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则不扰,不扰而静;静而不妄动则安;安则一心一意只在此处。

 liyh65 2016-12-11
【原文】 问:“知至善即吾性,吾性具吾心,吾心乃至善所止之地,则不为向时之纷然外求,而志定矣。定则不扰,不扰而静;静而不妄动则安;安则一心一意只在此处。千思万想,务求必得此至善,是能虑而得矣。如此说是否?”

先生曰:“大略亦是。”

【译文】 陆澄问:“如果知道至善就是我的性,我的性在我心中具备,我的心就是至善存留之处。那么,我就不会象原来那样漫无目的向外求取,志也就定了。志定就不会有扰动,不扰动就能静;静而不妄动就会安,安就能一心一意在至善处。千思万想,也只是要求得这个至善,这样就是虑而后得,这样说正确吗?”

阳明先生说:“大致如此。”

【解析】 陆澄所发表的这段学习心得,源头全在《大学》文本中,《大学》原文的表达,其实比这里陆澄说的清晰明了多了,我们来看一下。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又是一副排列整齐的多米诺骨牌,一般来说,大家认为排在最前面的头牌是“止”,然后依次是“定”、“静”、“安”、“虑”、“得”。但是,在“止”字之前,还有一个十分吃紧的“知”字,这个字,才是真正的头牌。

“知”可以理解为“知觉”,是人心特有的功能,不先提出这一点,而只在“止”、 “定”、“静”、“安”、“虑”、“得”这些字上打擂台,犹如魏征说的“塞源而欲流长,知其不可也”。

“知”字才是后面诸牌的源头,而“知”又是人心所具有的功能,所以陆澄说“则不为向时之纷然外求”,源头既然在我心,功夫自然在心上下,才算是釜底抽薪,而一味向外探求,未免流于扬汤止沸。

但向心上求,心本身又有什么可求的呢?空守此心,流于空寂,岂不又流入佛老一途,但是提出“吾心乃至善所止之地”,景况大不一样。这“至善”两字,实际是心物交融且又切中天理之情形的表述。所以,儒家中的“求心”,从来都不是孤零零为求心而求心,而是时刻调整、校正此心以和“本然如此”的自然之理步履一致的求心。 当步履一致被达成,并且可以在我心无息而可间时,也就是“至善”实现之时,此时心中所得也就是天人交融为一的“至善”之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