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合院保护的公众参与意识

 昵称38830431 2016-12-09


参与2004年北京市政协四合院相关调研的城建环保委副主任王耀荣深有体会。在旧城区,相当一部分居民居住条件非常恶劣。改革开放后,人们改善住房的要求强烈,这就需要政府帮助居民改善住房条件。他认为,改革开放前,古都风貌保护和百姓住房的矛盾不是很明显,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矛盾就日益凸显。

  众所周知,好的四合院住起来是非常舒服的,但是北京大多数的四合院却是年久失修的,对于住户而言,祖上留下来的老房子,感情上的确是舍不得的,但是居住条件差又是极现实的问题。时至今日,前门的一个住户至今还常常让人们提起:一家三代人同居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夏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是常事儿。一家人的经济来源则是依靠政府低保。

  作为旁观者,都知道四合院的可贵,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住在条件恶劣下点雨就漏水的屋子里,空谈保护又有什么意义?

  对于个体而言,提高生活质量是最现实的事情,生活质量提高了,才有闲情对别人的事指手画脚。所以当东四地区的四合院被拆掉时,只有一户人明确反对,其他人为什么不反对,理由显而易见。

  所以要想保护四合院,保障改善四合院居民的居住条件也是非常重要和非常现实的。对于那些年久失修,难以复原的四合院,可以拆掉。但对于某些可以修复的,应该想办法修复保护,对于那些保存完好,具有历史价值的,应该特别地保护,这样,四合院这个北京的符号才不至于面临消亡的危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