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到基因检测结果后我看了这本书

 ejcar 2016-12-10

读书week22:《人种自传23章》


为什么要读

今年生日做了个决定,做个唾液基因检测当作给自己的生日礼物。5ml唾液,一个多月的漫长等待,我拿到了我的基因检测结果。当天很兴奋把结果发给了爸妈,结果当他们看到有很多潜在疾病提示第一反应就是,别信他就是为了骗钱,让你买药买保险吧?我一脸懵逼,虽然这样商业化的路径确实存在,但是不能因此否定结果的科学性。


基因检测越来越便宜,唾液检测一千来块就能搞定,逐渐走进的生活。所以为了解释清楚基因检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看了这本还是芒格老先生推荐的《人种自传23章》看看缺少医学背景的人,是不是也能解释清楚这件事儿。


和物理一样,我把它理解成历史书来读;进化数亿年的复杂机制,血型、疾病、智慧、性别,没有非黑即白,没有一成不变,基因组蕴含的规律也可以映射到社会的运转。40亿年前的生物什么样子,我们没有化石可以研究,唯有一部了不起的书,就是基因组.


基因的故事,要从地球初期说起


在一个只有最初的最初地球上第一个生物,被命名为luca,它所有物种共同的祖先,luca可能诞生于一个地下很深的地方,存在于火成岩的裂缝里,吃硫、铁、氢、碳为生,由于突变它具备了自我复制能力。从那时候开始,所有被称之为生命的,都有两种能力——复制自己、制造秩序。luca的时代,染色体可能还是环状,而且且每个染色体只有一份,说不上是稳定的秩序.


RNA,就是一种不需要外力帮助就能够复制自己的形态,种种证据表明,它比DNA更古老,它可能就来自luca后时代.  但是,RNA不够稳定,遇热或者生物体长大过程中,它的复制出现一点错误,就会导致生物体坏死或解体。进化过程中,它发明了一个更坚强的变种就是DNA——一次复制连三个字母,保持准确性;每三个字母带一个氨基酸标签,让它容易被原核糖体找到,即快速又准确,于是. DNA,在进化过程中,担任了组合更复杂蛋白质生物体的基础. 而RNA,负责连接DNA和蛋白质世界,翻译DNA语言到蛋白质语言,它们,组成了我们的遗传密码。


luca之后的30亿年时间里,上千亿单细胞生物曾经被尝试制造出来,然后因为形态不稳定没有存活下来,直到30亿年后,把化学物质转化成DNA和蛋白质的细胞出现了。又过了20亿年,大约10亿年前,多细胞的生物出现了,它们更大,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虽然每次灾难都会灭绝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但是动物的大脑,却一代一代变得更大. 基因似乎找到了一种方式,制造有智慧行为的生存机器,如果它懂得在暴风雪来临时迁徙或者搭建住处,这样更有利于基因的繁衍.


大约500万年前,两支古猿分道扬镳,其中一支开始了孤岛繁衍,由于突变有两条染色体融合起来了,形成了现在的2号染色体,这也是我们和黑猩猩最大的不同。上帝是一名高超的程序员,人与黑猩猩的2%的基因差异,给了人类巨大的竞争优势. 二号染色体突变的时刻,被教皇称为注入灵魂的时刻.


500万年前,这支“南方古猿”最初食草,为了适应长途跋涉进化出直立行走,和会出汗的少毛皮肤。为了生存,后来戏剧性的变成了食肉动物,我们的祖先开始适应有大量油和脂肪的鱼类食物(我们爱海滨度假,也说明我们祖先可能喜欢水),这类食物中大量蛋白质支撑了更大的大脑发展(每10万年增加1.5亿脑细胞)。之后的进化中,雌性和雄性学会了合作,更优质的食物供给,让雌性身材变大,从雄性的70%变得更为平等的90%,身材差异减小推动了一夫一妻发生,更推动了此后的性别分工。一夫多妻的动物社会里,只有雌性会谨慎选择异性;而一夫一妻,双方都会谨慎选择;在干旱的非洲大陆上,男猎女植分工合作,如果植物生长不好就吃男性打猎得到的肉类,反之打猎成绩不佳还有植物可以充饥;食物分享稳定了蛋白质摄入,反过来又推动大脑进化和更高的蛋白质需求,从而男性女性互相依赖,进一步巩固分工关系。


不同的生物体,采用了不同复杂度的组合策略。比如细菌,在各种恶劣环境中生存需要强大的繁殖能力和数量众多的后代,所以它把RNA世界里的很多功能都扔掉了,以便更快繁殖. 而人类,进化出了大脑懂得创造更好的环境而不完全是适应,似乎历史上没遭遇过细菌一般的竞争环境,所以保留了复杂的结构和占有尽可能多的基因,身体里还保留了很多远古时代RNA世界的痕迹. 两条路,似乎都走通了。我们和细菌,都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1866年,碌碌无为又爱好数学的孟德尔神父在修道院花园里研究杂交。1932,穆勒发现基因突变可以被X射线方法人工诱发,获得诺贝尔奖,开启了现代遗传学.


冰岛是理想的遗传学实验室,公元900年左右由一小群挪威人建立的,此后迁移的很少,所以27万冰岛人很容易追溯到自己的祖先也就是那几千个北欧海盗。1100多年的寒冷和孤独以及瘟疫,让近亲结婚现象很多,成了遗传学家狩猎场。


这部历史,都写了些什么


xy染色体——性别

性别,并非开始就有,是基因的对抗升级过程中,进化出了性别。比如两栖动物是由环境温度决定性别,某一刻我们的祖先进化出了用遗传决定性别,来自于父母双方的染色体混合,可以加速试错过程,有利于繁衍出更有竞争力的后代。


有了xy染色体,受精卵从第一刻起,就开始就接受角色训练;y染色体用钙造出鹿角,x用钙造出乳汁;y染色体携带对男性有好处的基因,比如肌肉发达、暴力基因,偏好较大乳房的也是因为这样会产出更多乳汁,避免新生儿夭折;而决定直还是弯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q28位点,大约4%的男性是母性遗传同性恋;当然后天因素也会有影响,比如更多哥哥的男性更容易弯。


基因组是父辈基因与孩子基因,男性与女性基因的战场。性别出现后,两性的基因是对抗着进化的。对一方有好处另一方却有害的基因,叫做性别对抗基因。比如“性骚扰”概念,就是对抗基因的产物;男性为了进入最后一垒,可能会进化的过度“展示”自己,但是女性会逐渐厌倦和反感这样的展示。


人的智力进化,也是这样的“位点之间竞争进化”机制推动的。比如一个说谎基因,如果主人变成一个成功的诈骗犯就能更好的繁殖自己;但是另外一个能提高人辨别谎言的能力的基因,需要让主人避免上当来繁殖自己,两个基因对抗着进化。


12号染色体——颜值

十二号染色体上的hox基因负责结构,负责从头搭到尾,从一个很小的不对称开始,基因之间彼此激活或抑制,直到搭建完成。分析的最初看起来复杂和无序,最后得到的也是非常简洁的答案。所以基因检测可以告诉你,一部分颜值的信息。


6号染色体——机智

天赋确实是存在的,因为6号染色体与胰岛素和糖代谢有关,这部分基因决定大脑葡萄糖使用水平,智商高的人大脑葡萄糖使用效率高,但是一旦熟练则需求的葡萄糖大量下降,所以儿童时期遗传占51%影响,长大后对随着对葡萄糖的需求下降,这种影响逐渐消失. 后天的努力占了一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少学习不好的小朋友长大也可以有成就,门萨俱乐部成员也可能是loser这样的现象.


大脑是比基因组还要神奇的构造,基因组只有数30亿碱基对,但是大脑有上万亿突触。大脑思考的时候会发热,就像蒸汽机,它需要上万种不同物质来构造。记忆力超群,是一个竞争优势,但是记忆出众的人由于信息太多,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些动物记忆很好,因为不会总结规律,所以称不上“聪明”。人的大脑,就懂得总结规律和经验。而且奇特的是,经验对大脑的神经网络可以不断修正。基因组比冰山移动的还慢,大脑却在不断变化,他为什么被设计成一个能够被经验修改的机器,至今仍然是个谜。这也是探讨自私的基因还是人类拥有自由意志的核心命题。


7号染色体——语言本能

语言功能位于7号染色体,儿童时期语言学习的速度由遗传决定,长大后更多是后天因素决定。我们非洲草原的祖先,用其他物种不会的复杂形式共享一个详细信息以求生“进入山谷左转,你会发现一只长颈鹿尸体;躲开右边灌木丛,那边有狮子”;进化出语言功能的这一支获得了更大的求生优势。


9号染色体——血型

九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决定了abo的血型;每个血型都有容易感染的疾病,和能很好抵抗的疾病。我们的祖先经过极大痛苦对抗了大规模传染病——麻疹、天花、伤寒、水痘、梅毒、流感等,他们留下的痕迹就是我们的抗病基因。但是抗病能力往往需要付出代价才能换来;有的代价很高昂——比如某些抗病基因却容易导致镰刀形贫血;有的代价较低,只是不能接受错误的输血。存在必合理,每个血型的抗病方向各不相同,比如o型是容易感染霍乱的血型,但是为什么自然选择没有让o型消失呢?因为o型可以很好的抵抗疟疾。


11号染色体——个性

十一号染色体的d4dr基因制造多巴胺,d4dr中间有一段变化很大的重复序列,它有48个字母,不同人身体内重复2-11次不等。越短的d4dr容易多巴胺不足,如果缺少多巴胺,会造成个性上犹豫不决,反应迟钝,最极端的情况就是帕金森病;越长的d4dr对多巴胺越不敏感,越追求刺激。多巴胺很多的人,就会变的喜欢探索和冒险;当然过多多巴胺也是精神分裂的原因,会让人很容易厌倦目前的事,过于频繁寻找新的冒险。当然这只能解释个性的4%,大约500个基因直接间接与个性有关,可以用来解释这4%由遗传决定的个性。


8号染色体——你就是你

在长达40亿年的基因战争中,遗留了很多冗余的信息;人类基因组包含几千种病毒完整基因组,其中大部分已经不活跃;最常见的是一个制造逆转录酶的基因,它对人体完全没有用处,但是对病毒来说却是复制的必需;逆转录酶占人类基因组的1.3%,听起来不多,但是对人有用的基因组也只占总量的3%而已。这些自私的基因占了总量的35%,人体需要为此多花费35%的能量,这是不是自私的基因的一个证明?虽然这部分冗余本无用,但是却成为了每个个体独一无二的标志,是现在用来亲子鉴定的最可靠依据。


进击的遗传学


近期听说一个朋友的朋友,无不良嗜好但是却年纪轻轻得了急性白血病;劝家人少吸烟时,他却反驳你说我们伟大的邓爷爷一辈子老烟枪也没见怎么样?这些案例都指向同一个结论,就是后天生活习惯不能完全决定是否会得某一种疾病,另一部分此前未知的解释,在基因中。随着遗传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疾病的致病机理变得明确。


比如亨廷顿氏病,就是极端的100%基因致病,完全的宿命论,跟后天生活关联度很低,是显型的,父母一方有孩子就会得;四号染色体的异常,会导致不稳定的CAG大量重复,有这种基因的人大部分在30岁后生病,因为那时候CAG重复到了发病所需的量. 这样的基因缺陷只能通过基因检测测得。


哮喘相反,它是一个多因病.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较干净环境中,遭遇尘螨后5号染色体进化出对抗尘螨的免疫E蛋白. 时过境迁,我们环境里尘螨越来越多,床品,空调,封闭的房间,这时候适应古代环境的免疫机制对现代人就有一定伤害了。 哮喘是链式反应,对哮喘作出反应的基因不只5号,还有很多其他内因很多,同时能够诱发哮喘的外因也很多. 该病30%基因决定,其他是环境决定。


消化酒精取决于四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在瓶装水出现之前,很多时候安全的水只有煮过的水和发酵过的饮料,比如咖啡茶酒精,所以自然就进化出了代谢酒精较好的能力。但是在开阔的游牧地区,比如澳洲水源足够干净,所以澳洲人容易饮酒过度就在于此。


1号染色体负责生产乳糖酶,奶本来是婴儿时期消化,成年人乳糖酶下降,如果用奶制品只能用细菌替代消化,比如奶酪。后来基因突变可以消化牛奶,游牧民族最早开始习惯从他们的牲畜索取食物,所以70%的欧洲人可以做到,而非洲东亚和东南亚只有30%的人可以,所以我们也有更多乳糖不耐的人群。


听起来危险的胆固醇,但其实它位置很重要,它要制造物种关键激素:孕酮、醛固酮、皮质醇、睾丸酮、雌二醇;十号染色体上的cyp17制造皮质醇。皮质醇,是一个把身体和精神结合起来的激素,它可以干预免疫系统,改变耳朵眼睛和鼻子的灵敏度,当你精神压力很大的时候,血液里就会流动很多皮质醇。


如果是短暂压力,比如惊吓,肾上腺素会迅速上升,导致心跳加快手脚冰凉;但是长期压力,比如考试压力和工作压力,是皮质醇增加,它降低免疫力,导致考试前比较容易感冒,心情不好的护士容易得冻疮,焦虑的人容易得生殖系统疱疹,照顾老年痴呆症的人抗病t淋巴细胞比估计的少,西点军校容易得单核细胞增多症,清洁工比办公室秘书得心脏病几率高三倍。


运输胆固醇的apo载脂肪蛋白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比如吃一盘鸡肉的时候,吸收很多脂肪,随之而来的是溶于脂肪的胆固醇,肝脏需要消化这些物质然后送到血液。由于不溶于水,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需要被脂蛋白背着通过血液,最初的载脂蛋白叫做vldl,超低密度脂蛋白;一路在血液中卸下一些甘油三酯,变成ldl(坏的低密度脂蛋白,会提高血脂),最后胆固醇到了目的地,变成hdl(好的高密度脂蛋白)然后回流到肝脏进行下一批运输。


apoe载脂蛋白负责把vldl和甘油三酯介绍给彼此,apob在卸货的时候做相同的事情,如果这两个蛋白不能正常工作,脂肪和胆固醇就会停留在血液里,然后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poe非常多形态,e2,e3,e4三种类型,这三类取得甘油三酯的效率不同,所以携带不同基因的人得心脏病的危险不同。所以胆固醇被误解,认为是导致心脏病的原因;然而,只有因为遗传原因导致载脂蛋白低效率的人才是如此,对于其他人,更多是压力的一种表征,压力引起皮质醇提高,导致免疫系统的变化,但是检查结果表现为高胆固醇。


肿瘤的机制更加复杂,比如细胞有一个“程序性自杀”的机制以进行优选。比如一个5个月大的胚胎卵巢里大约有700万个生殖细胞,出生的时候只有200万个,而一生只有400个真正进入排卵过程,其他的都为阻止利益而自我牺牲了,为何演化出如此机制,叫做“神风之谜”。婴儿出生的时候,大脑有很多多余的连接,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都处于巅峰,而在一生中,学习到的规律和经验会让不必要的连接衰弱,在这个过程中每天都有脑细胞死掉,这个过程由ced-9基因刺激,按照一个精确的步骤“程序性自杀”,这并不是中央管控。


所以其实,虽然一生之中有很多机会会开启肿瘤细胞,但是因为有检查和抑制机制,身体会检查哪里生长过于旺盛,然后启动细胞内部的自杀机制。而的了癌症的人中很多tp53这个抑制基因都出了问题。


癌症是典型的老年病,最主要的风险是年龄,环境的风险比如吸烟,部分是因为它加速了器官的衰老,损害的肺部修复需要消耗端粒的长度,癌细胞容易侵入的就是要经常进行细胞分裂的组织,皮肤,睾丸,乳房,结肠,胃和白血细胞


全体基因的10%共同决定了衰老,比如十四号染色体上一个基因tep1,生产端粒酶。dna在复制的时候,如果说像复印一本上百页的书,每一页复制的时候都是从第二行开始,这样为了避免遗漏,添加一些无意义的首尾就显得很必要,所以染色体首尾重复出现ttaggg这样的文字几千次,这段无聊的文字就叫做端粒。端粒需要端粒酶才能生长,比如肿瘤就需要端粒酶。每次复制,染色体都会丢掉一些端粒,大概每年31个字母的速度在缩短,一个80岁老人的端粒大概只有他出生时候的5/8长。几百万年以来,人类没有什么天敌,端粒足够70-95年消耗,不同人的端粒长度差别很大,每个染色体末端带有7000-1万字母,所以寿命也会遗传。


每个物种带有计划好的衰老过程,用来与期望寿命和生育年龄相适应,在生育前自然选择小心的去处了可能损害身体的基因,但是在生育之后,或者不能再生育的老年,就不再去除。所以除了精子卵子细胞没有复制的上限,大部分细胞就像用跑表定时计算分裂次数,到一定程度就停止。比如动脉壁的细胞一般比静脉的有更短的端粒,因为动脉的工作更加辛苦,需要经常修补,当用光了端粒的时候,就会得动脉硬化,这也是为什么听不到静脉硬化的原因。


但是与衰老相联系的癌症、肌肉无力、关节僵硬、头发变灰、皮肤弹性差,都与细胞不能复制自己没关系。所以端粒并不能解释完全解释癌症,这样我们就陷入了一组矛盾,缩短端粒意味着癌症的风险,而让端粒长长的端粒酶确实肿瘤的必须。只能找到让肿瘤变味恶性的基因。


科幻的未来


虽然基因检测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保险可以根据你的基因检测结果做价格歧视,或者找工作的时候,需要提交基因检测报告,某些工种要进行歧视;甚至可能产生人种优化的思想,导致不完美的生物被不人道毁灭;但是,积极的一面是疾病的预防和提示,提前干预,或者基因疗法治愈疾病。


就像基因组研究的越深入,越发现不是清晰的黑白因果关系,基因组和生命一样复杂而带有不确定性,基因本身就是生命. 让我们充满热情并小心翼翼的,拥抱这些变化吧。


相关文章:

今天的癌症疗法的探索历史《众病之王:癌症传》

芒格推荐书单里有关规则探索的《深奥的简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