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用个性化教育充分挖掘学生语文学习的潜能

 昵称15221501 2016-12-11
此文发《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10.
运用个性化教育充分挖掘学生语文学习的潜能 

湖北省巴东县京信友谊中学        向仕雄    邮编:444300

     我国中学阶段学生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增长知识、塑造人格、启发精神、锻炼心智的成长阶段,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尚未成熟,换句话说他们的心理、意志、精神的可塑性很强,通过科学、系统、个性化、人文化的语文教学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积极向上心态、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完美形成,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因其塑造人、感化人、鞭策人、鼓励人的教学特点而形成一种有效的文化载体,贯穿于初中生的整个成长阶段, 成为学生人生发展、前进道路上-盏指路的明灯。由此可见,充满了人文精神、个性化特点的初中i文教学将是激发学生潜能,塑造健康心理、形成正确观念的重要保证。我们只有本着以人为本'、以科学的开展素质教育为契机,初中语文教学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健康的心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拼搏心走向社会。
一、什么是初中语文个性化教育
  首先是从宏观的角度来阐述个性化教育的含义。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通过收集、整理、分析不同受教育者本身具有不一样的各项价值属性和人生标准的数据,为其量身定制一系列的教育计划、目标以及别具特色的教学方案。同时,依据当今社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为受教育着的潜质特征和自我价值倾向以及其切身利益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系统。
  其次站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角度来阐述个性化教育的含义。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对人性的探索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化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特色属性以及基础,在培养与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中的个性化教育大致包含三层意思。第一,个性化教育指的是教育的人道化、人性化以及尊重人的个性,主要强调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个性化教育指的是教育的个体化,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应该考虑单个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考虑单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艺以及擅长的方面;考虑单个学生的人生志向以及职业规划等等。第三,个性化教育指的是学校的个性资源。这里所说的个性资源包括师资力量的个性、教学目标的个性、课程设置的个性、教学方法的个性以及校园文化的个性等等。
  二、个性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发挥自我个性,创设出匠心独运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如果把语文教学比喻为一列行驶在铁轨上的火车,那么教学思路就是牵引着这列火车前进方向的铁轨。教学思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而要想初中语文教学实现个性化,首先就应当实现教学思路的个性化。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去设计有个性化的教学思路呢?首先必须具备打破常规的意识和胆量。能够跳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并敢于发挥自我个性去演绎各种文学作品。同时,能够灵活地运用自己的个性去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个性的充分释放。其次必须具有能够迅速找准教学“切入点”的慧眼。事实上创设教学思路的“切入点”就是如何让学生的自我个性得到释放和完善。由于个性本身具有差异性,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因材施教,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去指导那些"有个性的个人"实现自我个性的全面发展,并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一个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教学思路是从教师主导课堂转变为学生主导课堂,让学生的自我个性得到释放,能够自由并大声地讲出自己心中的话,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例如教师在讲授西蒙诺夫的《蜡烛》这一课的时候,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教学思路:首先以学生身边的日常照明工具——蜡烛为引入,向学生发问:“由一根小小的蜡烛,你们能够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有些学生就会联想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以及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然后教师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边听边思考:既然我们可以联想到那么多的诗句和歌曲,而且蜡烛在不同的地方蕴含的意义不尽相同,那么它在这篇课文中又有什么深意?作者为什么要以“蜡烛”为题?最后让学生在课外思索“如果作者不用蜡烛,用柴火,能不能表达出同样的感情”?如此,教师通过不停地设问,让学生充分融入到紧凑的课堂氛围中。同时,让学生不停地开动脑筋,把自我个性释放到教学当中。
  (二)利用多媒体,开辟一条个性化的教学艺术新径
  对于语文教学的艺术,其本质不在于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有多少,而是在于教师是否能够通过一堂课来引导、激励以及启发学生。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开辟一条个性化的教学艺术新径。变抽象为具体,变呆板为生动,让学生融入到文学作品美的意境中,并指引学生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时,适时地把自我个性融入其中,以此来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从而营造出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例如教师在教授《生命的意义》这一课的时候,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样一段视频: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个星期天,在一个高高的缆车上,一位雍容恬静的少妇依偎在中年有些发福却依旧可见当年帅气英姿的男士身旁,他们视野之内:一个聪明好动的小孩双手撑在缆车的保护罩上,看到惊奇的事物不时地偏过头对着他们哇哇大叫。正当学生全心身地被这一个幸福的画面所牵引着的时候,突然画面一转,缆车脱离了缆绳,急速地坠落。在千钧一发的那一瞬间,父母用双手奋力托起了年仅2岁的孩子。父母双双遇难了,而他们却用双手托起了孩子的重生。这个时候,再播放韩红的那首歌曲《天亮了》;然后,随着音乐,教师用低沉的语调向学生发问:假如你是那个被父母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脱险的小孩,你对重生的生命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讲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三、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一)让学生在讨论中达成共识
学生在阅读中产生了独特见解与感受,但如果不表达出来,不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交流与讨论,同样是失败的。为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而自由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将个人在阅读中的独特见解与感受表达出来,在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才能达成共识,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1.构建民主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直视学生,体现与学生的平等性,构建民主的课堂教学。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自由与民主,才能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中可使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上升一个层次。
2.构建自由课堂,让学生激烈讨论。教师不仅要允许学生发言,更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在这些不同的碰撞出达成共识。这样经由学生认真思考与讨论后所达成的共识,学生认知更深刻,理解更透彻。
(二)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文本
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宽广的学习空间自主地提出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是将教学的视野局限于教材,不要只是让学生来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不仅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更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文本。这样才能彻底打破以往封闭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更宽广的空间里展开更为主动而深入的探究,才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总之,我们要重视阅读教学,要以新课改为指导性思想,对阅读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思考。这样,学生自然就可以打破文字的界限,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情感互动,真正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实施好个性化的教育,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学到新的语文知识,还能够感受到通过自我个性的释放而获取的成功果实的喜悦。同时,教师通过个性化的教育,不断地陶冶学生的语文情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升华学生的语文情感。此外,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