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基础知识学习:中药知识-补虚药

 古道岐黄 2016-12-12

1.补气药


人参

【歌诀】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药性】甘、微苦,微温。归肺、脾、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应用】元气虚脱证;肺脾心肾气虚证;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气血亏虚之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煎服,3~9g;挽救虚脱可增为15~30g。宜文火另煎兑服。

【注意】反藜芦。


党参

【歌诀】党参甘平,补中益气,止渴生津,邪实者忌。

【药性】甘,平。归脾、肺经。

【功效】补脾益肺,补血,生津。

【应用】脾肺气虚证,气血两虚证,气津两伤证。

【用法用量】煎服,9~30g。

【鉴别用药】人参与党参均具有补脾气、补肺气、益气生津、益气生血及扶正祛邪之功,用于脾肺气虚、津伤口渴、消渴、血虚及气虚邪实之证。但党参甘平和缓,药力薄弱,古方治上述之轻证和慢性疾患,多用党参加量代替人参。但党参不具有人参益气救脱之功,凡元气虚脱之际仍以人参为用。人参尚可益气助阳、安神增智,而党参兼有补血之功。


黄芪

【歌诀】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应用】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肺气虚及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用法用量】煎服,9~30g。益气补中宜炙用,余多生用。


白术

【歌诀】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药性】甘、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应用】脾胃气虚证及脾虚之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安。

【鉴别用药】白术与苍术均具有健脾和燥湿两种功效。然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多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虚证者;苍术以苦温燥湿为主,适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此外,白术利尿、止汗、安胎,苍术则解表、祛风湿、明目。


甘草

【歌诀】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药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应用】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脾气虚证;痰多咳喘;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毒;调和药性。

【用法用量】煎服,1.5~9g。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缓急止咳宜炙用。

【注意】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大剂量久服可引起浮肿。


2.补阳药


鹿茸

【歌诀】鹿茸甘温,益气补阳,泄精尿血,崩带堪尝。

【药性】甘、咸,温。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应用】肾阳虚衰,精血不足证;筋骨萎软,小儿五迟;冲任虚寒,崩漏带下;疮疡久溃不敛,阴疽内陷不起。

【用法用量】1~2g,研末吞服;或入丸、散。

淫羊藿

【歌诀】淫羊藿辛,阴起阳兴,坚筋益骨,志强力增。

【药性】辛、甘,温。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应用】肾阳虚衰,阳痿尿频,腰膝无力;风寒湿痹,肢体麻木。


肉苁蓉

【歌诀】苁蓉味甘,峻补精血,若骤用之,更动便滑。

【药性】甘、咸,温。归肾、大肠经。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应用】肾阳虚衰,精血不足,阳痿早泄,宫冷不孕,腰膝酸痛,痿软无力;肠燥津枯便秘。


杜仲

【歌诀】杜仲甘温,腰痛脚弱,阳痿尿频,安胎良药。

【药性】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应用】肾虚及各种腰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续断

【歌诀】续断味辛,接骨续筋,跌扑折损,且固遗精。

【药性】苦、辛,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应用】阳痿,遗精遗尿;腰膝酸痛,寒湿痹痛;崩漏下血,胎动不安;跌打损伤,筋伤骨折。


菟丝子

【歌诀】菟丝甘平,梦遗滑精,腰痛膝冷,添髓壮筋。

【药性】辛、甘,平。归肾、肝、脾经。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应用】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宫冷不孕;肝肾不足,目暗不明;脾肾阳虚,便溏泄泻;肾虚胎动不安。


3.补血药


当归

【歌诀】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药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应用】血虚诸证;血虚血瘀,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风寒痹痛;血虚肠燥便秘。


熟地黄

【歌诀】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药性】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应用】血虚诸证,肝肾阴虚诸证。

【鉴别用药】地黄用药有鲜、生、熟三种,均有养阴生津之功,用治阴虚津亏诸证。鲜地黄甘苦大寒,滋阴力虽弱,但长于清热凉血、泻火除烦,多用于血热邪盛、阴虚津亏证;生(干)地黄甘寒质润,凉血之力稍逊,但长于养心肾之阴,故血热阴伤及阴虚发热者宜之;熟地黄性味甘温,入肝肾而功专养血滋阴,填精益髓,凡真阴不足、精髓亏虚者,皆可用之。


白芍

【歌诀】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药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敛阴止汗。

【应用】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阴虚盗汗,表虚自汗。

【鉴别用药】白芍长于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平抑肝阳,赤芍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泄肝火。白芍主治血虚阴亏、肝阳偏亢诸证;赤芍主治血热、血瘀、肝火所致诸证。二药皆能止痛,用治疼痛。但白芍长于柔肝止痛,主治肝阴不足、血虚肝旺、肝气不舒所致胁肋疼痛、脘腹四肢疼痛;而赤芍长于活血止痛,主治血滞诸痛证,而偏血热瘀滞者尤宜。

何首乌

【歌诀】何首乌甘,添精种子,黑发悦颜,强身延纪。

【药性】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制用:补益精血。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应用】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久疟,痈疽,瘰疬,肠燥便秘。


阿胶

【歌诀】阿胶甘平,止咳脓血,吐血胎崩,虚羸可啜。

【药性】甘,平。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滋阴,润肺,止血。

【应用】血虚诸证;出血证;肺阴虚燥咳;热病伤阴,心烦失眠,阴虚风动,手足瘈疭。

【用法用量】5~15g。入汤剂宜烊化冲服。


4.补阴药

北沙参

【歌诀】沙参味甘,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药性】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应用】肺阴虚证,胃阴虚证。


麦冬

【歌诀】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药性】甘、微苦,微寒。归胃、肺、心经。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应用】胃阴虚证,肺阴虚证,心阴虚证。


黄精

【歌诀】黄精味甘,能安脏腑,五劳七伤,此药大补。

【药性】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应用】阴虚肺燥,干嗽少痰,肺肾阴虚,劳嗽久咳;脾胃虚弱;肾精亏虚,内热消渴。


枸杞子

【歌诀】枸杞甘平,填精补髓,明目祛风,阴兴阳起。

【药性】甘,平。归肝、肾经。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应用】肝肾阴虚,视物模糊,早衰证。


龟甲

【歌诀】龟甲味甘,滋阴补肾,止血续筋,更医颅卤。

【药性】甘,寒。归肾、肝、心经。

【功效】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

【应用】阴虚阳亢,阴虚血热,虚风内动;肾虚骨痿,囟门不合;阴血亏虚,惊悸,失眠,健忘。

【用法用量】煎服,9~24g。宜先煎。


鳖甲

【歌诀】鳖甲咸平,劳嗽骨蒸,散瘀消肿,去痞除癥。

【药性】甘、咸,寒。归肝、肾经。

【功效】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应用】肝肾阴虚之阴虚阳亢,阴虚内热,虚风内动诸证;癥瘕积聚。

【用法用量】煎服,9~24g。宜先煎。

【鉴别用药】龟板与鳖甲均能滋养肝肾之阴、平肝潜阳,同治肾阴不足、虚火亢旺之骨蒸潮热、盗汗、遗精以及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症。但龟甲善滋肾,鳖甲长于退虚热。此外,龟板兼有健骨、补血、养心之功,鳖甲兼能软坚散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