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明病因的小儿发热

 昵称33157443 2016-12-12

不明病因的小儿发热

发热,常常是儿童就医的主要原因。病因不明发热指经详尽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后,急性发热的病因暂时不明确。目前大多采用直肠温度 ≥ 38℃ 定义为发热。高热临界值大多设定为39℃或 39.5℃,有的甚至采用 40℃。对于0~3个月的婴儿正常直肠温度为(37.5 ± 0.3)℃,直肠温度高于正常值 2 个标准差(38.1℃)则为发热,对大龄儿童而言,正常直肠温度为 37.5℃。

小儿发热,如何评估?

发热儿童伴随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提示严重疾病或自限性疾病,临床医生可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来系统预测发生严重疾病的危险性。

哪些疾病会导致小儿发热?

大致分为两类:
1、感染性疾病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

2、非感染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血液病、肿瘤、内分泌、体温中枢紊乱等。对于临床医生来讲,早期鉴别发热原因及识别病情的危重是很关键。

检查该做啥,哪些不能做?

常用处理方法,一些细节非常重要

退热方式:
1、使用常用退热剂: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但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用于儿童退热,也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用于儿童退热。
2、物理降温: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基础上联合温水擦浴短时间内退热效果更好些,但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更不推荐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热。

选择退热方式的原则:
1、<3个月婴幼儿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
2、3个月以上儿童体温 ≥ 38.5℃ 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退热剂。

退热剂如何选择?怎么用?

用药注意事项:
1、解热镇痛药用药解热一般不超过 3 天
2、两个月以内的婴儿禁用任何退热药
3、儿童体温达到 39℃ 经物理降温无效时,可适当用药,最好选用含布洛芬的混悬液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滴剂,不宜用阿司匹林
4、不宜同时用两种以上的解热镇痛药,以免引起肝、肾、胃肠道的损伤

参考文献: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

点击查看>>>>>>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病因、实验室检查和治疗部分解读

点击查看>>>>>>

相关推荐:

【英】2016SIP指南:儿童发热的管理(更新版)

点击查看>>>>>>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版)

点击查看>>>>>>

【英】ACR 适宜性标准:儿童无源性或不明原因发热(2016版)

点击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