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科技学院:借鉴德国办学经验 加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

 ccj2005 2016-12-10

浙江科技学院建校30多年来,始终坚持“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特色,深入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先进经验,全面深化教育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建校之初,根据1984年中德双方政府协议,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受德方资助开始中德合作办学的高校,积极学习借鉴德国举办应用科学大学(FH)的经验,深入探索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通过引进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理念、实践型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加强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专业教育合作,深化中德合作和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改革举措

一)调整专业设置 对接社会需求

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通过大力加强面向地方和行业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有效提升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形成了与浙江产业发展吻合度高、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1.增加两个“实践学期”在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设置生产实习(金工、电工实习)和工程实习两个“实践学期”,生产实习着重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工程实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引入“项目教学”专业学习阶段引入“项目教学”,着眼于提高学生运用跨学科综合性知识的能力。项目设计的题目来自企业,学生在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从市场调研、设计、制作和作品展示的整个实战过程,并撰写项目设计论文。

3.实施“31”培养模式在“卓越计划”各试点专业实施“3+1”培养模式,即学生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并大力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目前学校工科实践教学课时已超过总课时的35%。

(三)深化教育开放 拓展合作工程

1.联合培养本科人才学校与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等8所同类高校签署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协议书(“2+3”项目),开展中德双校园联合培养高素质本科人才。

2.拓展中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拓展中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际交流合作院校,拓展合作项目,开设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及全英文授课课程群。开拓科研领域,学校与德国著名高校杜伊斯堡-艾森大学(UDE)签署共建国际合作研究基地协议,充分利用德国先进技术优势,引导教师开展面向工程实际应用的项目教学改革实践、工程项目设计、专利、技术服务等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加强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联合申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校企研发基地、教师进修基地、学生实习基地和学生就业基地。吸纳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审定工程实践实施方案,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

(四)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 开拓国际视野

1.建立实践进修制度学校要求青年教师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通过“跟班”锻炼、产品科技开发等途径,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了解地区产业发展最新动向。

2.完善教师队伍结构通过相关制度和政策,引进高级工程师充实教师队伍,聘请企业高水平工程专家来校兼职任教,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3.建立进修培训制度充分利用中德合作项目和平台,选派教师赴德国高校进修、培训,聘请国外合作院校教授来校任教和指导,拓宽教师国际视野,积极鼓励教师开展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研究,提升教师的学术和教学水平。

(五)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1.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学校十分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力倡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加大实验课程比例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课程的比例,在工科专业实验中,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比例接近50%。

3.构建课程体系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进课堂进学分,形成了由创业教育核心课群、拓展课群、复合课群等组成的完整的创业教学课程体系和一支跨学科专业化的创业教育教学团队。

(六)搭建研讨交流平台 扩大中德合作办学的辐射效应

长期以来,学校通过主办、承办有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众多学术会议,建设中德论坛等高端交流平台,积极推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省内、全国和国际间的推广。2008年,教育部确定学校为“中德论坛”基地建设单位。2012年,学校作为工作组成员单位承办中欧工程教育合作专家工作组暨中欧工程教育联盟中方成员会议。2013年学校作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参加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

二、典型成效

(一)构建了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国内同类本科院校,率先把“应用型”与“本科”进行嫁接,提出“应用型本科”概念,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对地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持续进行了三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系统构建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建立了三层次课程体系和全程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工科院校率先引入两个实践学期和“3+1”实践教学安排,构建了“基础、专业、拓展与复合”三个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完善了生产实践、技术实践、课程实践、社会实践、科技实践、毕业设计等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

三)探索了有效建设国际化、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途径

九十年代初率先从企业引进优秀工程师充实师资队伍,聘请德国教师来校教学和指导,并通过制度建设和教师下企业、赴国外进修等多途径,建设了一支国际化、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中有企业经历的达33%,工科专任教师中有企业经历的占比已达46%。

(四)专业和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实施合作项目80余项,开设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7个,全英文授课课程群2个,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6个;与企业联合建设7个国家级工程示范中心,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出版了应用型本科教材100多部,其中获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精品教材6部。

(五)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通过中德系列合作项目的实施,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名列国内同类院校前列。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成绩突出。创业教育成绩显著,是全国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KAB创业教育拓展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KAB创业教育基地。国际化办学水平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学校成为浙江省对德教育、科技合作的重要窗口。

(六)成果辐射面广,影响大

学校作为教育部确定的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试点院校和“中德论坛”基地建设单位,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对德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学校借鉴德国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做法与经验受到广泛肯定与推广。

(七)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政府社会高度评价

通过三十多年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出版了《中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等论著5部,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高教研究》等发表相关研究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受到中德两国政府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关注。2014年,我校主持的“基于中德合作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二十年探索与实践”首次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三、工作展望

(一)深化中德合作内涵

坚持以我为主、国际合作入主流,以中德工程师学院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中德合作特色,加强与德国等国外研究型大学合作,不断拓展国际合作渠道,着力提升国际合作层次,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智力,开展国际化专业及课程群建设,加强科学研究项目与平台建设的国际合作。

(二)推进校地校企协同创新

对外合作确定共建和互利双赢的利益观,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强化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深度协作,不断拓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企业行业背景和支持力度,加强浙科院-安吉校地合作等社会服务大平台建设,不断增强社会服务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三)推进学科专业转型升级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按照“差异化”学科发展思路,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领军学科”,突出学科专业、科学研究与产业行业对接,大力发展面向区域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学科专业,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发展高度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

(四)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深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国际合作,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考核评价、分配激励和集聚流动等管理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多渠道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强对新引进人才的目标考核,积极营造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和人才成长发展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强化“双师型”队伍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