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为三年级作文打好基础

 黄妃妃 2016-12-08

“我最愁的就是孩子上三年级写作文了!”“孩子不会写话,怎么办?”“孩子会说,怎么不会写呢?”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苦恼,怕孩子上三年级不会写作文,写不好作文,那么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使学生三年级会写作文,就要在二年级打好基础。其中的道理很明显,如果学生没有二年级日常的作文训练作为基础,上三年级就直接写作文的话,这不是强人所难么?

那么,要如何有效地去做好奠基工作呢?

1.学写头尾,首尾呼应

“学写”就在于模仿。二年级的学生语文积累少,且思维、语文能力发展还不够成熟,最适合他们的习作方法就是模仿。语文书就是最好的媒介。

在学习《难忘得泼水节》时,我们学习了“开门见山”的开头方法,直接扣住“难忘”来开头,且在末尾又点出难忘,首尾呼应。我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特点,并模仿写《难忘得剪纸》,学生学得很快。

在学习《恐龙的灭绝之谜》中,“开头设疑”的方法也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我初步让学生体会到了这种方法的好处,从而激发学生模仿习作《人类的出现之谜》,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进一步地拓展。

“总分总”的布局总是和首尾呼应相联系,所以学生习作起来也不会跑题。

2.方法得当,有事可写

在二年级上学期刚接触日记时,我引导学生写日记,我就说抓住在这一天里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来写,但是问题出现了:学生不会写,因为学生说这一天没有什么事让他印象深刻;学生写得太少,只是会用一两句话来简单地写什么事。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反思和同其他老师“取经”之后,我发现,是我的方法不当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习作,要有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学生最开始不会写,我们可以先抓提纲,让学生说内容,再领着学生运用语言将内容补充具体。

根据《北京亮起来了》我们模仿写了《学校美起来了》,我就引导学生说说,学校哪里美,为什么美,在学生说完之后,再组织语言来写,学生就不会感觉习作很难了。

习作,要“有事可写”,写的事是他们印象深刻的事,这样学生才会将他们观察、思考、想法融入于习作之中,也就是“有感而发”“真情实感”。

这学期,学校举行了文艺汇演,拔河比赛和运动会,这样的活动,都是学生们感兴趣的,且印象深刻的事件,这也恰恰是学生习作的素材。于是,我引导学生抓“点”,来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且加入自己的感情,写了《六一礼物》《激烈的拔河比赛》《炎热的运动会》《精彩的运动会》,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在逐步地提升。

3.扣住主题,不跑不偏

习作要扣住主题,才会不跑不偏。

比如,我们在写《神气的大公鸡》这篇作文中,我就引导学生扣住“神气”来说大公鸡的神气体现在哪里,学生就会说道:“走路很神气”,那就要具体写出大公鸡是如何走路的;有的说“打鸣很神气”,“保护母鸡很神气”,那就要结合自身的经验,来具体地写出神气的细节,再融入想象,效果会很好。

在写“炎热的运动会”时,就要扣住“热”来写,在写“有趣的运动会”时,就要扣住“有趣”来写,在写“激烈的拔河比赛”时就要扣住“激烈”来写,组织好语言,将内容写具体。

4.修饰语言,精彩生动

学生如果具备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运用恰当的成语,比喻句,联想句,会使习作更加精彩。

    相信有了二年级的习作基础,学生在三年级习作时就不会感觉摸不到头脑了。夯实基础,习得方法,运用语言,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学生的习作能力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