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蛋白尿的临床类型

 昵称ua2vW0xZ 2016-12-11

根据临床类型不同,可将蛋白尿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可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狼疮性肾炎、肾淀粉样变、糖尿病肾病等)、遗传性肾炎、功能性蛋白尿和体位性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的常见病因是慢性肾盂肾炎、药物性肾炎、各种原因的间质性肾炎、重金属中毒、痛风性肾病、放射性肾炎等。

对于整日卧床休息尿中蛋白仍大于1.50毫克者,应考虑有肾脏疾病,要进行有关的详细检查,如肾功能检查等,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如果各种检查都不能明确诊断,应考虑肾活检,必要时做电镜观察,对这类患者要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等,以利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见到蛋白尿并非全部为病理性,有的为功能性蛋白尿,这是一过性的蛋白尿,常见于剧烈运动和高热之后,常为轻度蛋白尿。对此类患者,可于热退或停止剧烈运动几天后再次复查,以观察蛋白尿是否消失。除功能性蛋白尿外,还可见到体位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是由于腰椎前突压迫肾静脉,引起肾静脉循环障碍所致,每日尿蛋白小于1克,如果整日卧床时,尿蛋白不超过0.15克,若超过则为无症状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一般在体位改变数分钟后就会出现,过去认为这种病无肾实质疾患,近年来肾活检证实部分患者可有局灶性的病理改变,但预后良好,不需治疗,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