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习猫步的三个要点

 动力帆船 2016-12-10


   各门各派的太极拳套路,如果细作分解与归纳,无非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重心的转换;二是两个手臂的开合;三是脚步的移动。由此可见步法的重要性。网上介绍练习猫步的文章非常之多,但大都太过繁琐而缺乏可操作性,根据个人的练习体悟,只要抓住以下三个要点即可:




  实腿一侧的“旋转下沉”。实腿一侧的“旋转下沉”是步伐移动的核心,是必须要掌握的一个技巧,否则猫步就无从谈起。脚步欲要移动,首先要做的就是实腿一侧的“旋转下沉”,有的称之为坐腿或坐胯。其意义在于:

   1,将身体重心100%稳固在实腿,虚腿毫不承重,才能做到轻灵,提收自如;

   2,“以胯领膝”。所谓以身体带动四肢的两腿,就是通过实腿的“旋转下沉”实现的。即当实腿一侧“旋转下沉”时,虚腿一侧的胯则微微翘起而悬空,即是所谓的“以胯领膝”,以身体带动下肢。

   3,实腿一侧“旋转下沉”后,前后、左右开步都一样,区别仅是落脚的方位不同,这种灵活性在技击时显得尤为重要。向前及左右开步脚后跟内侧先着地、向后开步脚尖先着地则纯属自然,否则反而觉得别扭。

   4,实腿一侧“旋转下沉”后,可以自然避免:重心不稳晃晃悠悠、虚腿带着重心收脚和开步、脚落重心到等毛病。

   前后重心移动,“裆走下弧”。步伐前后的转换,移动重心时胸向不宜发生变化,所以要“裆走下弧”,即实腿松胯下沉,胸向不变,蹬地移重心。这样可避免身体上身左右摇晃,与“旋转下沉”相配合,亦可避免身体的高低起伏。




   动步提膝。在步伐转换过程中,虚腿的提起,提的是大腿,脚尖自然下垂,即所谓的提膝。提膝不仅是为了使步伐转换灵活,更是技击的需要,用脚蹬、踢、踹等技法和用膝击打对方,均须提膝方可灵活多用。

   在练习猫步时,要注意养成一些好习惯:①无论是左右还是前后开步,脚尖都要自然朝前,始而勉强,久而自然;②如掌握不好步幅的大小,在练习时可将开出去的步子,立马收回再开出去,久了即可收放自如;③前后开步要掌握好45度规律,可使两脚之间的横向距离,自然而然与肩同宽。


   以上只是个人的练习体悟,是否值得参考,望拳友们自己去验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