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博吾:翰墨间见风雨沧桑,笔书胸中磊落之气

 书画雅苑 2016-12-11

陶博吾,男,(1900年--1996年),原名陶文,字博吾,别署白湖散人,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人。

中国诗、书、画艺术大家,尤其他的书法,被列入20世纪100年间最杰出的20位中国书法家之一。

1926年考入南京美术专科学校,从沈溪桥、梁公约、谢公展诸先生学习书画。

1929年考入上海昌明美术专科学校,从黄宾虹王一亭潘天寿诸闻韵贺天健等先生学习书画,从曹拙巢先生学习诗文。

生性谈泊名利,不求闻达。艺术上极为推崇吴昌硕,一生受其影响至深。

诗、书、画造诣皆深,书法绘画沉雄厚重、古傲拙朴、奇异生动,诗文情感真挚、意境超远。

著述颇丰,主要有《习篆一径》、《石鼓文集联》、《散氏盘集联》、《博吾诗存》、《博吾词存》、《博吾联存》、《题画诗抄》、《博吾随笔》等。

真、草、隶、篆四书皆精,然以大篆、行书成就最为突出。

他的行书,全然不顾技巧、章法,凭感觉直书,随意而为,特别到晚年,更是纯真自然,无拘无束,使笔下作品有一种不假雕饰、稚拙天真的古典原始味道,读后令人既感陌生,又觉新鲜。

篆书,主要集中在散氏盘石鼓文方面,最初受吴昌硕影响较深,但由于先生个性使然,凭自己的功底和胆识,对吴昌硕有取有舍,终于自成面目。

1995年陶博吾先生在上海举办个展,引起了上海学术界、文学界、美术界的极大震动。著名批评家蒋孔阳、作家白桦以及戴厚英等纷纷撰文介绍陶博吾先生,称他是二十世纪中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诗人

无论是在书、画还是诗上,他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从翰墨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在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中遍历苦难的老人,和他那执著深沉的灵魂。作为一介布衣,他默默承受着历史的忧患,仅仅用一支笔来写出胸中的磊落之气。这真正是一个传统文人的表达方式——隐忍、感受,并在笔墨中宣泄。

郑板桥有一首《沁园春》写道:“难道天公,还钳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陶博吾的经历和情感世界无疑是异常丰富的,这从他的诗文联句中尤其能看出来。如果试图更好地理解陶博吾的书画,必然离不开谈他的诗。

国画名家推荐

邱汉桥,我国成就卓著的山水画大家,思想家。中国当代绘画“北势南气”大格局理论思想的倡导者。当代艺术美学新哲思“忘我忘象”理论的创立者。提出当代绘画新理论发展纲要邱汉桥十八字法 “ 锤头皴和水润墨涨法”是邱汉桥在中国绘画近两千年来技法创造中的第三十六皴法。

邱汉桥25岁作品《秋泉》《霜月花》《三月扣林山》《乡梦》等入选辽宁省美术大展并入选文化部国外巡展和全军美展。30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32岁作品《外面的世界》获法国尼斯国际双年展最佳作奖,33岁作品《三月寻故里》获中日艺术展铜奖。36岁作品《世纪魂》获全国第八届全国美展最高奖。40岁作品《丰碑》获香港全球华人艺术展特别金奖。43岁作品《雨后斜阳》荣获联合国和平金奖,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签发奖章及证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武警总部专职画家,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成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