤勢,這次連接處是換面的,所以形狀和上面一面鋒滾動的樣子不同。

《陰符經》中的阜耳勢,基本上都是二室寫得大。它也有用滾筆寫的例子,如第 81 行第五個字,大家可以注意練習一下。

但特別的效果也有人喜歡、有人寫的,智永《千字文》中的“陽”字,阜耳勢第二室就非常小。這墨跡本現在日本,中國西安有刻碑,兩個本子 一對照,就知道這兩個書寫者的習慣不一樣。

我這里舉多幾個字例,大家可以比較。智永《真草千字文》有很多特殊的習慣,如踆鋒特別長,二室特別小,我們臨帖時要注意。但是否就要學這些習慣呢?那倒是不一定,除非你很喜歡,否則把二室放大一點也可以。

除了智永,柳公權《玄秘塔》也是這樣的,一折寫得很大,下面的玉鉤卻很小。

第二點,阜耳勢是在左邊的,換句話說,右邊還有筆畫,所以不能寫大。通常也就占三分之一的位置。邑耳勢就不同,它是最后寫的,留下的空白全是它的,所以大一點也沒有關系。

第三點,耳朵旁下面有一個空間,阜耳勢因為右面還有筆畫,可以填補這個空間。但邑耳勢寫完就結束了,這空間沒有筆畫去填補。那怎么辦呢?

辦法就是把曲鉤勢往下拉一點,不要寫得和左邊齊平,這樣空白就減少了。但這樣一來,邑耳勢的一豎,就會穿過曲鉤勢,這在阜耳勢中是沒有的。

這些都是一般原則,剛才講過,并不是所有人都遵守的。

1.4 節耳勢

耳朵旁還有一個筆勢,節耳勢,這是指“卩”的寫法。“卩”古代就是“節”,一種信物。節耳勢是獅口加一豎,我們上海人稱之為硬耳朵。這樣一來,節耳勢只有一個室,這個室不宜拉長,但跟剛才邑耳勢一樣是可以穿頭的。

《漢溪書法通解》說:“節耳之法,可方可微圓,而不宜太長。所謂“方”,就是用明節點,所謂“圓”,就是用暗節點。

如智永《千字文》中的“卿”字,就是用圓節點寫的,也就是順時針轉出來的。而且我們看到,這個節耳勢是穿頭寫的,還放低了一點。其他如“即”字,右旁的節耳勢,差不多放低了一半。

也就是說,阜耳勢往往右邊差不多高低,而節耳勢就是要低一點。

《陰符經》中的“命”字,可以看到用明節點、一豎穿頭的寫法。這個節耳勢不能放低,因為它上面還有其他筆畫,一低字心就會出現空白,結構就散了。

一個筆勢產生后,類似的寫法都可以稱為這個筆勢。拿節耳勢來說,也還有其他用法,如智永這個“服”字,中間就是一個節耳勢。

節耳勢在草書中,一豎經常縮小為一點,所以今后看見這樣的形狀,都可以稱之為節耳勢。

這是節耳勢在草書中的寫法。

孫過庭《書譜》的“矣”字,上面是什么筆勢呢?因為形狀和節耳勢完全相同,所以都可以歸入節耳勢。

謝謝各位。

本節要點:

三牽綰。

曲鉤勢。

阜耳勢,邑耳勢,節耳勢。

複習思考:

智永《千字文》中的“蒙”字,用了什么筆勢?

智永“陽”字,用了哪些筆勢?它是不是少了一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