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王姓: “王”而不王,不王而“王”!

 daimatsu 2016-12-11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蓝色字“王姓王氏”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中华王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王氏宗亲交流。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王氏文化,传播王氏正能量。

“王”而不王,不王而“王”


一、王姓是以上古时期中国最高统治者的“王”的爵位为得姓因由的,这是她 区别于其他姓氏的一个显著特点。

与其他姓氏不同的还有,其他姓氏多以上古时期某一个人物作为血缘始祖 或得姓始祖,而王姓则拥有一个始祖群。在她高贵的血缘始祖群里,有大禹、子 契、后稷、虞舜等等这样响亮的名字,大禹、子契、后稷分别是夏、商、周三代 的始祖,而虞舜则是上古“五帝”之一。在她的得姓始祖里,有冒死进谏的比干 ,也有不太为人所熟知的田安、毕公高、太孙赤、王子城父、桓公揭,当然,更 有被王姓后人最为推崇的太子晋。这些得姓始祖们分别居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使 得王姓的得姓过程从商朝末年一直持续到西汉初年,前后横跨将近一千年。血缘 始祖们与得姓始祖们一起,形成王姓的一个庞大的始祖群。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姓 氏所无法比拟的。


王姓的得姓过程复杂而漫长,尽管有如上所述的明确的得姓始祖,但鉴于 这个姓氏以夏、商、周三代的王室作为得姓渊薮,目前存在着究竟是得姓于君王 们在位之时还是王子们失意之后的争论。也就是说,那些君王们究竟是在他们当 “王”的时候就已经以“王”为氏了呢,还是在他们的子孙们失去王位之后才纷 纷改以“王”姓?如果是前者,那么王姓的得姓历史将会大大提前,一直提前到 夏朝建立之初。当然,目前这种说法还很难界定,譬如像“周文王”、“周武王 ”这样的天子称号,尽管具有无尚的威仪,但如何判定它就具有以“王”为氏的 功能呢?

在上古乃至远古,除了三代君王,还存在着几个在名字前冠以“王”字的 人,他们分别是曾经与黄帝论道的隐士王倪,商王朝的先祖、被誉为“中国商业 鼻祖”的王亥,以及周文王的祖父王业、父亲王季。这三批人何以在名字前冠以 “王”字,各有所因,如果以他们作为王姓的得姓始祖,那么,王姓的得姓历史 可以进一步提前,甚至提前到黄帝时代!当然,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第 一,王倪是传说中的人物,王亥、王业、王季等称呼皆为他们的后代所追封;第 二,一个姓氏在确立之后就应该具有传承性的特点,而这里的“王”不具有这样 的特点。鉴此,谱牒学界一个较为公认的说法是,“王倪”等人只是在形式上具 备了以“王”为氏的特点,可以把他们看成是象征性的王姓始祖。

二、王姓人自立姓之后,整体上呈现出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用八个字来概括 ,就是“王而不王,不王而王”。

虽然这个族群有着最正统的王室血脉,然而,在秦朝统一全国、确立皇权 制度后的长达两千多年的社会里,几乎没有王姓人像模像样地登上过皇位。当有 王姓人试图挑战这个命题时,其结果都是以惨烈的悲剧收场。最典型的例子莫过 于“王莽篡汉”了。王莽这个无比勤政的王姓人在代汉之后,企图以他的复古式 的改革,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孰料适得其反,他是在置民于水火,终于招致 全民声讨,最后落得个碎尸万段;还有一个例子是,唐末义军领袖王审知率部进 入福建,开创“开闽王氏”;他的后代在福建建立割据政权闽国,并一度称王称 帝;接下来是上演父子、叔侄相残的连环惨剧,以致使得这个家族差点沉沦。“ 王而不王”,当王姓人试图在世俗生活中称王称帝的时候,总有一个并不美妙的 结局在等待着他们。

而当他们不再觊觎皇位,转而潜心于经绑济世,潜心于宇宙人伦,潜心于 艺术止境时,却能够获得至高的成就、至尊的荣耀。王翦助秦统一六国,居功至 伟,却深谙伴君之道,得以善终;王羲之醉心书法,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书圣”;王安石倾力变法,虽功败垂成,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政治家 之一;王夫之皓首穷经,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王国维一代国学 宗师,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不王而王”,这些王姓人从没有想过在他们的活动领域里称王称霸,但事实上 ,他们已经成为这些领域里的王者。

王者之气还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它更呈现在一个家族的整体色彩上。王姓 不能成为帝王家,但他们却总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成为当时中国最显赫的贵 族。在欧洲中世纪的法国,姓氏中拥有一个“德”字,是贵族身份的象征;一些 平民出身的人为了赢得这个“德”字,不惜用尽手段,乃至粉身碎骨;同样的, 在中国历史上,“王”姓也有这样的效果,不少人在统治者面前冒称姓“王”, 从而获得高位和显贵。以宰相王导为代表的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琅琊王氏一度几乎 控制了司马氏政权中所有重要的职位,而在南朝频繁的政权交替中,他们又扮演 为新朝统治者传递玺绂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中的一些人是有条件摘取皇 位的,然而,他们始终没有这样做。琅琊王氏所达到的巅峰状态,恐怕至今、以 后也永远不会有任何一个家族可以超越了。此外,太原王氏所创造的两百年位居 “五大望族”的地位、三槐王氏在宋朝创造了一个让家族累世不衰的家风,都显 示了王姓族群天赋般的旺盛的生命力。


当然,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皇家,也没有永远的显贵,科举制度完善后,田 舍郎也可以位登天子堂。在这种情况下,王姓人就选择默默发展,慢慢地走向繁 荣、走向壮大,以致到今天,他们当中的一些家族,可以不出震古烁今的名人, 可以不被世人所关注,只做平头百姓,但当猛然回头,却发现他们已成为遍布海 内外的最大族群。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槐王氏和开闽王氏,前者是今天王姓 中人口最多的群体,后者则在逆境中顽强崛起,子孙遍布世界各地。这是不是“ 不王而王”的更高境界呢?

在今天,王姓成为所有姓氏中人口最多的姓氏,正是“不王而王”精神实 质的最好印证。王姓人不事张扬而事业精进,朴实无华而芬芳四溢。王选发明激 光汉字照排系统,号称“当代毕曻”;王小波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以其小说成为 一代中国人的“精神骑士”;王石举重若轻,是中国地产界教父级的人物;王志 以“质疑”的风格在电视界独树一帜,领一代新闻采访的风气之先。不称王的“ 王”,就是人们常说的“无冕之王”。


三、王姓为什么会发展成为今天中国最大的一个姓氏呢?

历史上,刘姓借助刘汉天下、李姓借助李唐王朝,相继发展成为中国的一 个大姓,这是在人们的意料之中的。而对于王姓,虽然她有着显赫的前世,但按 传统的说法,她在得姓之时其实是相当失意的,究竟是一股什么力量能让这个姓 氏在众多姓氏中脱颖而出?

综合起来看,有以下三大原因:

第一,在所有的姓氏中,王姓无论是“源”、还是“流”都是最多的一个 姓氏,这为她在后世的超强繁衍提供了可能性。王姓的源头之多,为各姓之最, 已如前所述。至于她的“流”,主要是指历史上四夷民族的改姓、冒姓。四夷民 族改入王姓,在历史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是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特 别是在北魏孝文帝实行全面的汉化改革之后,北方几支主要的少数民族都有改以 王姓的记录。第二个时期是唐朝,在大唐一统的聚合力和感召力之下,周边一些 少数民族中出现改以王姓的现象。第三个时期是宋元以后直至清末,契丹、女真 、蒙古、满等曾经在中华版图上建立过政权的民族,在政权趋于衰落或消亡之后 ,其中的王公贵族陆续有改入王姓的情况。四夷民族改以王姓,普遍带有仰慕高 门大姓的意味,为王姓大河的形成汇入了力量。


第二,在立姓后的几千年里,王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居于贵族姓氏的 地位,甚至是居于贵族姓氏中第一的位置,这一位置很大程度上不随改朝换代而 发生改变,从而保证它的繁衍、传承总是居于最优的状态。王姓能居于贵族姓氏 的地位,除了一定的历史偶然性外,更与王氏家族一代又一代的传人披荆斩棘、 精心修为分不开。汉末的王允计杀董卓,壮烈殉难,从而把太原王氏推为天下名 门;稍后的王祥为母亲“卧冰求鱼”而位列“二十四孝”,把琅琊王氏推向历史 的前台;两晋之间的王导更是一手策划了东晋江左王朝的诞生,从而把琅琊王氏 推到顶峰。


第三,在门阀制度衰落后,王姓人并没有跟着衰落,他们很快调整心态, 适应科举时代的新要求,通过制定极具远见的家风、门风,以促进宗族子弟的积 极上进、相互提携,共同走向繁衍发展。五代时期的王祜在自己的庭院里栽下三 棵槐树,激励他的后代科举成名,位登“三公”;而他的儿子王旦更是把重视读 书、婚姻择贤不择富的条规直接写进遗训,以此开启三槐王氏自宋至今的极度兴 旺。

王姓人获得最优发展机会的事实,还可以从其他侧面反应出来。历史上, 这个族群拥有数量最多的宰相、皇后和驸马。这其中,琅琊王氏在两晋南朝时期 ,无论是拥有一品官员的数量,还是全部官员的数量,往往比其他几个世家大族 拥有官员数量的总和还要多。王家人在与帝王联姻时,占有着他姓无可比拟的优 势。据统计,历史上总共出了三十六位王姓皇后和王姓驸马。王姓人享有这份荣 耀,是以较大的人口基数作为基础的。在各个姓氏中,王姓人还拥有数量最多的 郡望,达到二十一个,另有三十八郡望之说。她还拥有数量最多、最完整的族谱 ,现收藏于中国家谱资料中心的三千多部族谱中,王姓资料居首,占了十二分之 一。


四、考量王姓人,可以探究以下第一,上古时期王室成员们的辉煌历史 能给王姓人带来什么;第二,王姓的得姓始祖在失去王位时的失意能给王姓人带 来什么;第三,一想起“王”这个字眼所引起的心理暗示能给王姓人带来什么。

也许我们会想到高贵与荣光,我们还会想到一种深沉、一种激越,一种热 血沸腾。历史告诉王姓人,做事要讲究内在修为。以此,他们在大多数时间里总 能做到潜于事功,不浮躁,不张扬。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慢慢抵达了“不王 而王”的彼岸。

王姓人的性格,塑造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格,研究王姓人的性格, 对于中国具有十分实际的当代意义。事实上,王姓人的生存哲学正为当代全体中 国人所运用。中国人越来越懂得说和做的关系,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光说不做 是花架子,边说边做是一心二用,做了再说或做了不说才最了不起,这种行事风 格跟“不王而王”的境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运用于人的策略也可运用于一个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大国 ,一直奉行韬光养晦、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并一再宣称,中国永远不称霸。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霸”也好,“王”也好,都不是自封的,历史上的自封 者大多以失败告终。抚今追昔,中国能以“和而不同”的心态与各国交往,随着 自身实力的日益强大,在无形中就能形成一股感召四方的王者之气。


解读王姓,一定程度上就是解读中国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第一章 王氏立姓: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王姓是中华百家姓中的第一大姓。

“王”字是大斧的象形,大斧的征伐杀戮意味着“王”的至高无上,因此 ,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 于“王”这个至尊之位。

一般认为,王姓的得姓始祖由一个群体构成,一些王子因为权力或地位的 失去,他们的后代为了追慕往日的荣华,纷纷以王为姓,主要包括子姓之王、姬 姓之王和妫姓之王。这些得姓始祖们分布在自商末至汉初将近一千年的不同时间 点上,其中,王子比干是最早的得姓始祖,太子姬晋则是最大支系的得姓始祖。

王姓的血缘始祖也由一个群体构成。与得姓始祖不同的是,他们由生活在 同一时代的君臣四人构成,即虞舜、大禹、子契、后稷。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到 前22世纪之间,他们为了治水而组成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形成一幅和谐共治的 壮美画卷。虞舜是妫姓之王的血缘始祖,而大禹、子契、后稷则分别是夏、商、 周三个王朝的先祖。

鉴于以上特征,王姓成为所有姓氏中起源最为复杂的姓氏。在历史的进程 中,四夷民族中的人们又通过改性、冒姓,汇入到王姓中来,使得王姓发展成为 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

当王室成员们身在其位时,他们并没有以王为氏,而当王位失去时,他们 却纷纷开始姓王,这是不是“王而不王,不王而王”的第一层含义呢?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简单的笔画却蕴含着一部绝不简单的姓氏史)第一节 王姓:一个源头最为复杂的姓氏2007年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最新统计显示,王姓在百家姓 中排名第一,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这意味着,每13个中国 人中就有一个人姓王,其数量相当于四川省的总人口。

王姓何以会成为这么大的一个姓?它的源头在哪里?要了解这些,不妨先 来了解一下“王”这个汉字的形成。

考据发现,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过“王”字,而且使用的频率很 高。“王”字原是一把斧头的轮廓,那时的大斧是两面双刃的,它的斧口形成了 “王”字上下部分的两横,斧柄则形成“王”字中部的一横。

大斧既是劈山开路的工具,也是征伐杀戮的兵器。“王”由斧演化而来, 意味着谁掌握大斧.谁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谁就是“王”。

“王”还含有另一层深意,它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 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的最高 统治者之所以要称“王”,而不称其他,大概源于此。

那么,“王”作为一个姓氏,它跟古代的“帝王”有什么联系呢?谱牒学 家们认为,“王”之所以在后来成为一个姓氏,正是源于中国早期的最高统治者 们的“王”这个至尊之位,那些王室们的后裔,构成后世王姓人的主体。因此, 跟其他的姓氏往往以某一个人作为得姓始祖的情况不同,王姓的得姓始祖是一个 群体,它由不同时代的很多人共同构成。

可是,对于“王”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成为一个姓氏的,则存在着很大的争 议。争议的焦点是,那些君王们和他们的王子王孙是身在其位时就已经姓王了呢 ,还是在他们失去王位之后,为了追慕往日的荣华,才纷纷以王为姓?

正是由于这些纷争,从而使得王姓成为中国各大姓氏中关系最为复杂的一 个姓氏。如果说王姓得姓是在王室成员们失去王位之后,那么它们的得姓始祖就 只能追溯到商周时期一些失意的王子们的身上;如果说王姓得姓始于上古帝王们 身在其位之时,那么夏、商、周三代的王室成员们就成为王氏得姓的渊薮,而三 代帝王们的始祖大禹、子契、后稷以及他们在治水时共同拥戴的天子虞舜,就组 成王姓的血缘始祖群。

(完成“治水”大业的领袖和英雄们,成为王姓人骄傲的血缘始祖群)第二节 虞舜、大禹、子契、后稷:王姓的血缘始祖群虞舜出自东夷族,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3世纪到前22世纪年之间,他继承帝 尧的天子位,被称为舜帝。在以舜帝为核心的领导班子里,有大禹、子契、后稷 等重要成员。大禹、子契、后稷三个人是黄帝的后裔,按辈分推算,他们是同辈 兄弟,其中,子契、后稷还是同父异母兄弟。在大禹的率领下,他们共同完成了 治水的壮举,并被舜帝分别加封。当然,那时候,这三个人无法知道,他们的后 代会相继建立夏、商、周三个王朝;而包括虞舜在内的君臣四人也不会知道,他 们会共同组成后世王姓人的血缘始祖群。

1、虞舜: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关于他的世系,传统观点认为 他是黄帝的八世孙。但很多现代学者认为,舜出自于与黄帝部落同样古老的东夷 族。

相传东夷族起源于河北燕山山脉一带,后因人口繁衍,大部分南迁至山东 泰山山脉一带,并沿着东海海岸分布于江浙地区。这是我国古代东方人数众多的 一个部落群,夷,是指用大弓的部落,《说文》称:“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 弓。”也就是说,以长弓善射飞鸟而被称作夷,因其居东方,故称东夷。

舜的母亲叫握登。据说有一天握登看见一条很大的彩虹,感而怀孕生下舜 。舜生得身材矮壮、皮肤黝黑、方头方脑、龙颜大口。他还是个“重瞳子”,一 只眼睛有两个瞳孔,所以又名重明、玄景、仲华、重华等等名字。由于他来自于 东夷族的有虞氏部落,所以又称作虞舜。

虞舜的出身相当寒微,是一个普通平民。他的母亲握登死得很早,父亲瞽 叟是一个盲人。母亲死后,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生下一个儿子,名叫象。瞽叟 和后妻很爱象,不喜欢虞舜。《史记》说:“舜父瞽叟顽,母嚣,弟象傲,皆欲 杀舜。”但虞舜并未因此怀恨在心,而是注意回避,依然尊敬父亲和后母,依然 爱护同父异母的弟弟。

虞舜十七岁时,被后母赶出家门出外谋生。他自己开荒种地,第二年就有 了收成。很多的人跟着他来到这些荒无人烟的地方,定居下来成了村子;再过一 年,就成了一个繁华的地方。村里一旦有什么争执,出来决断的总是虞舜。他公 平无私,无人不服,逐渐成为实际的村中领袖。

虞舜的声名广为传播,甚至传到了帝尧的耳朵里。那时帝尧是部落联盟首 领,被称为是一个“其仁如天,其知如神”的圣君,当政期间,他常征求各部落 首领的意见,而且设立谤木,让平民可以发表意见。尧年纪大了,想找一个继承 他职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到会的一致推荐舜。尧听了 挺高兴,决定先对舜考察一下。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后来还替 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

舜领着两个妻子回到父母身边,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 便与瞽叟一起用计,准备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舜用梯子爬上仓顶后,瞽叟就在下面放 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想找梯子,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他随身带 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飞了下来,一点也 没受伤。

瞽叟和象不甘心,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把一块块土 石往下扔,把井填没。回到家后,象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现在我们 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一进屋, 就看见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

原来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 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你呀!”舜也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 ,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 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再也不敢暗害舜了。

舜后来携娥皇、女英居住到妫水之边,他的后代因妫水而得妫姓。妫姓是 上古八大姓之一,舜成为妫姓的始祖。妫姓中的一支历经曲折,后来发展成为以 王为氏。

舜是在三十岁的时候被尧发现的,进入政界,五十岁摄政,五十八岁时尧 帝逝世,三年后,正式登上天子位。这一年,他六十一岁。

舜帝在位三十九年,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天子,他试五典,掌民事,试百 官,理庶政,尤其很注意提拔任用人才,百官和百姓都很爱戴他。舜帝还是道德 文化的鼻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文化的灵魂就是道德 文化。

舜帝晚年,南巡到苍梧之野,遇疾而崩,葬于九嶷山。舜帝两个妃子娥皇 、女英追踪至洞庭湖边,听到舜帝死于苍梧之野,二女便在君山泣血而死,从此 ,君山的青竹浸染了斑斑血泪。是为“湘妃竹”。而今,在洞庭湖边的君山上, 有二妃墓和二妃庙。在湖南宁远县南的九嶷山上,更有舜陵。舜庙、舜峰、舜池 以及娥皇峰、女英峰等等。自汉代以来,历代统治者都派人到这里来祭祀。

2、同样血脉的三兄弟大禹、子契、后稷何以会成为同辈兄弟呢?这就需要往上追溯他们的祖宗 ,一直追溯到黄帝身上。

据《史记》记载,黄帝本姓公孙,是有熊国国君。他的母亲叫附宝,见大 电光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个月后在有熊(今河南新郑)生下他。由于他 一直在姬水(今陕西北部)长大,以水得姓,改为姬姓。后来又居住到轩辕之丘 (今河南新郑),因此而得名轩辕。姬轩辕属土德,以此君临天下,土是黄色的 ,所以后世人尊称他为黄帝。

黄帝一生四处征讨,迁徙无常。他曾擒蚩尤于涿鹿之野,统一了北方;又 与炎帝战于阪泉,并与炎帝部落联合,使华夏归于一统。黄帝与炎帝一起,被后 世子孙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从《史记·五帝本纪》中可以知道,黄帝共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的 有14个,因为有重复得姓的,所以总共有12姓。这12姓分别是姬、酉、祁、巳、 滕、箴、任、荀、僖、姞、儇、依,其中姬姓是黄帝的嫡系,后来发展成为最大 的一支。

黄帝娶西陵氏的女儿螺祖为正妃,螺祖生下玄嚣和昌意两个儿子。在黄帝 的25个儿子中,这是两个最有影响的人,因为他们的后代都曾掌有天下,并由此 分出两个大系。我们要讲的大禹和子契、后稷,就分别在这两个大系里面。

先来说玄嚣这一支。玄嚣生蟜极,蟜极生帝喾,帝喾与他的妃子们生了四 个儿子,其中就有帝尧、子契和后稷。由此可知,不仅子契和后稷是同父异母兄 弟,他们俩还跟帝尧是同父异母兄弟,他们三人都是黄帝的第五世孙。

再来说昌意这一支。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大禹。由此可见,大禹 也是黄帝的第五世孙,他与子契、后稷属于同辈兄弟。当然,这里面含有太多的 传说成份,因为据考证,从黄帝时代到大禹等人生活的时代,相差有一千多年, 一千多年不可能只传承四代。但在他们之间,究竟传承了多少代,至今没有一个 统一的说法。

3、三个人的三种出生方式带有传说性质的,还有大禹、子契、后稷三个人神话般的出生。

关于大禹的出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他的母亲修己是有辛氏的女儿 ,当初因为吞吃了薏苡这种植物而怀孕,生下了禹。还有一种说法,禹的父亲鲧 治水失败,死后尸体三年不烂,他的腹中以此孕育出大禹来,大禹长大后,终于 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子契和后稷的出生就更富神奇色彩。他们的父亲帝喾,是“三皇五帝”中 的“五帝”之一。帝喾有四个妻子,次妃叫简狄,是有娀(sōng)氏的女儿。有 一次,简狄与同伴等三个人到河里去洗澡,看见一支玄鸟,也就是燕子,在河边 下了一只蛋,简狄就拣来吞吃了,因而怀孕,生下了契。

帝喾的正妃名叫姜原。是有邰(tái)氏部族的女儿,一次,姜原外出到 郊野,看见一个巨人脚印,心里欣然爱慕,就去踩它一脚,这一踩,就觉得身子 振动,怀上了孕。十个月后生下一个儿子,姜原认为这孩子不吉祥,就把他扔到 了一个狭窄的小巷里,但不论是马还是牛,从他身边经过,都绕着躲开而不踩他 。又把他扔到树林里;正赶上树林里人多,所以挪了个地方,把他扔在渠沟的冰 上。这时,飞鸟飞来,纷纷用翅膀垫在他身下,或盖在他身上。姜原觉得这太神 异了,就抱回来把他养大。由于起初想把他扔掉,所以就给他取名叫弃。弃就是 后来的后稷。

弃又叫后稷是如何来的呢?因为弃从小就跟别人不同,他善于种植稷(小米 )、菽(豆子)、麦等粮食作物,被帝尧发现,破格提拔为“农师”,也就是主管 农事、教人耕种的官。舜帝时根据这一职位的性质,封弃为“后稷”,于是后世 的人们多称弃为“后稷”。

4、治水得姓:娰、子、姬大禹、子契、后稷的相遇,应该是在他们共同治水之后。帝尧的时候,华 夏大地突发洪水,大水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漫过了丘陵。尧任用鲧治理洪水 ,由于鲧使用“堵”的办法,结果九年时间过去,洪水仍然泛滥不息。那时,舜 已代行天子的政务,他到四方巡视,看到鲧治水不力,就把他流放到羽山(今江 苏东海县与山东临沭县交界处),结果鲧死在那里。舜通过“禅让”,从尧手里 接过帝位后,举用鲧的儿子禹,让他来继续治水,并派契、后稷等协助。这样, 他们就共同组成了一个治水班子。

禹采用“疏”的办法治水。他开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处湖泽,疏浚了 九条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他历经10余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终 于平息了水患,获得巨大成功。

契在协助大禹治水的同时,负责百官的教化。舜帝嘱咐他,百官不相亲爱 ,五伦不顺,要他谨慎地施行五伦教育,教育的关键在于宽厚。在他的提倡下, 百官都变得亲善和睦。

后稷则利用自身的优势,负责在水患平息后的灾区教授黎民播种百谷,恢 复农业生产。他还负责粮食的调拨,以有余补不足。在他的管理下,百谷得以按 季节茂盛生长。

治水的功业完成后,纵横五千里的地域,都得到安抚。大禹创制《九招》 乐曲,带动四海之内的民众,共同称颂帝舜的功德。所谓清明的德政,所谓承平 之世,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的。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大禹等一般有功人员得到了舜帝的封赐。因为有母亲 吞吃薏苡这种植物而降生的说法,大禹就被赐姓“姒”(与“苡”同音)。后来 ,虞舜还把帝位禅让给他,国号夏后。

契则因其母亲吞了玄鸟之子(即蛋)而生下他,被赐姓为“子”,并受封 到一个叫“商”的地方。

后稷被赐予了一个最重要的姓,这就是黄帝拥有的嫡系姓——姬。大概因 为他是正妃所生的缘故吧,所以获此殊荣。他被封到有邰,也就是后稷母亲姜原 的出生地,并在那里生息繁衍。

公元前21世纪,姒姓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从此,中国开始了历史上 真正的王国时代。启共传十四世,十七王,历四百多年,至夏桀时灭亡。

子契的后代一直在商地,也就是在今天河南商丘一带生活。公元前16世纪 ,子契的第十四世孙商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商汤传位十七世,三十一王,历 时五百余年,在商纣手里灭亡。

姬姓后稷的后代主要在有邰活动,后来迁到岐下,也就是在今天陕西岐山 一带。到公元前11世纪,后稷的第三十四世孙周武王姬发灭掉商朝,建立周朝。 周朝传位三十世,三十七王,历时仅八百年,在周赧王手里被秦所亡。

一些谱牒学家认为,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身居王位之时,他们就 已经以“王”为氏了,三个朝代的王室成员们构成王氏得姓的渊薮。但也有学者 认为,这种说法过于勉强。不管怎样,三个朝代的始祖大禹、子契和后稷,与他 们的领袖舜帝一起,共同构成了后世王姓人的血缘始祖群。

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今天说到王姓的起源,大都说有子姓之王、妫姓之 王和姬姓之王,而不见有姒姓之王,也就是说,大禹的后裔并没有改以王姓。大 禹的后裔在夏朝灭亡后,经过发展,逐渐演化出了侯、夏、鲍等姓氏,据统计, 直到今天,以姒为姓的人也还有一千多人。在这里,因为大禹的后代建立了“夏 ”这个王朝,成了“王”,所以,把大禹列为王姓的血缘始祖,这是从象征意义 上来说的。

(在王姓立姓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三批“王姓”人,这是为什么呢?)第三节 王倪、王亥、王业、王季:早期的“王姓”人在讲早期的王姓人之前,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姓氏”。

1、姓氏略解在上古时期,“姓”和“氏”有着明显的区别。“姓”起源于母系社会, 它表明一种出生的血缘关系,同姓的人就意味着是同一个女性祖先的子孙。所以 ,那时“姓”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别婚姻”。由此,“姓”往往从“女”旁。譬 如:姬姓、娰姓、姜姓、瀛姓等。据考证,前面提到的商朝始祖契的“子”姓, 当时是写成“好”的,但念“子”的音。

后来进入父系社会,特别是进入夏、商、周时代以后,由于始祖之姓过于 久远,单表姓已不能说明现有的身份,于是就产生了“氏”。“氏”的出现,其 主要功能就是别贵贱,因此,它的产生往往跟职业、爵位、封国或封地等等因素 有关。如以受封国号为氏的 ,有齐、秦、吴、宋等;以受封地名为氏的,有刘 、屈、崔、常等;以先代官爵名称为氏的,有王、侯、史、上官等。那时,只有 具备贵族身份的人才能有“氏”,“氏”常常随着一个人身份的变化而变化。

但是到了战国以后,旧贵族开始没落,有的沦为平民甚至奴隶,以前表明 贵族身份的“氏”就变得没有什么意义了。形势的改变促使秦、汉时代的“姓” 、“氏”走向合一;或者一定程度上说,“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氏”取而 代之,成为单纯表明具有相同血缘关系的一种符号。从此以后,我们说到“姓氏 ”或者说到 “姓”,如果死扣本意的话,其实是指一个人的“氏”。

由此可知,我们今天说到的“王姓”,在上古时代应该指的是“王氏”。 我们讲“早期的王姓人”,其实是讲早期以“王“为氏的人。

2、王倪:与黄帝论道的最早隐士史料表明,周代以前,曾经在三个时间点上出现过在名字前冠以“王”字 的人。这三个时间点上的人物分别是:黄帝时代的王倪、夏朝中叶的王亥和商朝 末期的王业、王季父子。一些谱牒学家认为,这三批名字中带“王”字的人,应 该被列入王姓的得姓始祖行列。

王倪是一个更多带有神话色彩的人物,很难说历史上确有其人,但有多部 古代著作记录到他的事迹,他被描绘成一个仙风道骨般的人物。据传,王倪是伏 羲时代晚期、黄帝时代早期的一个人物,大约生活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那个时 候,他曾分别跟伏羲和黄帝论道。

说到王倪,还得提到另外三个人的名字,他们是被衣、啮缺、许由。这四 个人的关系是这样的:被衣是王倪的老师,王倪是啮缺的老师,啮缺是许由的老 师。而许由则是帝尧的老师。这四个人堪称古代最早的隐士,同时又是智慧的化 身。

王倪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一问三不知的人。啮缺是王倪的徒弟,有一次, 徒弟问老师:“你知道万物有共同的标准吗?”王倪回答:“我怎么能知道呢! ”啮缺又问:“你知道你所不明白的东西吗?”王倪回答:“我怎么能知道呢! ”啮缺因此而推理:“那么万物就是不可知的了!”王倪说:“我怎么能知道呢 !”

在连续三次作出“不知道”的回答之后,王倪抛出两个辩证法式的反问: “虽然这样,我还是试着来回答你的问题。你怎么知道我所说的知道不是不知道 呢?你又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不知道不是知道呢?”

他接着罗列了一大堆现象来作类比:“我还是先问一问你:人睡在潮湿的 地方就会患上腰痛病或半身不遂,泥鳅会这样吗?人睡在高高的树上就会惊恐不 安,猴子会这样吗?泥鳅、猴子、还有人,到底谁的生活习惯才是标准呢?人吃 肉,鹿吃草,蜈蚣吃小蛇,猫头鹰吃老鼠,到底谁的口味才是标准呢?毛嫱和丽 姬,是人们称道的美人,可是鱼儿见了她们深深潜入水底,鸟儿见了她们高高飞 向天空,麋鹿见了她们撤开四蹄飞快逃离。人、鱼、鸟和麋鹿四者,究竟谁才懂 得天下真正的美色呢?”

在这一场师徒对话中,王倪首先以不可知论的表象开头,然后迅速调转话 头,以犀利的辩证法论证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任何绝对的标准,只有局限在某 个范围内的相对标准。由此可见王倪思想的深邃。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智者,可否把他当作历史上的王姓第一人呢?目前的 基本看法是:首先,他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其次,“王倪”这个名字中的“王 ”,很难说是“因爵得氏”的。所以,他顶多只能算是象征性的王姓第一人。

3、王亥:中国畜牧业和商业的创始人王倪之后,大概过了一千四百多年,也就是公元前19世纪,中国到了夏朝 中叶。这个时候,出了一个叫王亥的人。史料清楚表明,王亥是商王朝的始祖子 契的第六世孙,是商王朝的建立者商汤的第七世祖。在商朝的发展史上,子契是 商部落最早的首领,成汤是商王朝的建立者,而王亥则是先商时期商族走向强大 的关键人物。史学家把子契至王亥时期的商族社会称为中心聚落形态,把王亥至 成汤时期的商族社会称为邦国形态。由此可见王亥在商部落由聚落形态转向邦国 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王亥被称为“王”,不但见于传说的文献,也见于甲骨文。甲骨卜辞中称 他为“高且(祖)亥”或“王亥”,中间还多次出现“王亥崇我”的记载。此外 ,王亥还有一个弟弟叫恒,在甲骨文中也被称为“王”。

那么王亥何以会被称为“王”呢?他是否已经具备“王”的性质了呢?通 过众多史料的互证,史学家们认为,首先,这是商族人自己对王亥的称呼,这种 称呼应该是在先商的王亥、王恒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它意味着以王为核心的雏形 性质的“王族”已经形成,但是它与成汤及成汤以后的商王的性质是不能等同的 。其次,在商部落中,王亥是第一个被称为“王”的首领,他的名字中含有强烈 的玄鸟图腾的信息。我们知道,商的始祖契被称为“玄鸟之子”,商人一直把玄 鸟作为图腾来崇拜;而在甲骨卜辞中,“亥”有时被写成“”,从鸟旁。由此可 知,此时“王”的概念,带有浓厚的宗教性。

综上所述,王亥的“王”位只能说明这是一种处于萌芽状态的王权的产生 ,正因为如此,王亥开启了商部落的邦国时代,而不是王国时代。但不管怎样, 从谱牒学的角度来看,王亥的“王”位还是具有了实实在在的“以爵为氏”的性 质。

在商代的王室世系中,王亥享有崇高的地位。据统计,《殷墟卜辞综类》 所收祭祀王亥的卜辞,多达96条。当时,商朝人祭祀王亥所用的牲畜多达三十牛 、四十牛,甚至五十牛、三百牛,有时还用祭天的礼节来祭祀王亥。

王亥享受如此尊崇,源于他的两大贡献:第一,他驯服了马牛,使商部落 的畜牧业得以兴起,从而让商部落很快富裕起来;第二,他开始了一项前所未有 的事业,即商业贸易,从而让商部落走向强大。

我们知道,大禹治水之后,子契被封到了商地,也就是今天河南商丘一带 。商的子民们一直在这里活动。到王亥生活的夏朝中叶,奴隶制社会得到了较大 发展,但还是处于初期阶段,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下。作为商部落的首领,王亥 和他的部族成员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驯服了牛和马,从而使畜牧养殖业从农业中分 离出来。关于这段历史,《世本·作篇》中这样记载,“相土作乘马”、“核( 亥)作服牛”。这是一件标志性的大事,它不仅提高了商族的生活水平,同时还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进步。因此,王亥被奉为中国畜牧业的创始人。

一个人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已经很了不起,但王亥还不止于此,他掀 起了一场更为深刻的经济革命,这就是商业贸易。在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进程中 ,商部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剩余农产品及畜牧产品堆积的数量越来越多。为 了让剩余产品发挥更大功用,以换回部落内部欠缺的物品,王亥率领部落成员同 其他部落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易。这种交易不是简单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物品的交换 ,而是有一定规模的部落与部落之间的贸易活动。

我们可以想见,当王亥率领他的子民们,赶着牛车,牛车上堆满了各种各 样的产品,组成一条长长的队伍,在荒原,在山间,在晨曦中,在落日下,他们 奔走于部落与部落之间,那是一幅怎样绝美的景象!

在贸易的过程中,其他部落的人称商部落的人为“商人”,称他们带来的 物品为“商品”。就这样,“商人”与“商品”的称谓,从那时起历经数千年, 一直沿袭至今。王亥因此而被尊为中国商业的鼻祖。也正因为如此,商丘这个地 方不但成为商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成为中国商业的起源地。在今天商丘市区穿境 而过的运河南岸,宽阔的商都广场上巍然耸立着一座王亥的雕像,这是后人对这 位极具开创精神的先人的一种颂扬和景仰。

作为部族首领,王亥本应该呆在后方,但迷恋商业贸易的他,却常年奔波 在外。大约公元前世纪19的末期,王亥又一次踏上经商之旅,这一次的目的地是 位于易水河畔的有易氏部落(位于今河北易水),与他同行的还有他的弟弟王恒 。有易氏国君绵臣以盛大的歌舞和宴饮欢迎商部落贵客的到来。

王亥这一次呆的时间很长,出乎意料的是,此行不但双方交易未成,还引 出节外生枝。王亥和王恒双双爱上了绵臣之女,不知是兄弟有隙,还是绵臣与王 恒私下有约,趁一天深夜,王亥与绵臣之女熟睡之际,一武士奉命潜入其室,将 王亥刺杀。王亥死后,王恒返回商部落,继承了其兄之位。

王亥被杀,先秦不同的典籍都有记载,但对于他的死,不能用今天“情杀 ”之类的原因来解释。史学家们一致认为,因两性关系致祸不符合远古道德规范 和婚姻关系,即使是王亥、王恒“同淫一女”也是没有问题的。因此,真正的原 因可能来自政治方面,要么是绵臣担心商部落的强大威胁到自身的安全,要么是 王恒觊觎其兄之位而假人之手除之。正因为事情扑朔迷离,所以王亥之子上甲微 花了五年时间才弄清真相。上甲微发誓为父报仇,鉴于叔父身在其位,他借用何 伯之师讨伐有易氏部落,荡平其地,并杀其国君绵臣以雪父耻。

对于王恒的下落,相关史料多无记载。当时的情况是,讨伐有易氏之后, 上甲微登上了商部落首领的位置。王亥之死,并没有影响到商部落的发展,相反 ,在上甲微的带领下,商部落的势力进一步扩大,商业贸易也蒸蒸日上,《诗经 ·商颂·玄鸟》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描绘了当时的商邦 已是房屋成片、人口众多的繁盛景象。正因为如此,在甲骨卜辞的记载中,继子 契和王亥之后,上甲微也被列入商王朝的三位高祖之一。

4、王业、王季父子:周王朝的奠基人从王亥之后大约过了五百年左右,也就是公元前14世纪,又出了两个以王 为氏的人,分别叫王业、王季,他们是父子关系。说到王业、王季这两个名字, 知道的人可能很少,但如果说他们分别是周文王的祖父和父亲,大家心里就会变 得明了。

周文王的祖父本叫古公亶父,父亲本叫季历。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建立周朝 后,对他的祖上进行追封,追古公亶父为周太王,又称王业;追季历为王季。古 公亶父。季历在世时并未称王,显然,这是周武王赋予他们以“王”的身份。

王业、王季是周王朝基业的重要奠基人。周的始祖后稷在大禹治水后,被 封到有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到后稷的裔孙公刘时,公刘将部落迁到豳(今 陕西的旬邑县),后来建立豳国。豳国国民一直继承始祖的事业,世世重农,部 落不断走向兴旺。到王业时代,他们已经在豳地生活了三百多年。

《史记·周本记》记载,古公亶父王业是个积德行善的人,做事坚持正义 ,国民都爱戴他。那时,西北边地的戎狄部落进攻豳国,要抢夺豳国的财物。王 业就把财物给他们,但他们还不满足,还要再来进攻,要夺取他们的土地与人民 。豳国百姓被激怒了,纷纷主张打仗。

这时,古公亶父说:“老百姓拥立君主,是希望君主保护老百姓的利益。 现在戎狄想来攻打我们的目的,是因为我们有土地和老百姓。其实,只要生活得 好,老百姓在我这里,还是在他们那里,那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老百姓为了我个 人的原因去打仗,用杀死别人父子的手段去达到我当君主的目的,这样的事,我 不忍心去做!”

于是,王业带着族人离开了豳地,迁徙到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 、扶风县一带)居住。岐山之下的周原是片沃土,这里气候温和、降雨充足、水 草丰美,据说连长出的荼芹草也甘甜如贻。王业和他的子民们在此划分田界,挖 沟泄水,垦殖耕地,进—步发展农业生产。他们还建都邑,造宗庙,立太社,设 官分职,定国号为周,周的国家雏型由此奠定。

古公亶父的宽容大度,深深感动了豳地民众,他们认为古公是千古仁君, 不可舍弃,便扶老携幼,离开戎狄追随古公到周原。邻国的人们听到古公的仁德 美名,心向往之,也纷纷前来投奔。周族因此很快兴盛强大起来。谦柔不争而又 避难成祥,这就是王业,他的行为感动天地民心,从而奠定周朝八百年基业。

王业生三个儿子:大儿子泰伯、二儿子虞仲、小儿子季历。季历就是王季 ,他后来继承了父亲的国君位。为什么不是长子、而是少子继承国君位呢?事情 的原委是这样的:

周室素有夫善妻贤的传统,王业的妻子太姜以贤德著称,无论王业身居逆 境还是顺境,她都紧跟在旁,无怨无悔。王季的妻子太任嫁给王季后,也如同她 的婆婆一样,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十分符合礼仪。据说,太任在怀姬昌、也就 是周文王的时候,内心庄严肃穆。姬昌生下来之后,有圣人的瑞相,特招祖父喜 欢,所以古公亶父就想把君位传给这个孙子。但是要这么做,就得先把江山传给 小儿子王季。这让古公亶父很为难,因为按常理应该是传位给长子泰伯,如果存 了私心,就有可能招来纷争。但没想到的是,泰伯是一个很孝顺父亲的人,知道 父亲的心思后,就和虞仲(古公亶父的二子)偷偷地跑了,跑到了南蛮之地,纹 身断发,不再回国。后来,他们的子孙在那里建立了吴国,当然,这是后话。

大儿子和二儿子跑了,古公亶父就可以心无挂碍地把国君之位传给王季了 。王季死后,周文王顺理成章地把位置揽到自己手里。

尽管王业是为了孙子姬昌才把君位传给王季的,但王季并非无能之辈,他 在位时,继承父亲遗业,修明政治,发展经济,开疆拓土,国力大为增强。当时 ,商王朝是文丁在位,为了平息西部戎狄民族对边境的威胁,同时一定程度上也 是忌惮周的强大,文丁对周采取怀柔政策。王季以此带兵西伐,横扫戎狄诸部落 ,使之纷纷归降周国。王季向文丁报捷,文丁嘉封他为“牧师”,“牧师”相当 于西方诸侯之长。看到王季的势力越来越大,文丁感到终究不是好事,就下令囚 禁王季。王季后来死在商都朝歌。

周文王即位后,广施仁政,周势力继续得以扩大。文王晚年,周势力所及 ,已经达到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二。文王在位五十年,他死后,周武王即位,即位 四年后,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

总结王倪、王亥以及王业、王季父子这三批历史上最早的在名字前冠以“ 王”字的人,可以描述如下:第一,他们在形式上具备了以“王”为氏的特点; 第二,除“王倪”外,“王亥”与“王业”、“王季”已具备“以爵为氏”的基 本性质,只是这里的“爵”,不可当“爵位”解,而是指官爵名;第三,相对于 其他“以爵为氏”或“以地名为氏”的姓氏在确立之后就具有传承性的特点,这 几个以“王”为氏的人,缺乏后代的传承性。例如,王业、王季之后的周文王姬 昌、周武王姬发,他们都是在名字前冠以“姬”姓,而不是“王”氏,而根据生 前事迹被追封的天子称号“周文王”、“周武王”等等,尽管具有无尚的威仪, 但显然,这不能被认为已经具有以“王”为氏的功能。

因此,一些谱牒学家把王倪、王亥和王业、王季拉入王氏立姓的始祖行列 ,并以此把王姓的历史拉长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不是说一点道理没有,但相 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立姓始祖,他们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杀身成仁的比干是王姓最早的得姓始祖,距今已有3100年左右)第四节 王子比干:子姓之王的得姓始祖按照传统的说法,王姓根据来源的不同,主要分为子姓之王、妫姓之王、 姬姓之王和虏姓之王。子姓之王为商王室的后裔,妫姓之王为虞舜的后裔,姬姓 之王为周王室的后裔,虏姓之王为改以王姓的古代少数民族的后裔。这其中,子 姓之王在商末周初之际既已出现,堪称众多王姓支派中得姓最早的一支,其得姓 始祖为因劝谏商纣王而被开膛挖心的王子比干。

1、比干推举商纣成王王子比干,子姓,名干,生活在公元前11世纪,是商代第二十九任君王文 丁之子。文丁就是那个始封王季为“牧师”、后又囚王季于朝歌的商王。文丁死 后,帝乙即位,帝乙就是比干的哥哥。帝乙死后,帝辛即位,帝辛就是商纣王。 由此可知,比干是商纣王的叔叔。商纣王在位时,比干担任少师之职。关于比干 ,还有一个有待考证的说法,说他贵为王子,被封在沘水流域(今河南泌阳县、 唐河县一带),建立了比国,成为商朝的诸侯王,因此,被称为比干。

比干是个忠臣,与他齐名的还有箕子、微子两个人。孔子曾说:“殷有三 仁焉。”这“三仁”,指的就是比干、箕子、微子这三个人。关于箕子,《史记 》中只说他是商纣王的亲戚,也属子姓。综合其它史料来看,他大概与比干同辈 。在商纣王时期,官至太师,其位应在比干之上。微子是帝乙的长子,帝辛的哥 哥,只因他是庶出,所以没有位登天子的福分。

商纣几乎就是一个古今暴君的代名词,他的荒淫无道、残暴成性直接导致 了殷商的覆亡。而比干则以他的犯颜强谏、赤胆忠心成为千古忠臣第一人。有意 思的是,商纣当年的上台,是身为叔父的比干一手促成的。

关于这段过程,史书的记载大致是这样:商代的第三十任任王帝乙临终前 ,召集弟弟比干和近臣箕子商量王位继承人的事。箕子建议立贤能善良的大儿子 微子为嗣,比干则主张让小儿子帝辛继承王位。比干说,微子虽是长子,但不是 帝乙的正妻所生,帝辛虽小,却是嫡子。最终帝乙采纳了比干的意见,让帝辛继 承了王位。

其实比干力争帝辛继承王位,并非完全为了维护嫡出正统,而是有他的“ 相人之道”的。《史记》里这样记载,帝辛“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 手格猛兽”,这是一个头脑灵活、身手敏捷、体格强健、力大如牛的人。有一次 ,王宫的一根顶梁柱坏了,工匠要搭一个架子,把梁顶住,再换上新柱子。帝辛 说,你们别麻烦了,我用手托着房梁,你们换吧!

纣王即位之初,也能称得上英明一时,他曾亲率大军东征徐夷(今徐州一 带),一直打到长江下游,使得东夷部落纷纷臣服。纣王凯旋时,比干带着文武 大臣,步行几十里前往迎接。那时君臣团结,上下一心。

2、商纣剖心叔父比干但商纣很快就腐化堕落,他大兴土木,驱使奴隶建造了一座高高的摘星楼 ;他宠信苏妲己,建“酒池”、“肉林”,沉湎于声色之中;他还造“炮烙”之 刑,以杀人取乐。

面对朝纲不振,社稷将倾,三位仁人忧心忡忡。箕子去劝纣王,纣王将箕 子的头发剪掉,把他囚禁起来;微子进谏,纣王依然不听,微子只好抱着祖先的 祭器远走他乡。

比干觉得为人臣子不能说走就走,就是杀头也得据理力争。他说:“君主 有了过错,臣子不去劝谏,这不是忠良的表现;臣子因为怕死而不敢进言,这不 是勇敢的表现。君主有过就慷慨指出,不被采纳就舍身取义,这才是真正的忠臣 。”

于是,比干进宫朝见商纣,他说:“当年汤王时,天下大灾,饿殍塞途, 汤王下车抚尸而哭,自责无德。又立即开仓济贫,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天下称 颂。你今天的作为与先王的仁政背道而驰,若不改悔,天下就危险啦!”

对于比干的直谏,商纣当然无动于衷。比干就留在宫中,甚至登上他的摘 星楼,得空便谏,三日不去。终于,暴虐的纣王被激怒了,他问:“是什么力量 使你这样坚持到底?”比干答:“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有诤友,修善行仁, 我是凭着大义坚持到底。”纣王勃然大怒:“我听说圣人的心都有七个窍,但不 知是否符实。”当即命人将比干拉出,剖胸挖心,并昭示:“少师比干妖言惑众 ,赐死摘其心。”

比干死后,商纣王众叛亲离。不久,周武王伐商,两方军队战于牧野,商 人竟至阵前倒戈,商纣王自杀,商朝顷刻覆亡。

3、天子圣人礼赞比干如今,比干的躯体早已化作一抔尘土,但他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却永留人 间。后人有言:“自古拒谏之君莫甚于商纣,自古死忠之臣莫甚于比干。”这应 该算是对比干的一个中肯的评价。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十分赞赏商代三仁人。他叫人释放了被囚禁的箕子, 向箕子询问治国之道。箕子不愿作周的顺民,带领遗老故旧一大批人从今胶州湾 东渡到朝鲜,创立了箕子王朝。周武王获知后,予以承认。微子则自缚于周武王 门前,说明自己远离商纣的原因。武王大受感动,亲释其缚。后来,他被封于宋 ,成为宋国的始祖。

最让周武王感动的当然是比干。为旌表比干忠烈,武王为其封墓,并寻觅 比干后人,拜官食禄。比干墓地所在的地方,被周武王封疆益土,赐给了比干的 后代。

比干的墓地,《水经注·清水》说是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史记·殷 本纪第三》则说在卫州汲县(今河南卫辉市)城西北十五里。比干的后代在从淇 县到卫辉市这一带的土地上生活,他们中的一部分因自己出自王室之家而以“王 ”为氏。这支出自比干之后的子姓王氏,就成为各支王姓中最早的一支,算起来 ,至今已有3100多年的历史。还有一部分比干后裔改为林姓,今天几乎所有林姓 后裔都尊比干为得姓始祖。

比干建墓后,历代帝王和名人都前往瞻仰。春秋时,孔子率弟子祭奠比干 ,他亲自用剑在石碑上刻下“殷比干莫(墓)”四个字,并赞曰:“殷有三仁, 公居其一。”据考证,这是孔子留下的唯一真迹,这块碑也被称为“天下第一碑 ”。

公元494年,魏孝文帝拓跋宏以“太牢”之礼(最高规格的祭祀方式)祭拜 了比干墓,又派大臣建庙立碑,从此才有了比干庙。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 带领文臣武将来到比干墓前,为比干举行了隆重的祭礼,追赠比干为“太师”, 谥忠烈王,并命令地方官以后每年春秋两季祭祀比干。到了清朝,乾隆皇帝为比 干立了一块名为“精华”的御制碑。这位用行书或者草书到处题诗留字的潇洒皇 帝,只有这一次,用了规规矩矩的正楷来提写碑文。

比干的王姓后代在祖先罹难的地方生息繁衍,这个地方后来更名为汲郡, 他们就建立了自己的郡望汲郡王氏。在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中,汲郡王氏不断向 外迁徙,分别迁徙到天水(今甘肃天水市)、东平(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新蔡 (今河南新蔡县)、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东南)、中山 (今河北定县)、章武(今河北行唐县)、东莱(今山东掖县)、河东猗氏(今 山西临猗县南)等地,这样就形成了天水王氏、东平王氏、新蔡王氏、新野王氏 、山阳王氏、中山王氏、章武王氏、东莱王氏、河东王氏等历史上有名的郡望。 至今,这些郡望中的王姓人都尊比干为他们的得姓始祖。

解读王姓!

 “王”而不王,不王而“王”!


目前100000+王氏宗亲已关注加入王氏大家庭

各位宗亲,如果您感觉内容不错,请在下面的拇指处点赞,并传给更多的宗亲!欢迎各位宗亲提供更多的王氏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