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 提升 反思 前行 ——小学数学一线优秀教师国培有感 长青小学 很荣幸能参加这次为期十天的国培计划(2016)----中小学数学优秀教师研修项目培训。来到历史悠久的古城西安。在陕西师范大学的精心安排下,让我们来自全国的近百位骨干教师得以与众多专家、学者乃至国内的数学界权威人士面对面地座谈,倾听他们对数学教学的理解,感悟他们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刻把握,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让我们受益匪浅! 一、专家引领,理论提升 本次培训的安排理论讲座共12项,内容几乎涵盖了数学教育所有方面。真是专家云集,讲授精彩。各位知名专家从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他们对小学数学教育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其中多位专家的观点,经验让我记忆犹新:任苑玲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使我印象深刻,感触颇深。众所周知,当前通过深入一线课堂,我们发现新课程在实施中,教师们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设计,小组学习方式的落实,教学评价等。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教师的智慧与功底。任老师用生动的案例与老师们进行积极的互动,在问答与交流中使我们感悟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直指教学本质,提出核心问题,解决重要问题。任老师还给我们提出建议:“如果改变不了大环境,我们改变小环境;改变不了将来,我们改变现在;改变不了他人,我们改变自己”“人生许多风景,要学会取舍”这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智慧,更是一个做人的道理,这是一个一线教师应具备的品质,这是我们所有人做事的原则。 巩子坤教授的“教师在研究中成长”一课也让我记忆深刻。巩教授机智、幽默、激情四射。他倡导教师要具有扎实的数学专业基础。最起码的要求是,对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几何学、代数学、统计与概率等领域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还要全面把握数学学科知识。特别要比较清楚地把握数学科学体系中知识的核心思想,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了解这些数学知识的教育价值。同时还要准确把握教材的新特征,明确其重点、难点与关键。实际问题的驱动是数学新教科书的突出特征,而问题的引入、概念的提出、公式的呈现,都充分体现出教科书在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的外在环境。不仅如此,对于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等数学课程中每个领域的突出特点,也要有比较准确的把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特别是一名骨干教师,具备以上素养极其重要。 二、反思交流,伴我前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是古人对相互学习的最好的诠释。本次培训,汇聚了全国一大批优秀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每位教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的外部条件也非常相似。因此,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省市的新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我们不断地交流,我不断地反思,发现自己视野之局限。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完整的社会的人,不仅仅需要知识,还需要我们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条件。教师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要成为“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 十几天的培训是短暂的,但是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却是永恒的。我要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勇于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更多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