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业故事-李银祥于康姿百德(2)

 风勤好景 2016-12-08

      李银祥通过翻阅文献,知道传说的‘地气’是存在的。我国古代就已经认识到磁场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古人没有磁场的概念,就用‘地气’代替。地磁场被认为是太阳、水、空气之外的第四个生命源。虽然地球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人体在缺磁状态下,会出现新陈代谢反应上的变化,特别是红血球的含量减少,昼夜节律变化,免疫力低下,易被病毒、细菌感染。而世界上的几大长寿村,磁场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居民寿命普遍较长。

      但是,科学家通过卫星测量,自1670年以来,全球磁场平均减弱了10~15%。磁场对人类健康的作用不容忽视。现代人类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李银祥从此专心投入人工模拟磁场的研究工作。

技术壁垒前的科研领袖

      其实,各国科学家早就已经意识到这一危机,发达国家纷纷投入了人工补磁的研究工作。但是他们都普遍陷入了一个误区,由于人工磁场的穿透力不足,他们认为只有提高磁场强度来才能增强穿透力。研究陷入困境,美、日等国都想取得技术上的突破。

       李银祥当时就率先提出:提高磁场强度,穿透力只能提高1-3厘米。这种模拟磁场不但达不到补磁的作用,反而对人体有害。针对模拟地磁场,李银祥大胆提出设想:地磁场强度只有0.3-0.5高斯,却能穿透几千公里的空间,说明穿透力与磁场强度并不相关。因此人工制造出低磁场强度,高穿透力的磁场是完全可能的。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的科学家共同拟定了《开发高科技磁性睡眠系统工程计划纲要》,由于在科技领域中的突出地位和实力,李银祥被任命为总负责人。 在他的领导下,经过无数次试验,攻关组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专利技术——“仿古地磁发生器”。这一发明成功解决了传统磁疗产品磁场强度过高而穿透力严重不足的技术难题,攻克了“世界人工模拟地磁场”技术壁垒。“仿古地磁发生器”磁场强度只有1~5高斯,穿透力却可以达到60cm以上,成功复制了长寿村的地磁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