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意拳三体式桩功的意义(一)

 叶舞留香 2016-12-11

  拳谚说:“未习拳,先站桩。”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武术特别讲究桩功的训练。形意拳更是如此,有“入门先站三年桩”的说法。三体式是形意拳的基本桩功,是入门的功夫,也是长期练习,获得形意拳高级功夫的重要的修炼方式。为什么形意拳特别强调三体式桩功训练?练习三体式有什么作用?三体式和五行拳、十二形拳等等套路有什么关系?如何练好三体式桩功?请听名家老师的讲解。
张希贵:

形意拳的特点和三体式桩功的练习方法 

  形意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拳种,是中国四大名拳之一。它发源于山西,流传于全国。它以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以三体式为基础,以五行拳(劈、崩、钻、炮、横)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鼍、鸡、鹞、燕、鲐、蛇、鹰、熊)为基本拳法,以人之形比拟物之形,物之意以人意悟之,象其形取其意,将五行、十二形各取一手特技为技击动作之用,编创为拳,从而衍生出许多运动套路和技击方法,如五行拳、进退连环拳、四把拳、杂式捶及各种竞赛套路、段位制套路等。

  形意拳的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在古代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生化和制约关系的,是古代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理论,在形意拳术中用以说明五行拳动作的练法、变化及相互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在形意拳术中,劈、崩、钻、炮、横五拳对应于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寓意:劈拳属金,其形似斧,有劈物之意;崩拳属木,其形似箭,有射物之意;钻拳属水,其形似电,有泉水向上翻钻之状;炮拳属火,其形似炮,如炮突然爆炸;横拳属土,其形似弹,有如弹滚之状。形意拳中的十二形拳,是摹拟十二种动物的主要形态,象其形取其意而取法为拳,如龙有升腾之形,搜骨之法;虎有伏身之势,扑食之勇;猴子进退有方,纵跳之灵;马有奔腾之勇,疾蹄之功;鼍有浮水之精,侧身斜进之势;鸡有独立之能,争斗之勇;鹞有束身之法,穿林之巧;燕子有抄水之精,闪身之法;鲐有护尾之能,转折之疾;蛇有拨草之巧,乘隙之妙;鹰有无微不瞩,捉拿之功;熊有竖项之力,膀靠之威等,各取其一式作为拳法攻防之用。

  形意拳的形体姿势朴实无华、简捷矫健,重在攻防技法,形神并练、内外兼修。其动作大多直来直去,一屈一伸,刚柔相济,节奏鲜明,严密紧凑,有“出手如钢锉,回手如钩竿”“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中,出手入手紧随身”的要求,发拳时,拳臂要拧、裹、钻、翻,与身法、步法紧密配合,浑身上下如拧绳一样,毫无松懈之处。

  身要正,步要稳,“迈步如行犁,落脚如生根”,行如槐虫,起如挑担;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快速完整,协调和顺;内意和外形相合,动作整齐,手到脚到,齐起齐落。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足齐到方为能”“拳如炮形龙折身,遇敌好似火烧身”,一发即至,一寸为先,体现出完整、协调的整体运动特点。

  形意拳主张头、肩、肘、手、胯、膝、足七拳并用,处处可用,浑身无处不是拳。“远了用脚踢,近了便上拳,贴身头、肘、膝,相机用胯肩”“进也打,退也打,打中有顾,顾中有打,打顾结合,见机而行”。

  由于形意拳动作简洁实用,可长可短,可简可繁,可快可慢,可刚可柔,拳打卧牛之地,不受场地大小、年龄和性别的限制,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幼儿园儿童,都可以练习,所以适合各种人群锻炼身体之用,是一个很好的健身项目。练习形意拳讲究明劲(刚劲)、暗劲(内劲)、化劲(用身法和意念)之分,不同层次的练习者,采取不同的练习方法,以取得最大、最好的练习效果。一般来说,初学阶段练明劲、刚劲和爆发力,根据年龄和功力情况,到一定程度后可转换为暗劲或化劲。

  形意拳的理论认为,五行拳对应自然界的外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对应人体的内五行是肺、肝、肾、心、脾,也就是说练五行拳能够相应锻炼人体的五脏,即练劈拳能锻炼肺脏,练崩拳锻炼肝脏,练钻锻炼肾脏,练炮拳锻炼心脏,练横拳锻炼脾脏。练习形意十二形能多方面锻炼人体的灵敏、速度、柔韧、平衡、弹跳、力量等全面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所以练习形意拳,不仅能掌握一般的攻防格斗技术,更能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三体式是形意拳的基本姿势,是形意拳的站桩功法,也是套路表演的预备势、攻防实战的格斗势。拳语讲:“万法出于三体式。”就是说练习形意拳的套路和功法,无不是从三体式开始。如果我们把三体式的姿势和散打的格斗式比较一下,可以看出它的动作姿势和散打、搏击的格斗式是很相似的。所以“三体式”也可以说是格斗势,说明古人创造形意拳,就是为了攻防格斗,防身御敌。形意拳的一招一式都含有攻防格斗的意义。

  三体式的动作要求:头正、项直、圆背、敛臀;两臂上举微屈前伸,一手在前,一手在后;两腿微屈,前后站立,两脚间距适中,重心略向后移。这个典型的姿式,是形意拳三体式战斗拳的特色。

  三体式站桩功讲究“顶、扣、圆、敏、抱、垂、曲、挺”八个字。

顶:头向上顶,有冲天之雄,头为一身之主,头顶则身正,身正则步稳;手向前顶,则力达四肢劲贯全身;舌尖上顶齿腭部,易生津液,滋润喉咙。

扣:两肩向内微扣,前胸涵空,气力可达两肘;手足指趾要扣,则气力达手,桩步力厚;牙齿要扣,则筋骨紧缩,神不散乱。

  圆:后背要圆,其力前推,则尾闾中正,精神贯顶;前胸要圆,两肘力全,心窝微收,呼吸通顺;虎口要圆,则手有包裹力,掌腕有力。

  敏:心思要敏,则能随机应变;眼要敏,观察敌情;手要敏,能先发制人。

  抱:丹田要抱,身向下沉则姿态稳重;两肋要抱,出入不乱,遇敌无险;心气要抱,沉着冷静,遇敌不慌,临危不惧。

  垂:气垂使气降丹田,身稳如山;肩向下垂,则臂长而灵活;肘要下垂,则两肱自圆,能固两肋。

  曲:两臂微曲则力富,两膝微曲则力凑,伸缩自如,两腕微曲则力厚。

  挺:颈项要挺则头部正直,精神贯注;腰背要挺则力达四梢;膝盖要挺则腿坚步稳,如树生根。

  “五指抓地头顶天,身正步稳背臀圆;似曲非曲宜伸屈,半斜半正动静间。”这是描述练习三体式动作要领的歌诀。

  通过三体式持久的静态练习,可以使人身体内外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和变化,起到增长内劲,强健体魄,祛除疾病,益寿延年的作用。(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